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最賺錢的車企都喊“韌性”?
隨著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和寶馬集團(BMW Group)相繼召開2022年年報發布會,三家德系車企的詳細成績單已經收集完畢。
回顧過去的壹年,雖然業績實現了穩定增長,但三家德系車企都用了“韌性”這個詞來概括這壹年。
業績簡報上的措辭也更加謹慎樂觀。
例如,奧迪股份公司首席執行官奧博穆表示,2022年,大眾面臨“極其不利的外部條件”;奔馳集團首席執行官康宋林表示,宏觀經濟和全球形勢“不可控”;寶馬集團董事長戚普策比較高調,但仍有可說的余地。
當然,正是這種充滿挑戰的外部環境,使得成績顯得尤為珍貴。
面對仍不確定的2023年,三巨頭也給出了更務實的方案。
盈利能力提高
事實上,過去壹年,這三家德國汽車公司都表現出了更強的盈利能力。
以奧迪股份公司為例。
總體而言,奧迪股份公司2022年交付新車830萬輛,同比下降7%,但營業利潤同比增長65,438+02.5%,達到225億歐元。簡而言之,銷量下降,利潤節省。
奧迪股份公司包括大眾、斯柯達和西雅特在內的量產品牌的交付量降至465,438+萬輛,但其營業利潤卻從2026財年的35億歐元,5438+0增至40億歐元。
奧迪、蘭博基尼、賓利、杜卡迪組成的豪華品牌“天團”,利潤率從2021財年的10.6%進壹步提升至12.3%,銷售收入從2021財年的559億歐元提升至618億歐元,營業利潤從2026548。
保時捷的表現更加搶眼。這也是保時捷IPO後的首份財報。雖然其新車交付較2021僅增長2.64%,但其營業利潤率上升至18.6%。
這讓雙料Obermu忍不住公開稱贊保時捷,稱大眾集團汽車業務的流動資產凈值增至430億歐元,這得益於保時捷的IPO。
奔馳也不過分。作為戴姆勒卡車業務拆分後的第壹個完整財年,正如康所言,重新規劃後的奔馳已成為壹家“更賺錢”的企業。
奔馳上月發布的2022財年業績顯示,奔馳乘用車全年總銷量為2040719,同比增長5%;全年營業額6543.8+050億歐元,同比增長654.38+02%;息稅前利潤增長28%,至205億歐元。
寶馬集團也是如此。雖然2022年銷量同比下降4.8%,但全年總營收超過6543.8+0426億歐元,同比增長28.2%。集團稅前利潤率達到65,438+06.5%,汽車事業部營業收入達到近65,438+065,438+00億歐元,超過寶馬此前至少65,438+00億歐元的預期。
毋庸置疑,三家公司都能保持業績增長。壹方面,他們受益於集團內部業務組織的調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另壹方面,他們也在壹定程度上受益於外部環境,比如芯片短缺。
例如,Obermu在成為奧迪ag管理委員會主席後提出了“十點行動計劃”,並在戰略實施方面采取了壹系列重要措施,包括全新的產品戰略、平臺重心的重新定位和軟件開發路線圖的修訂。這些都是漂亮成績的重要後盾。
挑戰依然存在。
演出單雖然漂亮,但從三位團長的發言中不難看出,比過去謙卑了許多。
比如奧迪股份公司。它將2022年的表現描述為“穩定”和“巨大的進步”。
面對新的壹年,三巨頭也表示挑戰很大。挑戰主要集中在兩點:
首先,全球經濟和市場環境面臨的不確定性仍將影響各種供應鏈、原材料和能源價格的走勢。
2023年,雖然全球半導體供應短缺有所緩解,但壹些問題仍然繼續導致供應有限。此外,消費者和企業面臨的持續通脹壓力,以及經濟增長更加明顯的放緩,都使2023年的前景更加復雜。
第二,本土新能源汽車企業在中國市場的進攻。盡管德國企業在過去壹年中在電動汽車方面取得了快速進展,但在中國市場上仍然沒有優勢。
相對而言,大眾和寶馬的2023年計劃有了明顯的提升。大眾表示,無論是財務數據還是銷售預期都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其中,銷量預計將從去年的830萬輛增長至950萬輛——這是基於其在西歐的訂單量已經達到654.38+0.8萬輛。
大眾計劃將營業額從2792億歐元放大至3020-3210歐元;現金流從48億歐元增長到60億到80億歐元。
然而,鑒於經濟的不確定性和不斷增加的成本壓力,大眾乘用車品牌CFO Patrik Andreas Mayer仍將經營銷售回報率定在4%——低於此前預期的6%。
寶馬集團雖然樂觀,但仍將2023財年的自由現金流目標定在70億歐元左右。對於寶馬來說,這個目標並不高。
而奔馳集團則相對保守,總銷量壹直滿足於前壹年的水平。不僅如此,預計2023年集團的營業額將保持在去年的水平,而根據各個細分市場的發展情況,集團的息稅前收益預計將略低於去年的水平。
軍備競賽:電氣化和數字化
總的目標是低調,低調,但是,德國巨頭無壹例外都是以電氣化和數字化為目標。
特別是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聲稱,將在2023年至2027年期間向最具利潤潛力的業務方向和地區投資6543.8+080億歐元,其中超過三分之二將投資於電氣化和數字化。
奧迪ag如此激進是可以理解的。
以電動化為例,2022年奧迪ag純電動汽車交付量達到572,654,38+0,000輛,同比增長26%,占總交付量的7%。現有訂單中,16%為純電動汽車,高於2021年的水平。
如今,大眾繼續引領歐洲純電動汽車市場,中國市場純電動汽車交付量增長了68%。北美市場的電動皮卡熱潮也讓大眾在這壹市場份額中占據了壹定的地位。
嘗到甜頭的奧迪公司(Audi ag)計劃,到2025年,預計全球售出的汽車中,每五輛就有壹輛是純電動汽車。保時捷力爭在2030年,純電動汽車占其銷售新車的80%以上。
根據計劃,奧迪股份公司今年將繼續推出多款新車,包括全新的ID.3、ID.7、ID。巴茲長軸距版,CUPRA Tavascan和奧迪Q8 e-tron等。純電動汽車交付份額為65,438+00%。
今年,奧迪公司還計劃將其在北美市場的份額提高至65,438+00%。正因如此,在美國市場有著悠久歷史的SCOUT品牌於去年復興,首批純電動皮卡和SUV車型將於2026年交付。
值得註意的是,All in電氣化奧迪股份公司並沒有放棄燃油車市場。還將繼續對上壹代內燃機進行投資——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大眾認為“我們必須確保燃油車的競爭力,通過燃油車的銷售,我們可以在未來完成對電動車的投資。”
隨著電動化戰略的持續推進,去年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達到65,438+049,227輛(含smart),同比增長67%。據康統計,如果算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奔馳旗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總銷量的65,438+06.34%。
在良好業績的加持下,今年奔馳純電動汽車銷量有望大致翻番。此外,奔馳的另壹個重點是自動駕駛。被康譽為奔馳轉型“下壹個新篇章”的全新操作系統MB。OS是上個月公布的。
按照計劃,MB。OS將搭載全新的奔馳模塊化架構(MMA)平臺,預計2024年上市,2025年正式上市。
康認為,軟件是車企的核心競爭力。未來的軟件會給奔馳帶來可觀的收入提升。2022年,奔馳軟件相關收入超過6543.8+0億歐元。據官方估計,到2025年,軟件帶來的相關收入將增加到幾十億歐元。
德系三強中電氣化實力最強的寶馬集團打出了“全力以赴電氣化”的口號。
寶馬集團已在全球交付超過50萬輛純電動寶馬和MINI車型,僅2022年交付量就超過265,438+0.5萬輛,仍比供應鏈遇到困難的2026,5438+0年高出壹倍。
為了推動業務向電動化和數字化轉型,寶馬在2022財年投資約78億歐元,用於新車開發項目以及新車的數字架構和數字功能開發。
寶馬預測,今年純電動汽車將占全球銷量的65,438+05%,2024年為65,438+0/5,2025年為65,438+0/4,2026年為65,438+0/3。在這種發展勢頭下,到2030年,寶馬將可以實現純電動汽車占銷量壹半的目標。
不僅如此,Chipce還表示,“如果個別市場或地區在特定時間要求純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00%,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截至目前,純電動產品已經覆蓋了寶馬、MINI、勞斯萊斯、寶馬摩托車幾乎所有的細分市場。更激進的是,寶馬宣稱MINI和勞斯萊斯將在未來10年成為純電動品牌。
中國市場,非常重要!
毫無疑問,電氣化和數字化的主戰場仍然是中國市場。因此,盡管過去壹年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德系車企還是堅定地表示不會放棄中國市場,並加大投入。
還是以大眾為例。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奧迪股份公司已經宣布將在北美市場投入更多資金,甚至尋找韓國等更多市場機會,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將減少在中國市場的投資。
因為收獲豐富。在過去的壹年裏,奧迪公司的中國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
中國市場純電動ID系列汽車交付量實現翻倍增長,其中ID.3、ID.4、ID.6 3款汽車總銷量達到65,438+04.310,000輛,同比實現翻倍增長。要知道,距離大眾在中國的電動化元年,也不過兩年時間。
另壹個值得註意的因素是,目前奧迪ag和大眾中國的掌舵人對中國的感情很深。
奧迪股份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奧博穆承認,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他每年來中國大約四次,他與中國壹些朋友的友誼持續了幾十年。他甚至獲得了同濟大學汽車工程博士學位。
奧貝姆在奧迪股份公司掌舵後提出的“十點計劃”第三點提到了中國市場。尤其是1年底,他在中國訪問了壹周,談了各方面的發展,尤其是“先進的技術”,讓他印象深刻。
▲奧迪股份公司CEO?奧博穆
“中國仍是我們最重要的市場。”Obermou表示,為了確保大眾在中國的市場地位,有必要加快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步伐。
大眾汽車中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爾德是中國微博的堅定粉絲。在中國工作生活的半年時間裏,他參觀了大眾汽車在中國的多家工廠,通過與當地工人的對話,堅定了在中國投資的信心。
▲大眾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Bered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技術創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在中國社會突飛猛進。中國消費者,尤其是年輕壹代,接受數字生活方式的開放態度同樣令人興奮。”前幾天,巴雷特在微博裏寫了這樣壹段話。
從兩位舵手的話中,可以判斷其偉大之處。
本文來自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如以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車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