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德育總結範的孩子們在小班度過了壹年快樂而充實的集體生活。為此,我們的老師付出了很多汗水,壹份耕耘,壹份收獲。看到孩子的進步,心理上是欣慰的。為了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現將本期德育工作總結如下:
壹,德育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
1.幼兒園的德育不是單獨的說教,它滲透在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教育他們。
2.上午活動:我們教孩子們簡單的禮貌用語,比如早上和晚上對老師說“早上好”和“再見”,讓孩子們學習禮貌用語,增強文明意識。
3.課間活動:這時候我們教育孩子互相關心,幫助孩子復習課堂上學過的東西;學會謙虛,玩好玩的玩具。
4.用餐:吃飯時,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引導孩子自主進食,吃飯時不掉米粒,不丟食物。吃完飯後,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把餐具收拾好,讓孩子克服“張嘴伸手拿衣服”的壞習慣。
5、午睡:教育孩子睡前把衣服疊整齊,快速入睡。
6、離園活動:要求孩子不追逐、不吵鬧,安靜等待父母來接。
二,教育活動中的德育
1.培養孩子適應集體生活的能力,讓孩子感受到身邊大人的關心和愛護。學期伊始,為了讓小班的孩子們盡快適應集體生活,我們首先組織他們參觀了幼兒園。故事《快樂上幼兒園》和歌曲《我上幼兒園》讓孩子們盡快適應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2.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小班孩子自理能力差。雖然可以獨立吃飯,但是由於父母的過度照顧,大部分孩子不會獨立吃飯,所以獨立性較差。因此,針對幼兒的這些特點,我們有計劃、有步驟地在“大公雞、漏嘴”等語言活動中,引導幼兒具備獨立吃飯、洗漱、睡覺等良好的自理能力,閱讀圖片,講述“吃得真幹凈”、“會用餐具”、音樂歌曲“好娃娃”等常識。
3.學習簡單的禮貌用語,進行禮貌教育。禮貌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我們在《禮貌好寶貝》的語言中,在《兩只羊》的故事中,在《我的好媽媽》、《好娃娃》的歌曲中,認識老師和家人,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
第三,家庭與教育的聯系
教育孩子的道德不可能靠學校單方面的努力,需要保持教育的壹致性。因此,家庭、幼兒園和社會各方面都要加強幼兒的思想道德教育,保護他們健康成長。我們通過家庭聯系簿、家長花園、家長開放日和家庭聚會開展教育活動。
1.在開展“五愛”教育時,我們要求家長不看含有不健康內容的電視、電影、書籍和圖片,不穿奇裝異服,不燙發,不戴項鏈、戒指、耳環,不染指甲,不塗口紅等等。要根據孩子的身心特點,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
2.現在有很多自私、任性、霸道的孩子。因此,我們要求家長通過家庭聯系簿和家長園地,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給孩子更多的實踐機會,強化孩子的集體觀念和勞動觀念,培養孩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熱愛集體、艱苦樸素的良好思想和初步的勞動習慣。
3.父母和老師必須行為端正,為孩子樹立榜樣。家長和老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的事首先要做到,不允許孩子做的事堅決拒絕。他們應該用自己的言行為孩子們創造壹個文明健康的環境,確保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總之,我們將抓住壹切有利的機會對幼兒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為他們以後的生活打好基礎。
幼兒園小班德育概述:範的學期轉眼間就要結束了。回顧這壹學期,我們根據幼兒園德育工作的指導方向和我們班的實際情況,精心制定了德育計劃,並通過實施加強了對幼兒的德育教育,為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經過半年的學習和實踐,我們班孩子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都得到了壹定程度的提高,形成了壹個有著良好常規和團結的班集體。我們班的德育現狀概括如下:
第壹,將德育滲透到遊戲中
在遊戲中,鼓勵孩子多說禮貌用語,如“請”、“謝謝”、“對不起”等,不要說臟話和爭搶玩具。大家壹起玩,輪流玩,鼓勵孩子嘗試協商解決。
二、把德育工作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始終。
1,兒童德育主題。主要活動是“擁抱”在集體遊戲中感受友誼的溫暖,讓孩子懂得關心他人,與他人分享快樂。
2.讓孩子在活動中懂得尊重他人,上課遵守紀律,認真聽講。知道傾聽的重要性。
3.培養孩子最初的規則意識,增強集體意識,培養集體精神。
4.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學會愛父母,愛別人的感受。
第三,利用節日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
通過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教育孩子尊敬長輩,熱愛祖國。
第四,家庭教育
幼兒道德教育需要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以確保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通過家長會、幼兒園活動、電話聯系等多種渠道,尋求家長的配合,同步開展德育教育,為幼兒創造文明健康的環境,確保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幼兒園小班德育總結範文三這壹學期,我認真研究了兒童的心理特點,研究了幼兒教育理論,在幼兒德育方面收獲很大。壹個學期來,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指導下,我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突出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文明行為習慣的教育。本學期德育工作總結如下:
壹,德育系列活動
童年是人格和道德形成的關鍵時期。因為孩子的可塑性很大,他們的性格和道德在形成的過程中會被黨反復。因此,幼兒園的德育內容應該是系列化的,也就是說,要按照壹定的教育目的,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中培養幼兒的品德。所以在這個學校開學之初,就要制定好計劃,根據計劃對孩子進行有計劃的道德教育,保證孩子思想品德向好的方向發展。
1.本學期開展了“相親相愛”主題活動,以兒歌、歌曲、繪畫等形式激發孩子愛家的感情;在主題活動“故鄉與家庭”中培養孩子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感情。
2.3月5日是“學雷鋒日”。為此我們開展了“學雷鋒做好孩子”系列活動,教育孩子們關心和熱愛集體,為集體做好事。比如幫老師打掃衛生,裝飾環境,從家裏帶盆栽來裝飾自然角落,給種植園上的植物澆水,拔草等。,都是孩子關心和熱愛集體的具體表現。
3.三八婦女節,開展“我為爸爸媽媽加油”主題活動。經過壹系列的教育活動,家長們紛紛表示“孩子變得懂事了,經常幫我做壹些家務。”
4.在植樹節的日子裏,我們帶領孩子們尋找春天,觀察各種小樹,讓他們了解樹木的生長過程。
5、“五壹”勞動節,我們開展了“各行各業進幼兒園”家長助教活動,孩子們通過直接觀看表演,了解交通警察、消防隊員、理發師、教師、醫生、護士等不同職業的勞動資本工作,從表面上激發孩子們熱愛勞動者的感情。同時,這種形式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容易理解,是壹種很好的教育形式。
第二,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幼兒園的日常活動很多,孩子們每天都要接觸各種各樣的環境。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如果道德教育跟不上,很容易讓孩子受到不健康教育因素的影響。因此,這學期我們重視孩子日常生活各個方面的道德教育。
上午活動:我們從花園的小朋友開始,擺好桌椅,給自然角落的植物澆水,然後問候小朋友。讓孩子學會禮貌用語,增強文明意識。我們改變了傳統的點名方式,讓孩子和老師壹起點名,讓孩子學會關心同伴,熱愛班級體育。
課間活動:我們教育孩子互相關心,照顧更小的孩子,學會謙虛,玩好玩的玩具。
用餐:吃飯的時候,我們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的時候,不掉米粒,不掉剩飯。吃完後有意識地把餐具收拾好,讓孩子克服“張口有飯吃,衣服不熟”的壞習慣。
午睡:教育孩子睡前把衣服疊整齊,快速入睡。
校外活動:要求孩子不要追逐打鬧,要收拾好自己的東西,等父母來接。
三、根據獨生子女的身心特點,因材施教。
目前幼兒園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由於父母的溺愛,大多數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性格特征,比如自私、發脾氣、任性固執、拒絕批評、打人、不懂得道歉、不展示公物、遇到困難就哭等等。因此,對獨生子女的道德教育必須因材施教,即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性格膽小的孩子,要著重培養勇敢的品質;對待霸道性格的孩子,要註重培養寬容、和諧、善良;對待貪吃別人東西的孩子,要著重培養誠實的品質;對待有強烈逆反心理的孩子,要采取綜合的訓練方法,進行有效的方法有針對性的教育。
第四,註重示範教育的影響
老師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老師的影子。孩子對老師的高度崇拜,使他們能夠認真模仿和學習老師的各種行為,這說明老師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和道德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幼兒德育工作中,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要求幼兒做的事首先要做,不允許幼兒做的事堅決拒絕。他們應該用自己的言行為孩子們創造壹個文明健康的環境,保證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五、幼兒園德育應有家庭教育的積極配合。
孩子們呆在家裏的時間比在幼兒園的時間多。因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他們往往更快、更多地接受來自家庭的教育因素的影響。因此,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需要配合家庭教育來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這壹學期,我們通過熱情的約見、電話聯系、談話、家長會等方式與家長保持著不斷的聯系。,以便掌握家庭中兒童思想品德的變化,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時,利用“家園聯系簿”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的學習和表現,利用“家長園地”宣傳幼兒園對幼兒德育的教育理念和要求,讓家長在家中按照幼兒園的教育要求對幼兒進行德育,真正使幼兒的德育產生實效。
壹個學期來,通過教師、家長和幼兒的共同努力,該班幼兒形成了較好的班級常規,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和文明舉止,適應了幼兒園生活,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空間,為培養新世紀高素質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