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從權力的角度看中國的演變

從權力的角度看中國的演變

清帝遜位,民國建立,袁世凱復辟,復辟王朝被推翻,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這壹系列的問題背後,始終有著壹個影子,那就是權力。權力的更叠與變化,攪動歷史的風雲,上演壹幕幕的人間喜劇。

? 民國肇建,在運行中樞權力時,卻遇到了問題。偌大壹個國家,表面上是在統治下,可實際上的運轉卻不受控制。地方投機勢力很多,革命儼然成為了壹個口號,掀瓦悲哀的成為了象征。因為新產生的權力中樞並無信服力,或者說“正統性”與“合法性”的缺失。因而袁世凱復辟有其歷史必然,殘余的傳統權力中樞在發熱。從本質上講,民國根本沒有完成傳統意義上上的政治、社會和疆域的整合,但表面上卻確實形成了新的權力中樞。這也為袁世凱復辟提供了便利條件。畢竟,統壹才能壹統。說袁世凱奪取了革命果實,其實不盡然。從權力的角度看,辛身的形態的進化,這便是成功。

? 換言之,如果袁世凱的眼光放長遠,發現中樞權力的變化,便不會稱帝,而是繼續他的總統。他只需要運用壹些政治手腕,掌握議會,操縱內閣,褻玩法律,將中樞權力放置在表面的約束下,而不是追求皇帝這個名號,那麽他就成功了。他將成功的實現“皇帝的現代化”。皇帝本身並無意義,就好像我現在說我稱帝,別人只會說我傻,它叫黑帝也行啊,重要的是它的執行力,它代表著中樞權力。正如政治,經濟,文化要現代化壹樣,如果說袁世凱早壹點意識到並果斷適應這種變化,那麽,他將實現“假總統真皇帝”,從而實現另壹種復辟,還好歷史只是歷史。

? 既然談到了這個,那就不得不說壹下我國古代中樞權力的產生,發展,與進化。

? 在《斷裂還是延續》壹書中,作者從另壹種角度審視了清末民初的得失,即從“正統性”與“合法性”的互動角度,但背後有著壹個更大的視角,即權力。正統性與合法性都指的是權力運行背景。但從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合法性我相信是壹個舶來詞,而正統性則是土生土長的,體現了中樞權力在新舊間的過渡與發展。這其間的差異,細細體會發現形態的變化。

? 首先我們先來聊壹下中樞權力是如何產生的。在我國,從小農經濟成為主導之後,人們對這樣壹個權力核心的需求就越來越迫切了。因為小農經濟得靠天吃飯啊,風調雨順則豐收,可壹旦出現災年,百姓就十分困苦,難以自保。這時候,就需要壹個權力核心對資源進行調配,實現壹方有難八方支援。在早期,對它的要求是對物資的有效調度,因此,權力的集中也成為了必然。可這個權力從何而來呢?從百姓手中來啊。在那個時期,百姓信任某個人或組織,自願將權力賦予它。即我們所說的主權在民。在這種權力下,人們是自願凝聚成壹個整體,產生壹個***同的權力核心。此時,百姓的物資潛在寄存在它手中,類似與風險平攤,畢竟誰知道倒黴的事情什麽時候會發生。這就是權力中樞產生的早期,來自與核心。

? 這個時候發生了壹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信息出現了不對等,導致權力核心出現了獨立化。因為隨著權力核心的發展,人們逐漸習慣了接受管理,習慣的聽從與這個權力核心,因為壹旦他們不服從,就會被其他這個契約下的人逐出這個群體。可是這不是另外那些人自發的行為,因為有可能這些不服從的人可能並沒有做出違背集體利益的事情,只是不聽權力核心的命令而已。可是,剩下的那些人並不知情,信息出現了不對等,少部分人的行為並不能為全體所知,於是權力核心的發言就成為了大多數的態度,畢竟這個核心代表了他們,他們相信它。於是核心有了多於寄存點的能力,它能夠懲罰少數人。因為少數不服從分子,為了留在這個群體,就得付出代價,以受懲罰來彰顯誠意。這樣權力核心就慢慢實現了獨立,其管理也實現了合法化。再後來,這樣壹群人,突然發現世界上居然還有另外壹群人,而那些人也有著自己的權力核心。可是世界總是這麽大,資源總是這麽多,利益沖突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可是兩方對利益的處理觀念不同,這就很痛苦了,於是化二為壹的想法出現。可是在這個過程中誰做主體靠嘴說解決不了。回歸原始的叢林法則,拳頭大為尊,戰爭產生了。可也回到起點,地就這麽大,有壹天,在已知的文明範疇和能力範圍下,人們發現都加入到來同壹個契約群體中,只剩下壹個權力核心。

? 因為長期的獨立化發展,核心不斷成熟,產生了意識。不是生物體的那種意識,而是壹種自我保護與強大的趨向。配合此時期疆域的擴大,中央集權產生了。這時候它發現自己淩駕於百姓之上,嘗到了這種的甜頭後,自然就有了害怕失去的恐慌。於是,它要盡可能淡化人們的主權意識,讓人們忘記權力其實是人們自己賦予的。但它也不是很擔心這壹點,因為信息天然的不對等。同時它還要生成壹套綜合的包括打擊異己和維護地位超然的有機運動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權力核心演變成了權力中樞。官僚政治也在這個過程中就產生了。因為想要獲得超然,方法好呢簡單。即下放壹小部分權力,努力營造出這壹小部分權力可以變更,而中樞無法動搖的假象。利用人性的弱點,成功將人們的註意力轉移到這小部分權力上,並配套對其控制的壹系列方法。就這樣權力中樞實現了超然,但也導致了固化。它形成的壹整套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控制體系,成功將“皇帝”打造成了壹種象征,也完成了自身的主導性實構化。它自以為高枕無憂,但最大的弱點就是它本身,所以每壹個國家的建立都要把目光聚集在它身上,無論古今,無論中外。?

? 可是,在外來影響下,它下轄的各方面體系已發生了變化。單純將其西化只會導致水土不服,產生諸多問題。要形成壹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國家政權,還要對各方面進行重建。這就是後來的歷史了。總之,從權力的角度剖析歷史的進程,會有不壹樣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