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洋務運動名詞解釋

洋務運動名詞解釋

洋務運動,又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該運動是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所進行的壹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封建統治的“自強”、“求富”運動。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壹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道路。口號:師夷長技以制夷。在兩次鴉片戰爭失敗的刺激和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打擊下,清朝中央以恭親王奕欣為代表,地方上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為代表的洋務派官僚,為維護清朝統治,禦侮自強,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宗旨,在“自強”、“求富”的口號下,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壹場名為“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改良運動,史稱“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包括開辦軍事工業以自強,興辦民用工業以求富,創辦近代陸海軍,創辦新式學堂和派遣留學生等。洋務運動雖沒有使中國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在客觀上對中國早期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起了某些促進作用。

擴展資料:

洋務運動內容:

1、以“自強”為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海陸軍,建成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其中規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是在上海創辦的江南制造總局

2、以“求富”為旗號,興辦輪船、鐵路、電報、采礦、紡織等各種新式民用工業。如在上海創辦的最大的民用企業是“輪船招商局”。同時推動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3、創辦新式學校,選送留學生出國深造,培養翻譯人才、軍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就是中國最早的官辦新式學校。

洋務運動作用:

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壹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百度百科--洋務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