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鶴壁名字的由來

鶴壁名字的由來

鶴壁名字的由來是“鶴棲南山崖(鶴歇南山崖)”。

鶴壁是河南省下轄的壹個地級市,位於河南省北部,太行山東麓向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

周朝第18代君主衛懿公非常喜歡鶴。他在庭歌西北養鶴,因古詩“鶴棲南山崖(鶴喜歇南山崖)”而得名。

擴展數據:

夏朝時,今鶴壁地區屬河南、河北、兗州。

商朝,屬京畿內地。

商朝的武定、武邑、帝乙、帝辛都把鶴壁朝戈作為中國的首都。

在周朝,朝戈是衛國的首都長達403年。

春秋時期,屬魏晉。

戰國時期,先後屬於趙和魏。

公元前565438年+公元前00年,在鶴壁西牟山邊設中牟鎮,公元前425年,趙遷都中牟(山城鹿樓鄉舊縣壹帶),歷時39年。

西漢初年,設溧陽縣(今浚縣)、縣(今淇縣)、黨陰縣(鶴壁屬之)。

東魏孝景帝元年(543),棄黨陰縣,入葉。

隋開帝六年(586),恢復當陰縣。

開十六年(公元596年),改黨陰縣為黨原縣,置之(今鶴壁郊區)。

唐宋元時期,鶴壁的地域建設發生了許多變化。

溧陽曾經是郡、軍、政、州共治,朝戈曾經是州、郡共治。

明初位於浚縣、淇縣、湯陰縣(鶴壁),分屬大明府、衛輝府、府。

圭出土於西周鶴壁新村,現藏大英博物館。

民國時期,浚縣、淇縣、湯陰縣屬河南省河北路,後屬第三督察署。

建國後,浚縣、淇縣、湯陰縣隸屬平原省安陽機構。

1953變更為河南省安陽辦事處。

1954年,祁縣並入湯陰縣(1962年恢復祁縣)。

1957年3月,鶴壁市,位於湯陰縣,為省級市,托管安陽代辦處領導,後改為省直接領導。

1958 65438+2月,安陽社撤銷,鶴壁市壹度由新鄉社領導。

1961年65438+2月,安陽專署恢復,改為安陽特區。

1960 65438+10月—1961 165438+10月,湯陰縣曾劃歸鶴壁市(後劃歸安陽)。

1986 65438+10月,浚縣、淇縣劃歸鶴壁市管轄。

65438-0992鶴壁決定設立淇濱經濟開發區。隨著規模的擴大,市政治中心從65438到0999年5月遷至淇濱區,淇濱區成為鶴壁新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