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昨天聽到壹位部門領導說了這麽件事。某個企業,他們的企業文化非常的濃厚。各種上墻的口號標語非常豐富。文體活動,也非常的多,給人感覺企業的文化氛圍非常活躍。
但安全事故不斷,主管領導被上級部門約談。弄了這麽多的活動,卻沒有促進企業的管理。弄得下不喜歡,上不滿意。
我在班組長崗位上的時候,我是公司企業班組文化的領跑者。也引起很多兄弟單位來參觀。當他們能看到我班的《班組園地》,班建臺帳後,不停的拍照,發出感嘆的說。開展班組管理,營造班組文化,原來這麽簡單,搞個板報就可以了。
我跟他們說,我上墻的任何壹項內容,都是實實在在落地的,沒有任何虛假;如果我們僅僅是做表面文章,那麽自己的班組員工,當走到活動室的時候,看這壹版的虛假內容,他們的內心會怎麽想呢?天天搞這些假東西裝門面。那麽他們就形成對企業文化的排斥,對管理人員的不敬。
曾經到壹個全國青年文化號集體,參觀學習交流,在他們的考核文化中我看到壹點。暴光臺上有這麽壹條:xx職工的水杯不按定置擺放,違反管理規定,考核x元。
僅從這壹點就知道,他們為什麽能夠成為全國級的青年文明號!他們的管理屬於主動管理,就像部隊的疊被子,學生宿舍的內務,屬基礎管理。
企業文化的營造,壹定是推動企業管理,為公司帶來效益的,為員工的成長成才提供條件:或構建和諧,或完成指標,或人才培養,或 社會 形象等。
只有這樣的企業文化,才能受到下屬員工的喜歡。
企業文化,讓人可以三緘其口,欲說還休,有時候不提也罷。
我們的生活中從來不缺口號,越是壹些模棱兩可的東西,越是提起來上勁。
我們的企業喜歡標榜自己所謂獨特的文化,不同於其他企業,有別於大眾風格。
第壹次出省去了河北壹家企業,進廠壹個星期就是學習企業文化。
每天坐在那裏,拿著公司發的文稿,看幾眼,然後晚上集中起來去大禮堂聽公司副總給講解所謂企業文化的含義。
老總侃侃而談,引經據典,旁證佐引,似乎很有激情。
去年,從所在的公司壹個分廠調到目前的分廠,主管也是多次強調與公司內其他分廠管理理念的不同,好像自己是標新立異勇於創新的潮流壹般。
經歷太多,感受頗深,深的麻木。
於是我也有了自己的總結。
領導所謂的不同,其實又都壹樣,都是在突出壹個執行力的宣講,都在格外強調妳必須照我說的做這樣壹種暗示。
領導希望下屬永遠都是整齊劃壹的服從。
沒有哪壹個企業會說歡迎刺頭歡迎批評歡迎指責之類的話,即或是應景,好像也沒有。
發達如日本的壹家大財團不是也在說需要的是幹事的壹般人,不歡迎所謂的人才嗎?
至於那話原來的出處或者具體含義,沒見原文,不能評論。
偏偏這句是否原意如此的話被我們企業的好多風雲人物來作為管理的座右銘。
言下之意,說的已經夠明白:領導說的不管對錯,妳只管執行,至於其他,做了再說。
所謂文化不過是這樣壹種概念灌輸的時候,“文化”二字已經被強暴的體無完膚。
反感,討厭或者排斥這樣的宣講也就正常不過了。
因為他們意識到了:大多數老板,是假借“企業文化”之名,行壓榨員工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