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火炬的構造及原理
獨特的“芯”設計
創造自己的火炬內部燃燒系統
在近幾屆奧運會火炬設計中,壹般都只進行外形設計,而內部燃燒系統基本都通過購買原來成型的技術來解決。北京奧組委慎重研究後,決定走自主創新之路,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火炬內部燃燒系統。
科研實力雄厚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成為競爭這壹設計方案的積極參與者。為此,集團幾十名相關領域的精幹科研人員組成了設計攻關團隊,並委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興洲為火炬內部燃燒系統總設計師。
“簡單地說,火炬內部燃燒系統就是在火炬內安裝壹套設備,使火炬在點燃後能在壹定範圍內的各種復雜環境下保持壹段時間燃燒不熄,完成接力傳遞。”劉興洲院士介紹說,北京奧運會火炬內部燃燒系統包括三個部分,即燃燒器、穩壓裝置和用於儲存燃氣的燃氣罐。“我們就是要在很小、彎曲且不規則的空間內精心安裝固定好這些裝備。”
最先需要解決的是燃料。北京奧運會火炬選擇了丙烷。丙烷燃燒後主要產生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更重要的是,丙烷可以適應比較寬的溫度範圍,在零下40攝氏度時仍能產生1個以上飽和蒸氣壓,高於外界大氣壓,形成燃燒;而且,丙烷產生的火焰呈亮黃色,火炬手跑動時,動態飄動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較醒目。
“北京奧運會火炬內部燃燒系統的壹個重要創新是設置了‘雙火焰’方案。” 劉興洲院士介紹說,燃氣流出後,壹部分進入燃燒器的主燃室,在火炬外形成擴散的比較飽滿的火焰;另壹部分進入預燃室,在火炬內保持壹個比較小的但十分穩定的火焰,如果出現極端情況,主燃室火焰熄滅,預燃室仍能保持燃燒,保證火炬不熄滅。
火炬火焰的抗風抗雨能力受到廣泛關註。按照要求,科研團隊進行了大量試驗,檢驗火炬火焰在大風、速度突變的風、方向無規則的風等各種情況下的穩定性。現在,在風速每秒30米的情況下,火焰能保持燃燒,而風速達每秒18米時就是8級大風。火炬設計要求火焰在每小時50毫米的雨量下不熄滅,目前火炬火焰可以承受的雨量達規定的十多倍。
北京奧運會火炬將登上世界第壹高峰珠穆朗瑪峰。據北京奧組委相關官員介紹,針對珠峰嚴寒、低壓、強風、缺氧的極端特殊氣候,在保持火炬外形壹致的前提下,北京奧組委特別委托航天科工集團科研部門研制登上珠峰火炬的內部燃燒系統。目前,初步的設計方案已經在珠峰附近進行實際環境檢測。
2008年3月25日,這片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祥雲”,將被在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之壹希臘采集的奧運火種點燃,從北京起步飄飛,跨山越海,歷經五大洲,回到東方文明的典型代表之壹中國。2008年8月8日,這片“祥雲”將飄進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會場“鳥巢”,點燃主火炬塔。在熊熊燃燒的聖火映照下,全世界將為著歡樂與和平,為著人類未來美好的夢想***同翩翩起舞!
附屬奧運知識:
中廣網6月24日消息 北京奧運會火炬手選拔計劃23日在京發布。即日起,北京奧運會21880名火炬手將由各選拔主體以組織系統推薦、選拔,社會公開報名選拔的不同方式面向全球選拔,同時,在中國境內還要選拔5000名護跑手。
火炬手選拔工作是奧運會火炬接力運行籌備階段重要的核心工作。在奧林匹克聖火從希臘奧林匹亞傳遞到舉辦城市的旅程中,火炬手化身為奧林匹克理想的承載者,他們肩負著傳遞聖火、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傳遞友誼與和平信息的使命,點燃人們對奧運會的激情。根據北京奧運會火炬手選拔計劃,北京奧運會火炬手總數為21880名,其中境內(指中國奧委會轄區境內)傳遞火炬手19400名,境外(指非中國奧委會轄區境內)傳遞火炬手2480名。
火炬手選拔工作將緊緊圍繞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和諧之旅”的主題,以“點燃激情 傳遞夢想”為口號,充分體現廣泛參與,確保火炬手、護跑手選拔工作的廣泛性和代表性;通過公平、公正的選拔程序,選出最有資格傳遞奧林匹克聖火的火炬手。火炬手選拔工作將成為傳播奧林匹克精神,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展示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營造喜慶、熱烈、濃厚奧運氛圍的重要活動。
北京奧運會火炬手選拔標準根據國際奧委會火炬手選拔原則並參考往屆奧運會火炬手選拔標準制定。北京奧運會境內火炬手應符合以下標準:1、熱愛祖國,熱愛奧林匹克運動;2、實踐北京奧運會舉辦理念,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貢獻;3、在本行業、本地區做出突出成績,或自身經歷對他人有教育和激勵意義;4、熱心誌願服務,品德高尚、樂於奉獻;5、為推動奧林匹克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或在奧運會歷史上取得過優異成績。
6月23日,中外媒體在北京奧運新聞中心采訪。當日,北京奧組委公布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火炬手選拔計劃》,最終確定將選拔21880名火炬手參加火炬傳遞。其中,境內(指中國奧委會轄區境內)傳遞火炬手19400名,境外(指非中國奧委會轄區境內)傳遞火炬手2480名。 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境外火炬手應符合以下標準:1、擁護奧林匹克精神、熱愛奧林匹克運動;2、支持北京2008年奧運會;3、在本行業、本地區做出突出貢獻,或自身經歷對於他人有教育和激勵意義;4、熱心誌願服務,品德高尚、樂於奉獻;5、為推動奧林匹克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或在奧運會歷史上取得過優異成績。
根據國際奧委會規定、奧運會慣例以及北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中國奧委會、火炬接力全球合作夥伴達成的協議,北京奧運會火炬手選拔主體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中國奧委會;火炬接力全球合作夥伴;奧林匹克大家庭;相關國家(地區)奧委會和傳遞城市;北京奧組委。
上述主體將通過組織系統推薦、選拔和社會公開報名的方式開展火炬手拔工作。組織系統推薦的方式是指選拔主體按行政區域或組織系統進行推薦提名,履行評審程序,完成火炬手選拔工作;依照社會公開報名選拔方式的要求,選拔主體將公布火炬手標準、選拔數量、選拔規則、報名辦法,提供報名表格。選拔主體可根據實際情況,單獨或合並使用上述兩種選拔方式。
為通過火炬接力開展奧林匹克教育,鼓勵青少年了解奧運、支持奧運、參與奧運,展示當代中國青年壹代的良好形象,特設奧運會火炬接力護跑手。護跑手的任務是為火炬手、特別是為火炬手中的殘疾人士傳遞聖火提供支持,必要時幫助火炬手完成傳遞任務。
護跑手的分配按照2名護跑手為8名火炬手護跑的比例選拔,總數約5000人。除應具備火炬手所有的條件外,護跑手還應具備下列條件:1、年齡在17周歲以上;2、能在20分鐘內輕松跑完3公裏;3、能跟得上身體素質好的火炬手;4、能在多個接力路段進行護跑。護跑手選拔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全球合作夥伴按照北京奧組委統壹制定的標準、規則和指南進行。(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