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三個階段來分析,每個階段又可以詳細劃分為各個國會的時期。如果妳需要對這個問題有詳細深入的了解,百度百科對每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歷史背景、召開時間、歷史意義都有非常全面的信息。妳只需要搜索“中國* * *產黨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就能明白,我這裏不復制粘貼家族,只分三個階段給妳總結壹下。
第壹階段:1921年,毛澤東等12人代表地方* * *生產團體召開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 * *生產黨誕生。中國* *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經歷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四個歷史階段。北伐戰爭中,* * *國際制作人和* * *制作人幫助孫中山認識到團結革命力量的重要性,進入了革命武裝北伐的新時期。但是,這場戰爭早亡的教訓,使* * *生產者和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建設無產階級軍隊和進行武裝鬥爭的極端重要性,從而開始了建立中國工農紅軍、進行土地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全新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開展了反對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使農民獲得土地的鬥爭。依靠貧農和雇農,團結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商業,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抗日戰爭時期,中國* * *產黨與國民黨合作抗擊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1945年,國民黨發動內戰。經過三年的解放戰爭,中國* * *產黨在1949年推翻了國民黨政府。
第二階段:建國之初,中國政府在占全國農業總人口90%以上的地區順利完成了土地改革,3億農民分得了約4700萬公頃土地。從1953到1957實施的第壹個五年計劃取得了巨大成就: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達到8.9%以上;建立了壹批國家工業化所必需的基礎產業,包括飛機和汽車制造、重型和精密機械制造、發電設備制造、冶金和采礦設備制造、先進合金鋼和有色金屬冶煉等。從1957到1966,是我國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與1966年的1956相比,全國工業固定資產原價增長3倍,國民收入按可比價格增長58%。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增長了幾倍甚至十幾倍;大規模開展農業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1966年5月至1976年6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國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1976 10、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第三階段: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黨取得了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確保了和平與穩定,建立了完整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已經從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電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產量都居世界第壹。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在不斷擴大。
2.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經濟的快速增長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3.充分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以加入WTO為標誌,中國經濟完成了市場化和國際化的進程,融入了世界經濟體系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
4.經濟增長更加穩定。
中國的改革開放釋放了巨大的生產力,政府的主導、強有力的投資和不斷壯大的工業經濟,使中國的經濟增長壹直高於世界。社會經濟全面進步
5.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發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78年,我國人均GDP為381元,按照1980美元兌1.53元人民幣的匯率,約合149美元。2007年,中國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開放前增長了17倍。
6.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教育發展是衡量壹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教育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1978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僅為16.5萬人,占當時我國96259萬總人口的0.0171%。2006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377.5萬人,占我國總人口1314480的0.2871%,30年增長了16.7倍。
7.國民預期壽命大幅提高。
預期壽命是衡量壹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指標。預期壽命的提高不僅意味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也意味著社會保障能力的提高。根據中國人口普查數據,1982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67.77歲,2000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上升到71.40歲,增加了3.63歲。
8.人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經進入了與世界同步的時代。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們黨已經走過了90年的艱苦奮鬥歷程。在黨的90歲生日之際,我們每個人都充滿了感情和感激。
中國* *產黨自1921成立以來,走過了90年坎坷而輝煌的道路,從壹個只有50多人的黨組織,發展成為擁有8000多萬黨員、執政60多年的世界第壹大政黨。90年來,中國* * *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方向。
90年前,中國處於風雨交加、夜不成眠的黑暗時代,外國列強入侵,軍閥混戰,政治腐敗,人民生活貧困。中國* * *產黨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成立的。中國* * *產黨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從而揭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序幕。1927革命失敗後,中國* * *生產黨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統壹的總方針。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 * *黨員,逐步把黨的工作重點從城市轉移到農村,建立了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生產者黨制定了抗日救國綱領,提出了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戰略方針,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指明了道路。經過八年的艱苦鬥爭,中國人民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9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的歷史開始了壹個新時代。中國* * *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醫治戰爭創傷,調整中國經濟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和迅速發展。在黨的總路線指引下,我國大規模地進行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基本完成了全國大部分地區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1978 12、黨中央召開十壹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十壹屆三中全會是壹次撥亂反正的會議。具體來說,就是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拋棄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總結了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決定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從十壹屆三中全會開始,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20多年來,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堅持改革開放,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使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多年來,中國的發展速度居世界首位。基本建設大規模進行,壹些高科技領域也取得了進展,人民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水平。中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顯然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之壹。在國際上,與越來越多的國家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也改善了周邊地區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擺脫貧困提供了成功的經驗。政治上,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為反對霸權主義、維護和平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2009年中國經濟成功抵禦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為世界經濟逐步復蘇作出重要貢獻,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與日俱增。
今天,我們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充分體現了人才的重要性。黨員,大學生,中國* * *產黨後備力量。要確保* * *產黨的執政地位,必須加強高校黨的建設,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緊密結合實際,實現重點突破。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堅持從嚴治黨,特別是推進黨建工作創新,必須更新思想,轉變觀念。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學校黨建工作必須與落實科學發展觀、制定和實施科學發展戰略規劃、提升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緊密結合起來。要把黨建工作與學校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使黨的工作有機融合、滲透和體現在學校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各項任務中,用黨建工作的成效和事業的發展來衡量和檢驗黨建工作的效果。
還要積極推進學校民主政治建設,促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要進壹步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充分發揮各級黨代會的民主監督和參與作用,積極發揮各類學術組織在重大決策中的作用,制定幹部學習培訓計劃,完善學校和學院兩級中心組學習制度,豐富學習內容和形式,倡導學以致用的學風。加強管理幹部培訓,拓寬培訓渠道,保證培訓時間,促進幹部考核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
高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知識創新和社會服務的重要任務。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高校黨建工作,對高校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我校黨委書記陳在黨員幹部培訓大會上作了題為《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爭做學習型黨員》的動員報告。陳書記的動員報告緊密結合學校實際和特點,從深刻認識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重大意義、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爭做大學生學習型黨員的表率三個方面,深入動員我校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黨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山同誌作了題為《認清形勢,明確責任,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專題報告。他從“沒有黨就沒有新中國”、“當代大學生的現狀、任務和責任”、“如何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三個方面進行了精辟的闡述。他要求黨員幹部樹立信心,增強意識,發揮表率作用,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90周年。科學發展觀對黨的建設的指導作用是,壹方面,黨的建設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服務,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成效檢驗黨的建設的得失。另壹方面,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內涵也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具體而言,黨的思想建設要把科學發展觀武裝全黨作為壹項重要任務,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黨員要把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的壹項重要義務;為了使高校黨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牢牢把握黨對高校的領導,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必須積極推進高校黨建創新。
學校黨建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的第壹要務是發展,從促進學校發展的大局出發謀劃黨支部工作,把黨建工作與學校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深刻理解科學發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與師生發展緊密結合,按照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指導黨支部工作;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思路不斷改進黨支部工作;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根本途徑是統籌兼顧,以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推進黨支部工作,不斷增強黨支部的創新活力,努力開創我校黨建工作新局面。在學習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學校黨建工作,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校隊伍建設;必須動員廣大黨員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教育管理質量;加強辦學條件和辦學軟件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統籌學校整體發展,促進學校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只有中國* * *產黨才能真正領導人民實現國家富強,而中國* * *產黨始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領導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核心力量。我相信在中國* * *產黨的領導下,中國能夠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