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四年來,學校堅定地把德育放在壹切工作的首位,把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看成是辦學的永恒主題,突出外語、數學特色,發展學生的特長,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學校對學生提出了“五講”的要求:對己講儀表,對人講禮貌,學習講勤奮,社會講公德,在家講孝敬。
“科學管理,愛在其中,嚴格要求,重在養成”是該校德育工作的壹貫思想和原則。
請進來,即請名團來校演出,請名人來校報告;走出去,即參觀國內園館,到英國等國外觀光遊學,讓師生感受時代風雨和社會生活。與此同時,聘請全國優秀法官尚秀雲為法制校長、十屆全國人大代表西沙水警區政委陳儼為名譽德育校長、解放軍報社高級記者攝影師車夫為名譽美育校長,我們還聘請雷鋒生前戰友喬安山為校外輔導員,並命名成立了李向群班,向師生傳遞各方面的教育信息。
在科迪,同學們有兩句響亮的口號:“今天我為科迪自豪,明天科迪為我驕傲;今天我在科迪學會做主人,明天走向社會我去做棟梁”。學校不是把學生看成被動的被管理對象,而是把他們看成參與學校管理的主人,千方百計培養和激發他們的主體意識,讓他們參與學校管理。
堅持“不讓壹個學生掉隊”的原則,我們在把好質量關的同時,使每個學生在三年的學習中都獲得新的進步,都成為“合格+特長”的優秀畢業生。
學校以科研為龍頭,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前提下,進壹步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的規律。學校為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更好地落實課堂“32字”教學方針(明確目標,激發興趣;主體參與,分層指導;教給方法,培養習慣;及時反饋,提高能力),還在高中開展了分層教學試驗。初中側重在課堂、作業和晚自習分層指導。為了把教學改革引向深入,2002年新學年開始,配合初壹、高壹進行新課程改革,高壹開設了研究性課程,高二開設了社會實踐課,初中增設了心理衛生課和學法講座(校本課)。初、高中理化生教學都加強了實驗課教學,註重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我們註意發揮住校的優勢,調動學生充分利用時間,發展特色學科和課余愛好。
在認真進行外語課堂教學的同時,學校先後聘請了多名外教,這些外國教師吃住都在學校,開展了強化口語訓練活動。學校還在假日舉辦英語夏令營、冬令營,編排節目,舉辦外語演出,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達到同壹學段較高水平。在第二屆海澱區“新東方杯”中小學英語口語大賽中,該校初壹年級曹月晨同學闖入了全區僅10名學生入圍的初中組的電視總決賽,並取得了銀獎。
學校從2002年起與數學教授張君達聯合舉辦“君達”培訓學校,授課內容為數學智力開發與思維訓練。在第15屆全國“希望杯”數學競賽中,該校初二年級姜雨汐同學喜獲二等獎,還有10人獲三等獎,51人獲優勝獎。
學校為了充分發展學生特長,成立了美術組、文學社、管樂團、書法組、田徑隊、足球隊、籃球隊、乒乓球隊等各種興趣小組,在海澱區2000至2004年秋季田徑運動會上,該校都獲得了團體總分B組前三名的好成績。區裏課間操評比中獲得區先進校的光榮稱號,並被推薦參加市級課間操選撥比賽。在參加海澱區書法美術作品比賽中,該校有110名同學獲獎,成為獲獎人數最多的學校,並於04年10月在區教委舉辦了該校師生美術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