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如何解讀《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

如何解讀《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

《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解讀

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

——五部委解讀《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

新華網北京9月14日電(記者華曄迪、趙曉暉、徐盛)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這是新時期指導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綱領性文件。14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副主任連、財政部部長助理、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新、副部長介紹了《指導意見》有關情況。

通過市場化改革,把國有企業建成獨立的市場主體。

“把國有企業建設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充分激發和釋放企業活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引領力,是貫穿《指導意見》的壹條主線,也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張喜武說。

《指導意見》通篇體現了這壹改革取向,具體措施主要包括依法落實企業自主權、轉變政府職能、推進簡政放權;推動企業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推進企業股份制改革,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促進企業公平參與競爭。

推進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轉變勢在必行。張喜武說,關鍵是要做好“壹個轉變、兩個清單、三個歸位、四個重點”:“壹個轉變”就是準確把握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定位,實現從管企業到管資本的轉變;“兩個清單”就是要科學界定國有資產出資人的監管邊界,建立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做到管的科學管理,絕不缺位。不該管的要依法放權,絕不越位;“三歸”是指依法應當由企業自主決定的事項屬於壹級企業,延伸到子企業的管理事項原則上屬於壹級企業,合作承擔的公共管理職能屬於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四個著力”是著力管好國有資本布局,規範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

監管必不可少。張喜武強調,國有企業改革首先要加強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這是推進國企改革的重要經驗和根本保證。《指導意見》提出了壹系列措施,具體體現在構築“四道防線”:強化企業內部監督、出資人監督、專項監督和社會監督;完善“六項機制”:建立健全核查、移送、整改機制,建立監督工作會商機制,建立健全監督意見反饋全程機制,建立健全國有企業重大決策失誤和失職瀆職行為追究機制,建立健全企業國有資產監管問責機制,完善反腐倡廉長效機制。

分類型、多種方式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

連在介紹混合所有制改革時表示,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目標是促進國有企業經營機制轉換,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不同類型的企業在具體的推廣中會區別對待。連說,壹是區分“混合”和“適宜混合”的國有企業:對通過股份制、上市等方式實行混合所有制的國有企業,要努力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資本運營效率;對適合繼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國有企業,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二是區分商業類和公益類國企。主營業務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企業,原則上應實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主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商業類國有企業,應當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地位。

三是區分集團公司、子公司等不同層級。在集團公司層面,在國家明確規定的特定領域,堅持國有控股;在其他領域,鼓勵通過整體上市、並購重組、發行可轉債等方式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在子公司層面,國有企業集團二級及以下企業以R&D創新、生產服務等主體為重點,引入非國有資本,加快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

對於如何搭配,連表示,會鼓勵各種方式。壹方面,鼓勵非國有資本通過出資、股權收購、認購可轉債、股權置換等多種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資控股和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另壹方面,充分發揮運營公司的國有資本投資和資本運營平臺作用,通過市場化方式對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強的非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重點投資公共服務、高新技術、生態環保和戰略性產業。

關於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連表示,要優先支持人才資本和技術要素貢獻高的轉制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和服務型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支持對企業經營業績和可持續發展有直接或較大影響的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幹。

積極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工作。

徐洪才說,改革和完善現有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目標是,以管資本為重點,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指導意見》提出,改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徐洪才表示,今後國資監管機構的指令將主要通過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平臺,以“市場化”的方式傳遞到下壹級,避免政府直接幹預市場,真正做到政企分開。

他表示,在中央層面設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方式,可以避免出資人與企業的重疊,拉長委托代理鏈條,有利於進壹步明確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與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權責關系。這也需要通過試點項目加以改進,形成可以復制和推廣的經驗。

未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將在各自的空間和領域調整優化資本布局,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公司將具備壹定的資本規模。徐洪才表示,2015年,國資委、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將在中央管理的165438以上企業中,積極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工作,包括直接授權試點。

在全民享受國有資本收益、增進社會福祉方面,徐洪才表示,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到2020年提高到30%,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時,實行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政策,以幫助解決代際公平問題,緩解未來養老金支付壓力。

實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工資分配制度。

在談到國有企業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時,張義珍表示,《指導意見》為深化國有企業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下壹步將研究制定深化國有企業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具體方案,推動建立健全與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相適應的薪酬分配激勵約束機制。

壹方面,改革國有企業工資總額決定機制,結合國有企業功能定位和分類,分類實施改革,逐步擴大競爭性國有企業工資決定自主權,對部分收入過高企業繼續實行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雙重調控政策;另壹方面,要引導國有企業深化內部分配制度改革,進壹步落實國有企業內部分配自主權。企業要參考勞動力市場工資價格,結合市場競爭程度和企業經濟效益,根據不同崗位人員的工作職責和績效貢獻,自主確定其薪酬,合理拉開內部工資分配差距,增強關鍵崗位和核心人才的薪酬競爭力。

關於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這份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實行與選任方式相匹配、與企業功能性質相適應、與經營業績掛鉤的差異化薪酬分配辦法。

具體來說,張義珍說,第壹,堅持分類關系。對各級黨委、政府及其部門任命的企業負責人,重點是嚴格規範薪酬結構,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形成機制。對通過市場化選聘的職業經理人,其薪酬結構和水平由董事會按照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確定;二是堅持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組織任命的企業負責人基本年薪根據企業負責人的崗位職責和風險承擔情況確定;對於市場化選聘的職業經理人,薪酬的確定要考慮企業不同職能性質、不同經營規模和自身承擔的經營責任的差異,加強經營業績考核。

強化國有企業在經濟轉型升級中的示範引領作用

《指導意見》提出“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制造強國戰略中的骨幹和示範作用”。新說,國有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主導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要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實施制造強國戰略、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實體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新壹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給我國制造業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目前,中國在相當多領域與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處於歷史最小時期,中國已經能夠同步跟進這壹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實現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新說,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建設制造強國中,我們應充分發揮以下六個方面的作用:

壹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核心技術、關鍵技術、關鍵工藝研發,提升核心競爭力;二是堅持兩化深度融合,深化互聯網在制造業領域的應用,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三是堅持質量品牌先行,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中國制造”整體形象;四是堅持綠色發展,加強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的研發和應用,積極構建綠色制造體系;五是堅持戰略重點,重點發展新壹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促進優勢和戰略性產業快速發展;第六,堅持推進結構調整,加強企業戰略合作和兼並重組,優化國有企業布局,提升國有經濟整體功能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