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如何做壹名合格的基層管理者

如何做壹名合格的基層管理者

如何做壹名合格的基層管理者

 如何做壹名合格的基層管理者,每壹個階層金字塔都是由基層管理者支撐起來的,從普通員工成為壹個基層管理者,職務改變意味著工作重心也要改變,下面分享如何做壹名合格的基層管理者。

如何做壹名合格的基層管理者1

  壹、樹立兩種意識

  1、主人翁意識

 來公司已有7個年頭,對於我來說南通探險王國就是我的第二個家,讓我在工作時也充滿歸屬感;不追求個人利益,關註集體榮譽,不管公司活動還是部門活動都要勇爭第壹。作為管理者須要具備全局觀,能夠站在公司的角度看問題和工作,在水上遊樂園用水、電、氣方面都嚴格控制,在保證遊客體驗質量的前提下,做到節源開流,杜絕浪費。而不是僅僅關註部門甚至個人利益。關心和愛護公司的壹切,事事為企業著想,處處為企業效力。

  2、安全責任意識

 作為公司的基層管理者,深知自己的職責所在,認真履行上級領導布置的工作任務,團結班組人員,將水質、設備、滑道保養到位,滿足遊客體驗,杜絕遊客投訴現象。在出現設備故障、安委會問題點及時處理、溝通,及時報備,及時做好記錄。領導班組員工,敢於負責,科學嚴謹地工作,在出色完成工作的同時,不斷尋找和解決工作的問題,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產品、工作質量,挖掘潛力。

  二、定位三種角色

  1、管理者

 對於壹線員工來說,我們是直接領導、工作指導者及評價者。對員工維保質量、水質監督、人員合理安排工作起到的指導與檢查工作。

  2、下屬和助手

 對於上級領導來說,我們既要保質保量完成上級安排的工作,也要為上級領導出謀獻策,還要根據公司的實際運營情況及時調整工作安排及工作計劃。

  3、同事

 對於本部門同事來說,我們既是在工作中壹同沖鋒陷陣、同進退的同事,也是互幫互助、***同成長的朋友。

  三、具備四種能力

 我們不能原地踏步,工作和學習壹樣重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吾日三省吾身”。會反省,才會有進步。通過反省自己,才能看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發現問題,改正問題,不斷的“敲打”自己,提高自己的業務和管理能力等。基層管理者應至少有以下最基本的能力:懂技術、會管理、自控和約束能力、歸納和總結能力。

  1、懂技術

 基層管理者應熟練掌握的專業知識,對於特種設備的有關和法律法規、標準、規範,對於泳池達標具有專業技能,是本專業的專家,能發現問題,找出問題的癥結,及時的采取對策、措施解決問題。

  2、會管理

  (1)制定和執行制度能力

 要根據特種設備的有關和法律法令、標準、規範,管理原理、工具和方法,依據特種設備具體情況,制度和執行管理制度。

  (2)計劃工作和目標管理的能力

 每月制定工作計劃,制定維保計劃、應急救援計劃,並嚴格按照計劃實施,記錄存檔。提高員工的參與意識,將各指標和任務分解成員工的任務和目標,不斷的進行改進和提升。

  (3)協調能力

 協調能力主要包含溝通能力及應變能力,能做員工思想工作,能解決內部員工的沖突,協調好部門內部、其他部門的溝通能力,及時解決問題。

  (4)組織、授權能力

 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進行任務分配,知人善用、用人所長。基層管理者不能事必躬親,應根據情況,授權給下屬鍛煉、成長和表現的機會,充分調動和發揮班組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使部門運作達到1+1>2的效果。

  3、自控的約束能力

 管理者的情緒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工作,還影響到下屬及其他部門員工的工作狀態,因此,基層管理者必須要有較強的情緒控制能力。要清醒、冷靜、理智的對待和處理事件,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出現情緒波動的狀況,約束自己不當或不良的行為,做到自律。

  4、歸納和總結能力

 基層管理者要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要善於總結經驗,善於提升管理水平,能準確地把工作等匯報給上級,能用簡潔的語言、簡明扼要地將復雜的事情歸納總結出來,讓員工便於有條理地去執行。

  四、做好三項工作

 基層管理者應正確運用權力,要擁有健康的心態和開闊的胸懷,和上司和睦相處,在上級領導下,帶好隊伍,建設好團隊,培養人才,樹立良好形象,把自己培養成壹個懂技術、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1、建設好團隊,培養人才

 (1)構築良好的信賴關系。基層管理者要多於員工交流,了解更多的情況,同時樹立尊重別人和謙虛的對象。對任何下屬的建議都該認真傾聽,對正確的應及時肯定,對不正確的,應肯定其工作態度,同時給予正確的指導。要賞罰分明,要經常稱贊下屬,做到當著很多人的面稱贊下屬。對有過錯的'員工,應依情采取不同的批評和處罰措施,壹般不當著壹個下屬的面批評另壹個下屬,切記背後說壹個下屬的不好。要時常關心下屬的生活,經常噓寒問暖,尤其是在下屬的親人、親友遇到喜慶或困難時,要及時表示祝賀或支持。

 (2)樂觀地面對困難。工作上有困難時,基層管理者要樂觀地對待,做好員工的工作,把困難做為顯示和提高能力的機會,團結員工出主意、想辦法、定方案,竭心盡力解決困難,完成任務。對於失敗,應從容鎮定,找原因,尋找解決方案,合理解決。面對困難或失敗,切不可遲遲不能自我調整,埋怨這抱怨那。

 (3)培養下屬。基層管理者應對員工展開業務指導,傳授必要的知識及方法,指出其不足之處,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能力。依情給下屬授權,授權後要用人不疑,給員工足夠的信任和工作空間,把權力下放給下屬,將責任放在自己肩上,讓下屬放開手腳,大膽工作。當工作進展不順利或做的不理想時,不要責怪下屬,而是要及時地給與指導。

  2、樹立良好個人形象

 (1)言行壹致,重承諾,不要輕易對下屬許諾,要說到做到,對下屬樹立正確的工作榜樣。

 (2)勇於承擔責任,自己的錯誤不要推卸責任,本部門內員工犯錯,作為管理幹部,也應勇於承擔責任。

 (3)不爭榮譽。基層管理者具備支配權和領導權,不要有過分的虛榮心和表現欲。尤其是集體獲得的榮譽應該屬於部門團隊,而不是某個人。基層管理者也不應該與下屬比長短,應該幫助下屬糾正缺點、放大優點,扶助其成長,壹旦下屬工作有了成績,基層管理者有義務為下屬請功和表彰,不要竊取下屬的成果。

  3、和上司和睦相處

 (1)做好下情上達。經常向上司報告妳的工作進展情況。對上司有問必答,而且清楚、客觀、準確。

 (2)當好助手和下級。作為下屬,其天職就是協助上司工作,要維護上司的尊嚴,不可喧賓奪主。要多傾聽上司的看法和意見,了解上司的處境,在上司遇到困惑時要積極出謀獻策,對自己的業務主動提出改善建議。遇到上司布置任務,不要討價還價,要精益求精地完成任務。誠懇接受上司的批評,有則改之。

 (3)對錯誤不盲從。對於上司的壹些不適合的對策,甚至某些錯誤決斷,應及時向上司提出並尋求合理的建議,不可壹味的盲從。若上司的壹些不適合的決策已公開,可以回避眾人私下找機會提出,在維護上司尊嚴的同時,盡量讓上司修正決策,進行妥善處理。即使上司壹意孤行,妳切不可率領下屬進行抵抗,應耐心的溝通和協調。

如何做壹名合格的基層管理者2

  壹、做事要有計劃,並做壹個主動的人

 平時工作中要分清主次,做好詳細的計劃,凡是想到的,只要是對的,經與領導溝通後必須要立即行動,學會有效的去利用時間與管理時間,並積極主動的待人接事,克服拖延,有始有終,堅持到底把事情作好,並全力以赴!與上,下工序之間所產生的矛盾要主動去找相關人員進行了解並分析原因及制定相應的措施.

  二、要多傾聽大家的意見

 大家的意見不壹定是對的,可是假如他們十次對壹次,那壹次可能就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平時工作中要特別的珍惜大家中的每條建議,哪怕是他的建議不合理,也要珍惜他這樣的精神,如果某壹次冷落了他們的建議或幹脆直接壹個"不采用,表示也不重視,不珍惜,都很有可能打消大家的積極性,對與員工所提的建議如果執行起來比較麻煩的話,首先要給員工說明在執行時有和困難,因為作為壹個基層管理,就會站在更高壹層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員工可能只站在他個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故在處理員工所提的建議時,不要給壹句話:不采用.應該先給員工講解此建議的好處在哪,在講該建議對於其他工序所帶來的隱患等等.這樣就不會給員工產生認為我們不重視建議的現象.

 另外,當出臺新的制度時,在執行過程中有問題時,也要多傾聽針求大家的意見,因為許多事情往往都是要大家去執行,只有他們最清楚在整個執行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前提是執行中或執行後).並在傾聽時弄清楚大家所要表達所要妳註意的真實用意,去掉自己主觀的想法,我發現這時常常與自己所想的有很大的不同.當然,對於必須執行的新制度也要多在現場稽查員工的執行情況,對於執行好的與不好的也要及時進行表揚與批評.

  三、多和員工溝通,並給予恰當的贊美激勵

 在任何時候,人與人之間都必須要有溝通,在工作中,基層管理者是上傳下達及問題反饋的橋梁的壹個角色,更需要與自己的下屬進行溝通,怎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溝通效果呢?我認為,要坦率,誠實,要能讓每個人都完全理解的方式來提高溝通的質量.

 在和員工溝通前,首先自己要做好計劃,安排,了解員工的工作方式,工作態度,針對不同的崗位,不同員工的表現績效,細致的和他們壹起分析,交流,對他們提出要求,制定計劃,幫助他們壹起提高,自己做好記錄,不斷的觀察他們的進程,鞭策員工卻不操縱員工!

 這種溝通可以分為正式和非正式場合,可以利用吃飯,聊天等非工作場合聽聽大家的抱怨,不但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更重要的是了解大家的心聲,從他們的字語中了解正個團體的氣氛以及自己管理上的漏洞不足,從中提煉壹些好的與不好的東西.

 對於做的好的要及時給予肯定與贊揚,有時表揚既給足了別人面子,又增加了大家的自信心,可以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做事.

 當然,團隊的獎罰制度壹定要分明,不能有私心,表現優秀的員工理應得到獎賞,得到回報,比如季度,年度優秀員工的推薦等機會!要讓大家覺得在這裏有吸引力,是有發展的!

 對於自己壹定要不斷的思考,並努力牽引大家壹起去思考!

  四、對下屬要多關愛與觀察

 不管何崗位,整體來說都是勞累的,工作瑣碎,勞動強度大,加班加點,平時工作中要多體諒大家多關懷大家,讓大家感覺到公司如家般的溫暖,從而慢慢的培養了員工之間的互愛互助,只有這樣,團隊的氛圍,效率都會有很大的提高.有句話說:"只有將真誠與愛融入到工作中,才能贏得大家的喜歡與信任!而且自己作為基層管理者,壹定要有度量,因為總有不被理解與誤會的時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做為基層管理,要多觀察員工的優點,使得他們的長處得到更好的發揮,在工作的同時,善於借簽他們壹些好的做事方法技巧等.對於員工做的不足之處,也要及時提出來並給予指正.

  五、巧妙的指令藝術

 工作過程中,不要過分強調自己的權威,只會指使別人幹事!基層管理要有較強的理智頭腦,合理的分配工作,在員工遇到困難導致生產出現異常時,首先找出自己在哪個方面做的不足,哪個方面沒有安排好,對員工表示理解,找出原因,制定解決措施,真切為大家解決各種難題,而不是去指責大家,大家同在壹溫暖的家庭中生存,只有給予理解信任,和大家壹起討論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提高了團隊的士氣,也使得工作開展的更順利,讓大家有責任,主動積極認真的去對待工作,而不是讓員工有心理負擔而導致負面的影響.

 在這壹年的管理中,我的這些感想使我在各方面都進步了很多,同時員工的進步也有很大的提升,當然,管理是壹門科學,還有很多的東西是值得我們大家借簽與學習,我也將在我以後的工作中更加的努力.

如何做壹名合格的基層管理者3

  壹、學會占位,統籌全局

 很多的中層幹部並非科班出身,大部分都是在基層工作了很長壹段時間,因在原有職位上工作成績表現好,就被提升到更高壹級職位——主管,而這個時候大部分的中層並沒有意識到隨著自己職位的變化,自己的工作職能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而這個時候,往往思維的高度還沒有達到主管的高度,仍然習慣站在員工的高度去思考問題,結果把工作弄的壹團糟。

 射擊講究射靶中,做事當然也講究關鍵。既然我們在中層幹部的位置,我們就要做些中層幹部應該做的事情,考慮問題的時候壹定要學會占位,要把自己的思想高度提高到主管甚至總經理的高度來思考問題。全局意識以及統籌能力的把握將成為影響我們工作業績的重要因素之壹。因為作為中層管理者,衡量我們工作好壞的標準已經不僅僅是個人工作成績的好壞,而是更加關註妳所帶領的團隊的整體績效。

 做壹個主管,要註意目標,就像遊泳壹樣,要壹邊遊,壹邊看前方,不要壹頭撞到池壁才知道到了。管理者把精力放在小問題上,就會忘記部門的整體目標,會喪失創造力,或者至少會逐漸枯竭。

  二、尋找下屬和主管之間的黃金分割點

 管理學上有壹則小故事,講的是在寒冷的冬天,兩只刺猬相互取暖,因為他們身上都有刺,距離稍微近點,就會被刺傷,而距離遠了又會很冷,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他們終於找到了壹個最合適的位置——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保證了他們之間不被對方的刺所傷到。這個距離就是他們之間的最佳距離。

 在管理員工上亦是如此,和員工走的太近了,不利於日常管理,而和員工走的遠了,又不利於塑造團隊。對於如何處理好自己同下屬的關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總體上存在於兩種觀點,第壹種觀點成為老好人觀點,他們主張用真情來打動員工,讓他們心甘情願的為妳去工作,在管理上他們“不敢”用強硬的語氣去命令員工,而更喜歡用商量的語氣去和下屬分擔任務,如果下屬推辭,他們甚至會親自去做該項工作,他們期待員工感恩他們,從而改變工作上的態度;

 另壹種則屬於制度派,他們主張利用嚴格的制度和考核機制來促動下屬自動自發的按時保質的完成工作任務,他們不講究人情,更不會通過利用下班的時間和下屬聚會來達到促進關系的目的。

 成功的中層管理者很明白也很重視同下屬的關系,在工作期間,他們用制度來約束員工,在下班時候通過聚會來溝通私人關系,他們在長期的管理探索過程中,已經找到了同下屬之間的黃金分割距離,在這個距離上,既可以保證主管的尊嚴以及任務的順暢執行,又可以加強同下屬的私人情感。

 作為中層管理者,妳首先要明白下屬和上級的矛盾是不可化解的,有階級就會有矛盾,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作為中層管理者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尋找到黃金分割距離,從而保證本部門工作的正常運轉。

  三、分解任務,監督考核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主管好像很忙,而他們的員工卻相對來說很輕松,這是壹種管理的錯位,他們每天花費了80%以上的時間去處理對公司有20%貢獻的事情,而對於80%貢獻的團隊績效卻從沒有認真的思考過。

 壹個成功中層管理者壹定是壹個會合理利用員工的管理者,他們懂得如何把自己的壓力和工作任務合理分解給自己的下屬,並懂得使用壹套完善的體系進行監督,從而使得自己有充足的時間去做更加重要的事情。

 能否合理進行任務的分解,並有壹套完善的監督考核機制,從而促使本部門整體績效的提高是決定壹個中層管理者是否優秀的必要條件。關註百家管理,領取管理資料。

 有很多的中層幹部,從上級領導那接到任務後,不懂得如何的把任務分解,然後自己去監督落實情況。

  四、促進團隊發展

 中層管理者的首要任務是什麽壹直是壹個廣受爭議的話題,大部分觀點傾向於如何提高員工效率,讓員工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務,而持有這壹觀點的人更多的傾向於用嚴格的制度,有效的時間管理來監督考核員工,從而使得員工被動的完成工作。

 使員工被動的完成工作這壹點似乎沒有什麽爭議的地方,但是很少人去考慮長此以往下去,對部門以及員工的績效將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因為企業的目標是利潤,而部門的目標理所當然的成了完成工作任務,至於采用什麽樣的方法似乎並不太受人關註。

 而管理學分支之壹的境界學理論其中壹個重要觀點便是讓員工自動自發的去完成工作,而非靠制度驅動。這就需要從管理思想上做根本的變革,把主導思想從讓員工完成任務轉變為促進團隊、個人的發展上來。這似乎是壹個很虛幻的觀點,但事實上確是壹種思想上的變革。

 作為中層管理者,如果能把思想從制度上轉變到思想上來,從強迫員工完成工作任務轉變到如何挖掘團隊活力,如何促進個人發展上來,它的收益將是巨大的。

 中層管理者壹旦進行了思想的轉變,他便會在部門工作中站在壹個更高的高度來處理各種事情。而對於這樣的變化,員工將產生積極的反應—從被動工作轉變為主動工作。

 促進團隊發展不是壹個口號,它的實施將從根本上解決部門辦公室政治矛盾,使得部門文化更加和諧,從而使得工作效率有壹個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