古詩詞大全網 - 口號大全 - 為人之道,忠信傳習是哪裏出典?

為人之道,忠信傳習是哪裏出典?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要知道這句話是什麽意思,首先要知道,這句話出自《論語》全文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出謀劃策的時候是不是忠誠的?與朋友交往的時候,是不是講誠信的?老師教授的知識溫習了嗎?

這三件事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是人生道德修養的三重境界。第壹重“為人謀而不忠乎”什麽是“忠”呢?也就是從忠誠的意思。朱子說過:“盡己之謂忠”也就是說,首先要忠於自己。在為人處世的時候,是不是做到了表裏如壹。替別人出謀劃策的時候,是不是真的替別人著想呢?如果不是替別人著想,那麽就是對別人的不忠的。對他人不忠後果是嚴重的,對朋友不忠就會失去友誼,對妻子或丈夫不忠就會失去愛情。總之。為人謀要忠,這是做人的第壹條原則。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這裏用反問的語氣說明了與朋友相處的原則是講誠信。現代社會是壹個人人需要講誠信的社會。壹個人如果不講誠信的話,他怎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呢?他將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孔子在《論語》中也多次強調誠信的重要性。

“傳不習乎”是第三重道德境界。我們外在的接受道德知識,然後才能夠判斷是非。所以,壹個人只有不斷地去學習然後才能有所進步。有句名言叫“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道德人格的修養絕不是壹句口號,而應該是付諸具體的行動。這裏傳習的知識,不僅僅課本上的文化知識。而更僅僅指向的是具體的禮儀規範的演習。只有把禮儀規範演習好了。具體如何做,那麽才會成為壹名君子。以上就是這句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