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煥然壹新,今天更好看了。蒼水鎮今天的快速發展,凝聚著全鎮人民的勤勞、智慧和汗水,也包含著鎮黨委、政府的努力和謀劃。滄水鋪鎮,位於益陽東南郊,是湖南百強鎮,小城鎮建設重點鎮,益陽市工業重鎮。全鎮轄19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5.3萬人,總面積99.8平方公裏。全鎮常住人口1.5萬人。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人們習慣稱之為市委、市政府東接東進戰略的“橋頭堡”,也因此被定為長株潭城市群近中期五大重點建設區域之壹的大河西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發展基礎,難得的發展機遇,滄水鋪未來如何發展?早在十壹五規劃之初,鎮黨委、政府經過認真調查研究,明確提出了建設江南特色魅力小鎮、環境優美經濟發展宜居小鎮的發展思路。特別是隨著益陽高新區東部新區建設的快速發展,鎮黨委政府的發展定位更加明確,即在東部新區發展以工業為主,人氣暫時不是很旺,生活休閑等配套暫時不齊全的情況下, 順勢而為,主動與東部新區對接,作為補充,快速做大做強滄水鋪鎮,更好地發揮益陽東移戰略的“橋頭堡”作用。 在此前提下,鎮黨委、政府逐步形成了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即:“以科學發展統攬全局,以全市第壹、全省壹流為目標,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小城鎮建設為重點,立足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加快東擴東擴步伐,開創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新局面。”這壹建設發展定位和鎮經濟社會發展思路,很快得到了赫山區委、區政府的認可,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視。為促進滄水鋪鎮的快速崛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馬勇、市委常委胡恒華、副鎮長楊躍濤等領導多次到鎮上視察,指導這裏的城鎮建設。
正是在滄水鋪鎮發展定位和鎮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的指導下,該鎮兩次修改鎮規劃,邊規劃邊建設,滄水鋪鎮迅速壯大。建成區面積近4平方公裏。再過五年,全鄉面積將達到10平方公裏。全鄉“三縱三橫兩環線”的城鎮骨架已初具規模。這就是:以途經的國道319、伊寧城際幹道、教育路為縱線,以高辛大道、蒼泉路、雲峰路為橫線,以蔡晨路、汝州路環繞全鎮,使全鎮形成四通八達的路網。
“當然,打造魅力江南特色小鎮,必須突出滄水鋪的特色,我們小鎮有很多特色。”在談到鎮建設時,鎮黨委書記陳更是如數家珍。告訴記者,該鎮主要抓住了滄水鋪的三個特點:
首先是水的特性。說實話,就建成區而言,滄水鋪的特色不是很明顯,但是滄水鋪的未來發展非常突出。魚形山水庫是上天賜予滄水鋪人的寶藏。該鎮將利用水庫的引水渠道建設沿河景觀帶,利用天然、分散的水體,在國道319、蒼泉路與高辛大道之間建設壹個名為“碾子湖”的人工湖。這個占地300畝的人工湖已初具規模,將成為滄水鋪乃至益陽市民休閑旅遊的又壹好去處。
第二是山的特點。在碧雲峰,鎮旁邊。這是衡越七十二峰之壹,被稱為“小廬山”。這裏山巒重疊,山是綠色的,就像藍色的雲。特別是山上的雷音廟,香火鼎盛,是益陽的壹大勝景。該鎮將盡可能做好碧雲峰的建設和管理,更好地為滄水鋪品質服務;
三是宜居休閑。這主要是積極招商引資,引進戰略投資者和民間資本,搞城市開發。集居民休閑廣場、大型購物超市、商場為壹體的史聖麒麟商業廣場已完成土地平整。以開發高檔精品住宅為主的東部新城社區區域控制面積350畝,壹期50畝。集編織袋加工、塑料顆粒貿易、物流為壹體的大型貿易中心市場建設也已落戶滄水鋪。此外,兩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幾家星級酒店和功能齊全的新汽車站已陸續開工建設。特別是昌邑城際輕軌滄水鋪站的建設,將大大提升滄水鋪的城市品位。
壹個獨具江南水鄉特色的迷人小鎮正向我們招手。現代化新城的崛起,必然離不開產業的強力支撐。滄水鋪的發展也是如此。
早在上世紀80年代,這裏就是全國著名的“包裝袋之鄉”,中南地區最大的包裝袋集散地,以包裝袋為主體的循環經濟園區,輻射319國道25平方公裏。直接影響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包裝袋市場。目前,從事塑料包裝行業的規模企業9家,骨幹企業21家,從業人員1.2萬余人,已成為滄水鋪鎮的主導產業。全鎮包裝產業實現產值265438+億元,上繳稅收5000萬元。滄水鋪包裝工業園創建於2004年,占地2600畝,已引進企業18家。特別是2009年和2010年,引進企業12家,園區用地規劃從200畝擴大到600多畝,其中玉環塑業、鶴山包裝總廠、華中塑業、華都塑業、管材包裝、枚乘塑業、天盛塑業、金博塑業、熊峰塑業、袁泉塑業、陳波塑業建成投產。由此,入園企業數量和園區用地規模成倍增長。陳書記興奮地告訴記者,所有進口企業全部建成投產後,將新增就業崗位2000多個,上繳稅收6543.8億多元。
與塑料包裝行業相聯系,風味生姜加工和蘑菇生產是滄水鋪鎮眾所周知的特色產業。它們與塑料包裝行業壹起構成了該鎮的三大支柱產業。另外,小鎮的苗木花卉也逐漸形成了氣候。再加上已經頗具規模的商品糧生產,齊飛擁有工業和農業兩翼,滄水鋪的經濟騰飛指日可待。說到這裏,陳信心滿滿地說:“我們要把益陽建成全國第壹經濟強鎮。在不久的將來,滄水鋪鎮有信心、有決心趕超灰山港!”
經濟強大了以後,為什麽不用擔心城鎮的發展?熟悉滄水鋪的人還記得,這裏經濟確實活躍,但鎮上管理不敢恭維。到處都是垃圾,到處都是廢包裝袋。甚至有人開玩笑說滄水鋪是“廢都”,就是廢都的意思。當然問題沒那麽嚴重,但也在壹定程度上說明了這裏的城市管理,尤其是環境衛生,確實不盡人意。
“我們壹定要把‘廢都’建成壹朵花!”在2010年初的全鎮經濟工作會議上,書記陳的壹句話擲地有聲,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2010鎮重點抓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在建設管理方面,城市規劃控制區內的所有城市建設項目,必須經鎮村建管站批準後才能開工建設,所有建設項目必須像益陽市壹樣進行圍擋。為迅速改變鎮裏臟、亂、差的現象,參照益陽中心城區“門前三包”管理辦法,該鎮引進並嚴格實施“門前三包”管理。同時,《滄水鋪鎮城鎮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滄水鋪鎮戶外廣告管理辦法》、《滄水鋪鎮渣土運輸和建築垃圾處置管理辦法》等十余項規章制度相繼出臺並嚴格執行。在此基礎上,該鎮還適當增加了管理人員。城管隊在原來8人的基礎上,增加了10協管員和10衛生監督員。按照省級衛生鎮標準,環衛工人由2009年的10人增加到48人。為樹立樣板,帶動全鎮,該鎮還投入3200多萬元用於319國道、雲峰路鎮段樣板街、樣板路建設,以及其他街道的配套建設。下壹步,該鎮將對國道319和雲峰路的臨街面進行著裝封頂,按照城鎮規劃建設的要求進行重新裝修,並根據各門店的特點制作廣告招牌,就像益陽市康福路等樣板路壹樣,看起來統壹。
為了更好的美化鄉鎮的環境,鄉鎮的綠化也是壹筆不小的投資。新植樹500余株,增加綠化帶13100平方米。按照“壹路壹樹壹街壹景”的要求,進行城市綠化,使滄水鋪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花園”。
根據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2011年3月提交的長沙至常德城際輕軌設計方案,長沙至益陽至常德城際鐵路正線長167.67km。尖山、金橋、三義寺(預留)、寧鄉、恒隆橋(預留)、滄水鋪、益陽、桃江、崔家橋(預留)、漢壽、謝家鋪(預留)、德山、常德* * *,其中預留4站,長沙至滄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