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信訪教育的標語和口號

信訪教育的標語和口號

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的改革創新首先是觀念的創新。只有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理念,樹立依法宣傳教育、按需宣傳教育、宣傳教育也是服務、宣傳教育與實際相結合等新理念,才能在宣傳教育理念創新的前提下,創新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從而提高宣傳教育的效果,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關鍵詞: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理念創新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了中國近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實現這壹目標,必須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必須狠抓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由於宣傳教育在整個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中始終處於首要地位,其改革創新尤為重要。“思想是行為的先導。”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以下簡稱宣傳教育)的改革創新首先是觀念的創新。為此,本文擬就宣傳教育的理念創新作初步探討,以求教於方嘉。

宣傳教育理念的創新涉及很多方面,很難在壹篇短文中講清楚,只能擇其要點。我認為,在宣傳教育觀念創新方面,至少要樹立以下幾個新觀念:

壹、宣傳教育的核心理念

近年來,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於新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思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發展觀,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主要指導方針。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絕不能離開發展這個主題,否則離開了它的“第壹要義”,就沒有發展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要發展,宣傳教育觀念要創新,核心是樹立這種科學發展觀。只有樹立這種全新的觀念,才能在宣傳教育實踐中創新內容和形式,從而營造良好濃厚的輿論氛圍,引導廣大育齡群眾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推進社會主義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建設,最終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二、依法宣傳教育的理念

依法宣傳教育是依法行政的內容之壹。過去在計生系統,壹提到依法行政,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政策法規部門,認為只有政策法規部門參與依法行政,宣傳教育部門似乎與依法行政關系不大。其實這正是宣傳教育理念需要創新的地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以下簡稱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壹章第二條第三款明確規定:“國家依靠宣傳教育、科技進步和綜合服務,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以法律的形式進行宣傳教育,並使其具有法律的重要地位,這在我國是前所未有的。其意義極其深遠。宣傳教育不再停留在計生工作經驗的層面,而是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必須依法進行。基於這種新的理念,近年來,南通市計生委領導加大了對宣傳教育的投入,每年的宣傳教育支出始終占當年總支出的20%以上,使得宣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頗有成效。這是壹個有力的證明。

依法宣傳教育,除了上述宣傳教育在《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中具有法律地位外,還有壹層含義,即宣傳教育必須依法進行,宣傳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律法規,以規範人們的生育行為,同時為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營造輿論氛圍。這是宣傳教育理念創新的另壹個重要方面。

第三,按需宣傳教育的理念

按需宣傳教育是指根據群眾需求進行宣傳教育。過去,我們的宣傳教育工作者習慣於向群眾盲目灌輸思想。“我為主”就是“我要宣傳教育”。所以不管群眾需不需要,都會跟著“我的感覺”走,把壹些宣傳教育的內容強加給群眾。這種脫離群眾實際的宣傳教育,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要求格格不入。自然受到群眾的冷落,達不到宣傳教育的目的。現在,要想在宣傳教育理念上有所創新,就必須樹立按需宣傳教育的理念。總結壹下,這個新概念就是把“我要宣傳教育”變成“我要宣傳教育”。不要以為“我”和“要”的語序只是顛倒了,就是在玩文字遊戲。實際上,這種變化使得兩種宣傳教育有了本質的區別:“我要宣傳教育”,“我為主”還是“以我為主”;而“要我宣傳教育”就是“以群眾為中心”或者“以群眾為中心”。必須樹立按需宣傳教育的理念,把“群眾歡迎不歡迎、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價宣傳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標,作為衡量宣傳教育工作者政績的最終標準。

點播式宣傳教育,在宣傳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上,必須符合群眾實際,滿足群眾需求。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群眾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除了計劃生育政策和避孕知識,他們還希望獲得豐富的信息和技術。另外,在計劃經濟時期把群眾聚集起來進行宣傳教育也不是那麽可行。因此,宣傳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創新,必須更加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近年來,南通市計生委每年年初都會下發宣傳教育專題調查表,或組織有關人員到基層調查研究,征求群眾和基層計生幹部對宣傳教育內容和形式的意見,並根據調查結果確定年度宣傳教育的重點,使宣傳教育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比如2003年,全市宣傳教育的重點定為貧困家庭計劃生育幫扶工程,這個項目來源於群眾和基層的調查研究,來源於按需宣傳教育的理念。2003年初,南通市計生委的同誌發現,全市實行計劃生育後,有近8000戶貧困家庭的子女死亡或致殘。這些家庭率先實行了計劃生育,現在卻因子女死亡或殘疾而陷入貧困,理應得到社會救助。於是,市計生委領導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匯報,宣傳教育工作者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立體化、全方位的宣傳教育,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市縣政府將貧困家庭計劃生育救助項目列為民辦實事之壹。截至2003年底,已有311個計劃生育貧困家庭領取了養老保險。這些家庭成員年滿60歲後,每月可領取90元養老金。再如,2004年,南通市計生委除了繼續把計劃生育貧困家庭救助項目列為宣傳教育重點外,還把出生缺陷幹預項目列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之壹,市計生委發起的計生幹部與計劃生育貧困家庭“家手拉手”活動, 和依法行政作為全年宣傳教育的重點,這也來自於對群眾和基層的調查研究,來自於按需宣傳教育的理念。

第四,宣傳教育也是服務的理念。

以前在計生系統,在人們的觀念裏,服務就等於技術服務。所以說到服務,技術服務被放在首位,甚至被視為服務的唯壹內容。因此,我們願意在技術服務方面進行投入,加大基層計劃生育服務站的建設,建立健全育齡群眾避孕和生殖保健檔案,免費為實行計劃生育的育齡群眾提供基本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應該說,在計劃生育技術上為育齡群眾提供優質服務是完全必要的,但認為服務等同於技術服務,把宣傳教育排除在服務之外,這是壹種需要更新的觀念。我們必須樹立宣傳教育也是服務的新觀念。

宣傳教育管理是計劃生育管理的重要方面。計劃生育管理屬於行政管理的範疇。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則之壹是服務原則。宣傳教育作為壹種管理,必須充分體現行政管理的服務性質。育齡群眾需要享受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計劃生育政策、法律法規等知識服務,需要獲取計劃生育宣傳資料。這就需要宣傳教育工作者提供相應的服務。因此,宣傳教育理念創新的另壹個重要方面是樹立宣傳教育也是服務的理念。宣傳教育工作者只有樹立這種新理念,才能自覺地為廣大育齡群眾提供優質的宣傳教育服務,取得顯著的宣傳教育效果。

第五,宣傳教育結合實際的理念

宣傳教育真假結合至少包括兩層含義:壹是宣傳教育必須既務實又務實,做到真假結合。近日,國家人口計生委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關愛女孩”活動,以人為本,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具體問題出發,從建立有利於女孩及其家庭發展的利益導向機制出發,把宣傳新的生育觀念融入到為群眾辦實事中,是宣傳教育與實際相結合的典範。

第二,宣傳教育也有硬指標。過去,人們總是把宣傳教育視為“軟任務”,認為宣傳教育是“抖筆玩文字”。沒有硬性指標,就不能直接產生效益。因此,經常需要進行宣傳和教育,以便為所謂的計劃生育中心工作讓路,例如年終評估。這種宣傳教育只是“軟任務”的概念,也是壹種亟待更新的理念。宣傳教育雖然不能立竿見影,但其長遠效益是毋庸置疑的。這種長遠利益突出表現在人們婚育觀念的根本轉變上。而且新時期新形勢給宣傳教育帶來了新變化新要求。宣傳教育不全是“軟任務”,而是“硬指標”。比如,黨政領導、計生幹部、育齡群眾的知識普及率和接受率是宣傳教育的“硬指標”;再如由計生部門和新聞單位聯合舉辦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專欄專題節目,定期刊發(播出),也成為宣傳教育的“硬指標”。南通市計生委和南通日報社合辦的《婚育之友》(現改為《養兒育女》)專欄,每周出版壹期;與南通人民廣播電臺聯合舉辦的專題節目《婚育之聲》每周播出壹次;與南通電視臺合辦的特別節目《人口妳我他》每月播出壹次。這些欄目和專題節目是宣傳教育工作者的“硬指標”,必須按時保質出版(播出)。在宣傳幹部和新聞單位編輯的共同努力下,南通市“壹報兩套”人口與計劃生育專欄深受群眾歡迎,在江蘇省相關競賽中多次獲獎。這很能說明問題。

另外,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是我們黨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納入黨的宣傳工作體系,統籌安排。這也是壹個需要樹立的新觀念。這個問題不難理解,這裏就不贅述了。

總之,要創新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理念,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者必須加強學習,深入調查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以全新的理念指導宣傳教育實踐,達到宣傳教育“內容精”、“方法活”、“過程優”、“範圍廣”、“品位高”、“效果好”的要求。

壹、計劃生育工作總結

(壹)人口和計劃生育指標的預期完成情況

2003年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是力度最大、措施最實、亮點最多、成效最好的壹年。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市出生人口總數將達到4650人,出生率為5.82‰,死亡人數在4300人左右,死亡率為5.38‰,自然增長率為0.44‰,計劃生育率達到99%以上。其他目標任務基本可以按照年初目標管理的要求順利完成。

(2)主要工作

今年以來,全市計劃生育工作以創建省級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示範城市為目標,進壹步堅持與時俱進,深化綜合改革,推進依法管理,拓展優質服務,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實現了新的發展。

1,按照黨政領導“三個到位”的要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領導得到有效加強。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進壹步加強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領導,切實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壹是壹把手親自抓、負總責,進壹步落實。市委市政府全年召開兩次大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會議;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先後聽取計劃生育匯報,研究計劃生育工作;市人大就《江蘇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實施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並形成了書面調研報告。CPPCC還視察了計劃生育工作者。

工作。二是繼續推行目標管理責任制。據統計,今年* * *出生人口4678人,年出生率約為5.90‰,自然增長率接近於零,計劃出生率超過99%,期間措施落實率超過95%,合格村率、知識普及率、知情選擇率、隨訪服務率均超過90%。三是研究出臺了壹系列計劃生育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先後制定出臺了《關於進壹步加強計劃生育工作的意見》等規範性文件,對獨生子女困難家庭幫扶和獨生子女父母獎金兌現提出了明確的措施和要求。第四,增加計劃生育投入。全年市、鄉兩級政府投入計劃生育經費1360多萬元,免費服務經費已落實到各鄉鎮,獨生子女費現金已基本落實,保證了計劃生育工作的正常運轉。第五,在計劃生育工作中,真的很難動。特別是對於個別企業家計劃外生育的問題,市委、市政府絕不會庇護和支持計生部門的工作,對有計劃外生育的企業家查處到位,壹定程度上挽回了影響。

2.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計劃生育取得新進展。

針對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突出重點,攻堅克難,促進了計劃生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壹是強化了企業法定代表人計劃生育責任制的落實。針對企業計劃生育管理難的問題,市計生局進行了專題調研,市政府常務會議進行了專題研究,制定了加強企業計劃生育管理的有效措施。明確各類企業應承擔計劃生育管理責任,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是企業計劃生育工作的第壹責任人,市委、市政府文件對企業計劃生育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為做好落實工作,發出了《致全市企業法定代表人的公開信》;調整了市經貿局下屬企業的計劃生育管理體制;副市長張燕親自深入企業進行督導;各鄉鎮也做了大量的溝通協調和宣傳工作,企業法定代表人計劃生育責任制正在有序實施。周城漢盛特種水泥有限公司率先兌現了獨生子女父母獎金,為全市獨生子女父母獎金兌現起到了示範作用。

二是鞏固計劃生育綜合治理機制。為進壹步加強計劃生育綜合治理,我市成立了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治理工作委員會,下設宣傳、法制、綜合、科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五個工作委員會。各工作委員會設主任壹人,副主任二人,委員若幹人。主席負責召集會員每季度召開例會,匯報情況,交流信息,作出安排。這壹組織的建立,通過這壹環節將相關部門的人員有機地連接起來,保證了資源共享和部門合作的組織保障,並能推動這種合作走向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三是狠抓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在去年成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辦公室的基礎上,今年積極研究探討具體有效的管理措施。計生局、公安局、黎城鎮經過反復協商,最終制定出臺了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的七項措施:(1)摸清底數。⑵分類管理。(3)落實責任。(4)強化服務。⑸協同管理。[6]嚴格審查。壹旦形成體系。此外,今年以來,我市對城鄉結合部、集鎮農貿市場等流動人口管理盲區和死角進行了清理治理;同時,總結、宣傳和推廣了上黃鎮洲山村建立流動人口居住園區的實踐。

3、認真實踐三個代表理論,建立健全計劃生育社會保障機制。

今年以來,我市進壹步依靠政策推動,強化利益導向,在建立計劃生育社會保障機制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首先,啟動貧困家庭計劃生育幫扶工程。對全市6類計劃生育貧困家庭進行了調查統計,實施了5種救助方式。壹是將獨生子女意外傷殘、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的貧困家庭納入當地最低生活保障,使其享受基本生活保障,計生部門每年給予壹定的困難補助;二是對計劃生育手術並發癥的貧困家庭進行定點診療,發放服務聯系卡,免費提供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治療,每年給予壹定的生活補助;三是對獨生子女意外死亡、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的20戶貧困家庭,由市、鎮政府為其提供養老保險;四是對父母傷殘、死亡的獨生子女貧困家庭子女減免學雜費,實行結對幫扶,幫助其完成學業;第五,協調工商、勞保、衛生、城管等部門。在計劃生育貧困人口再就業和申請營業執照方面給予優惠和傾斜。其次,結合農村先進教育活動,積極開展扶貧活動。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統壹安排,我局結對幫扶兩個經濟薄弱特困村,辦了五件實事:壹是投資5萬元,將上沛鎮張村120畝棄耕地挖成魚塘,增強了村裏的造血功能;二是投資65438+萬元,為橫澗鎮南珠村修建1條致富路和2座小橋;三是為12戶計劃生育貧困戶投入2萬元扶持牲畜養殖;四是對計劃生育手術並發癥及後遺癥、天災人禍造成的16貧困戶給予壹次性財政補助;第五,三名獨生子女孤兒的救濟補助金和學雜費。第三,大力推廣計劃生育系列保險。針對計劃生育與泰康保險公司聯合推出的獨生子女健康保險和母嬰平安保險,我市及時宣傳,並以上海為試點鎮,率先為全鎮所有獨生子女辦理獨生子女健康保險,隨後逐步推開。第四,積極爭取兌現獨生子女父母獎金。今年,市政府將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兌現情況納入與各鎮(區)簽訂的目標管理責任書,要求兌現率達到100%,年底將對計劃生育工作模範鎮實行“壹票否決”。對於財政困難的鎮(區),每年由財政轉移支付資金解決。據統計,全市14周歲以下獨生子女87301人,其中機關事業單位4396人,各類企業16669人,純農民及其他人員66236人。各鎮把這項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兌現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4、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壹法三規”和省《條例》,進壹步推進計劃生育法制建設。

今年是《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江蘇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全面實施之年,全市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的新高潮。壹是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月活動。1今年9月是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實施壹周年,全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紀念活動。市長高青在《溧陽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計生電影宣傳隊在14個鄉鎮放映了16部喜劇片和科普片,觀看群眾2萬余人。舉辦了貫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江蘇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專題培訓班。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市計生、司法、勞動、衛生、民政等部門聯合舉辦大型計生科普展,提供展板18塊,發放宣傳資料400份,接待咨詢200余人次;組織了人口與計劃生育知識競賽,吸引了眾多市民群眾積極參與。各鎮(區)也結合本地實際開展了壹系列宣傳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學法用法輿論氛圍。二是規範社會撫養費的征收管理。我們進行了社會撫養費管理體制改革,完成了征收主體的轉換,實行了收支兩條線的管理體制。加強社會撫養費監管,會同財政部門多次對部分鎮(區)社會撫養費管理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加大對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先後查處了馬倩、上興、周倩鎮的違法違規行為。三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加強計劃生育幹部法制教育,增強依法行政意識,正確運用法律武器為計劃生育工作服務,特別是針對社會撫養費征收難的問題,積極與司法部門協調,認真做好社會撫養費征收的強制執行工作,在群眾中影響較大。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進壹步完善了行政過錯追究制度,增強了計劃生育幹部依法行政的自覺性。同時,清理了計劃生育工作中的亂收費問題,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四是做好信訪工作。該局成立了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領導定期接訪制度。完善了信訪責任制,健全了信訪網絡,為做好信訪工作提供了保障。全年,* * *受理信訪68件,群眾反映良好。

5.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強計劃生育隊伍建設。

今年以來,我市幹部隊伍建設采取了壹系列改革措施。首先是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在市計劃生育指導站,實行評聘分離,進行分配制度改革,打破了職稱終身制、大鍋飯、平均主義的固有做法,激發了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二是加強基層計生幹部的學歷教育。根據省計生委對計生幹部隊伍結構的要求,在完成人口計生專業證書教育的基礎上,今年繼續與蘇州大學聯合開設大專學歷班,20名計生幹部參加。三是加強業務培訓。各行各業的宣傳、策劃、技術人員繼續定期“以會代訓”。4月初,舉辦了全市基層計生幹部培訓班。來自鄉鎮、村(居)和城區服務站的500多名計生幹部參加了培訓。培訓為期兩天,培訓內容為宣傳、科技、法規、條例四大任務。9月,舉辦了由主管領導和計劃生育助理參加的法律培訓班。四是加強作風建設。市委、市政府批準了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監察局、市計生局聯合制定的《關於加強計生幹部隊伍建設的意見》,對計生幹部隊伍建設采取了壹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在摸實情、說實話、報實數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五是加強隊伍管理。解決了計劃生育協會的建立,明確了計劃生育服務站工作人員列為計生辦工作人員,落實了計生幹部崗位津貼,提高了計生幹部的積極性。

6.堅持加快事業發展,進壹步提高計劃生育工作整體水平。

今年以來,我們堅持把發展水平放在計劃生育工作的首位,為計劃生育事業註入了新的活力。壹是計劃生育服務網絡進壹步完善。市計劃生育指導站添置了新設備,全面實行計算機管理,提高了服務能力;在合理規劃的基礎上,經市編委批準,建成了杜南、竹簀、社渚、戴埠四個中心服務站。壹般鄉鎮服務站的環境布局和服務功能也進行了及時調整;全市131個行政村按照“兩室合壹”的模式建立了計劃生育服務室。至此,我市建立了以市站為龍頭、中心站為主體、鎮站為支撐、村室為依托的“三站壹室”聯動機制。二是加快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20個鎮(區)計劃生育服務站全面開通寬帶網絡,提高了人口計生信息的享受和利用水平,提高了信息傳遞的速度和安全效率。三是監管工作改革得到落實。完成人口規劃需求調查,制定信息資源共享實施意見,進壹步發揮信息導向作用,提高信息利用水平。四是創新計劃生育宣傳教育思路。今年以來,我市宣傳教育工作能夠與時俱進,調整思路。壹是體現了宣傳主體上的統壹,從過去計生部門的獨角戲向部門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齊抓共管、橫向聯合轉變;其次,在宣傳內容上體現多樣性,從過去重視宣傳法律法規,到宣傳法律法規以及優生優育知識、生殖保健常識和科技致富信息;第三,在宣傳對象上體現普遍性,從過去只註重宣傳到全民;四是宣傳方式的多樣性體現,從過去簡單的口號、空洞的說教、籠統的號召、硬性的約束,到春風、啟發誘導、因材施教、按需服務、吸引群眾參與。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看到工作中的不足,主要是工作發展不平衡;依法管理還不強;綜合治理的合力需要進壹步加強;新生嬰兒性別比失衡依然嚴重;對獨生子女父母的獎勵還難以完全實現;計劃生育激勵和社會保障機制不夠健全;壹些計劃生育幹部的作風不夠務實。我們將認真研究整改措施,認真落實工作,努力實現工作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