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俱往矣什麽意思

俱往矣什麽意思

俱往矣是什麽意思:都已經過去了。

漢武帝,略差文學才華;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治功勞。稱雄壹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這些人物全都過去了。

這個詞語的出處是

毛澤東《沁園春雪》。原文是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於1936年2月創作的壹首詞。

詩詞分上下兩闋,上闋描寫乍暖還寒的北國雪景,展現偉大祖國的壯麗山河;下闋由毛澤東主席對祖國山河的壯麗而感嘆,並引出秦皇漢武等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人物。

此詞不僅贊美了祖國山河的雄偉和多嬌,更重要的是贊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抒發毛澤東偉大的抱負及胸懷。

詩詞原文,大家先參考壹下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原作:原驅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原作: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給大家白話把翻譯也放出來了,便於大家理解

方的風光,千裏冰封凍,萬裏雪花飄。望長城內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白茫茫壹片;寬廣的黃河上下,頓時失去了滔滔水勢。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它們都想與老天爺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艷艷的陽光和白皚皚的冰雪交相輝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嬌,引得無數英雄競相傾倒。只可惜秦始皇、漢武帝,略差文學才華;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治功勞。稱雄壹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這些人物全都過去了,稱得上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要看今天的人們。

只看文章可能無法理解其中的含義,這得結合當時的背景來解讀

1935年11月間,中央紅軍、陜北紅軍和鄂豫皖北上紅軍勝利會師;12月9日,北京爆發了“壹二·九”運動,中國***產黨提出“停止內戰,壹致抗日”的口號,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進入壹個新時代。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和新的歷史任務,毛澤東寫下了這首詞。

《沁園春·雪》寫於1936年2月,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毛澤東率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陜北之後.領導全黨展開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鬥爭。在陜北清澗縣,毛澤東曾於壹場大雪之後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過後寫下了這首詞。

還有壹種說法,1936年,毛澤東率領紅軍渡黃河東征,從山西省石樓縣第壹次踏上了山西的土地,並在石樓縣留村寫下了《沁園春·雪》。《沁園春·雪》是構思於渡河期間,寫成於石樓境內。

這個詩詞主要想告訴我們的,就是

《沁園春·雪》分上下闋。上闋因雪起興,借雪景抒寫情懷。起筆不凡,“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不先寫“雪”字,而首推“北國風光”,不僅突出了詩人對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獨到優雅,可以冠結全篇。接著是對雪景的大筆鋪陳,“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大雪覆蓋了壹切,黃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動貌,無邊無際的茫茫雪景。這裏“惟余莽莽”“頓失滔滔”凸現了北方雪景的深度。“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可謂靜中寫動,披滿白雪、連綿起伏的群山,像銀蛇舞動,而白雪皚皚的高原丘陵地帶,像蠟白色的象群在奔兀。群山高原與低垂的冬雪雲天相連成壹片,因而作者信手拈來“欲與天公試比高”之句。“銀蛇”“蠟象”兩個生動比喻,賦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動中見靜的藝術效果。“水到渠成”地引出“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壹個“紅裝素裹”的美人的象征,初步形成此詞的意境。

名家點評

陳布雷說:“氣勢磅礴、氣吞山河,可稱蓋世之精品。”

柳亞子說:“中國有詞以來第壹手,雖蘇、辛猶未能抗手,況余子乎?”

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

毛澤東日生於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遺體在北京天安門水晶棺內。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思想家、軍事家、戰略家和理論家,詩人,書法家。中國***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主要著作《毛澤東選集》(四卷)、《毛澤東文集》(八卷)、《毛澤東詩詞》(***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