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如何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關註青年教師成長

如何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關註青年教師成長

1、學校每學期至少安排1-2次年輕教師的課堂教學匯報課,先由執教者說課,備課小組進行磨課,找足優點,找準缺點,使他們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讓年輕教師樹立自信心,在改進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最後,通過學期終端的成績顯示來總結工作。此外,學校對年輕教師還進行專項培訓講座,如“如何寫教案”、“課堂板書的指導”、“怎樣組織課堂教學”、 “如何出試卷”等講座。

2、安排年輕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鼓勵他們創造性的開展工作。使他們在班級管理中了解學生,熱愛學生,掌握學情,迅速成長。由於年輕教師與學生年齡差異小,思想易***鳴,更容易把民主思想貫穿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能創造出獨特的教育教學方法應用於教學實踐。對於工作能力不足的年輕教師,應該謹慎調整工作,與下壹輪年輕教師壹起培養,防止挫傷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造成心理障礙。爭取三年周期能夠勝任工作。

3、采取多種聽評課方式,同級聽課、全校觀摩課、開放課等多種聽課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通過主體性的聽評課活動,以 “壹課多研”“同課異構”形式,形成熱火朝天的教研氛圍,這樣的活動,對所有的聽課老師來說,是壹次收獲,對授課者來說,更是壹種提高。在聽評課的過程中,評課者與被評者之間是壹種民主的、建設性的、對話的夥伴關系,彼此交流,發表觀點,***受啟發。只有當活動的每壹個參與者都有收獲和啟發時,這個活動才更有意義,才能推動我們的研究更深入,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聽評課只是手段,而通過聽評課,切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引導教師把握專業內容的本質,提高教師的專業意識,幫助教師形成專業特長,才是我們的目的之所在。

三、教研活動民主化,激發靈感***提高。

1、學校教研活動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專業進步為目的,以學校課程實施過程和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的教育教學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讓年輕教師直接借鑒教學經驗,體會工作心得,是年輕教師獲得教學感悟的最優途徑。

2、學校要求年輕教師積極參與,在活動中不能只做旁聽者和學習者,更要勇做參與者和主導者,和大家壹起在觀點上碰撞,從中深化思辨、激發靈感。年輕教師通過這種長時間地磨礪,必然會有大進步。新老教師在教研中互相借鑒,互相啟發,***同提高。

2、集體備課,資源***享。學校教研室提供了教師學習活動室,提供教育教學圖書,電子備課設備。不拘泥於教材、受限於教參,通過集體備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收集教學資源和信息,備課小組搜集整合、汲取精華,因地制宜地創新制作各種教學課件,直接把網絡資源引入到課堂教學,豐富了教學資源,實現了資源***享。對教師的個人業務發展提供了便利。

四、“名師”“青藍”結對子,精心指導促成長。

1、為加快年輕教師的成長,學校實行骨幹教師幫扶青年教師的“結對子”活動,尤其是對近兩年剛分配的新老師,通過骨幹教師的帶動、指導和幫扶,通過壹起學習、互相聽課、評課等形式的活動,***同探討、研究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改進與完善自身的課堂教學方式,從而不斷提高年輕教師的業務素養。

2、以市、區啟動的“名師工作室”為契機,啟動了學校的“名師工程”,繼續推動“青藍工程”。成立了首批4個學科的名師工作室。有13對教師師徒結對,學校有市、區級名師工作室成員,區級首席名師。大家互相促進,相互交流,***同提高。

3、組織市、區、校級公開課,研討課、大賽課,教科研周、家長開放日等活動,有效的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效果顯著。通過新老教師“結對子”,從改善、提高年輕教師教學能力的初衷,到逐步提高青年教師的整體素質,加快了老師們的成長,全面快速提高了新教師綜合素質,為學校的教育教學註入活力。

4、培養青年骨幹教師,進壹步加快年輕教師的發展,學校外送年輕教師“走出去”學習、聽課,學習外地先進教學經驗,還“請進來”,聘請名師、教研員到校有針對性地指導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為打造高效課堂。提供了更好的服務。

5、培養青年骨幹教師,大力開展課題研究,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師的教科研水平,不斷探究高效課堂的模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班級文化建設的發展。

五、教師涉足書海,博覽群書。

學校教研活動增加了集體讀書的環節,鼓勵教師多讀書,把讀書變成壹種自覺的習慣。教師圖書借閱量數目增加明顯。學校每學期為每位教師報銷圖書壹冊,督促每位教師多讀書。教師只有做到博覽群書,才能信手拈來,教學中才能遊刃有余。

總之,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壹個長期、持續發展的過程,從師範院校畢業的學生,到走向合格——成熟——教育專家,必須要有淵博的學識,涉足書的海洋,只有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在生活中,才能“胸藏萬江憑吞吐,筆有千均任翁張,”,才能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妙語連珠,得心應手,給學生以知識的充實和心靈的震撼。讀書,不僅是教師尋求教育思想的營養,教育智慧的源頭,也是情感與意誌的沖擊與交流。讀書,會讓我們的教師更加善於思考,遠離浮躁,從而讓我們的教師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讓我們的教育更加美麗。

六、培養年輕教師健康的人格和責任。

1、以人格的力量去影響孩子。教師人格在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引導教師努力用自己良好的品行去教育孩子、影響孩子,成為為人師表的“人師”。所謂“人師”就是教育行為,教怎樣做人,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走進社會的年輕教師來說,這既是壹個難題,又是必須完成的課題,我們應當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促進年輕教師形成師德,向“人師”的目標努力。

2、強化群體意識,建立良好的學校風氣。當壹個人置身於群體中,都希望群體喜歡她,接受她而不希望群體討厭她、排斥她,因而學校指導年輕教師的言行必須符合整個群體風氣,努力地為集體爭取榮譽,創造業績。在管理中,註意為年輕教師創造壹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壹個良好的團隊群體。良好的群體風氣能給青年教師成長帶來巨大的推動,使她們經常處於壹種強烈的推動和感染之中,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它的教育和同化。

3、培養年輕教師的自信心和獨立性。年輕教師自尊心很強,看問題又容易片面,出發點好而效果不佳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果在處理問題時,我們能站在他們角度去分析他們的心理,就能理解他們。多交談,多鼓勵。註重年輕教師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是年輕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骨幹教師不可忽視的壹個重要方面,如果壹個人沒有壹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就無法成為壹個真正的好教師,心理承受能力越大,對困難挫折的抵禦就越強,成功的希望也就越大,所以,必須重視對年輕教師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

4、加強對年輕教師責任心的培養。責任心就是壹種負責態度,有了這種態度完成任務、幹好工作就有了保證,升學壓力,考試制度,這都是需要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我們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況,有些教師,特別是年長的教師能自覺的有條不紊的安排好工作,並不斷地創造出有效的教學方法,而有些年輕教師能力並不差,所帶班級的質量卻不高,出不了成績,原因何在?關鍵在於有無責任心、有責任心的人,工作就有動力,就自覺,對事對人都抱有壹種認真負責的態度,而這種態度正是事業取得成功的基礎。責任心是可以培養的,用優秀教師成功的事跡打動年輕教師,幫助他們認識到對事業的熱愛,對工作有責任感,責任心是事業取得進步的根本保證,有責任心的人就不怕付出,就會對事業作出貢獻,當然,付出與得到是在同壹條起跑線上,應有壹種人人都能盡心盡職,自覺工作的風氣,樹立學校有責任心強,工作有成績的典範教師,使年輕教師學有榜樣,做有方向。引導年輕教師,使自己成為壹個能以高尚的人格和正確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施加潛移默化的影響的好老師。

總之,建立年輕教師專業發展規劃,有助於教師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助於教師正確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有助於教師群體形成愛崗敬業、積極進取的整體氛圍,有助於教師群體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更有助於學校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