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工養老保險有句著名的口號是“ 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其實還有壹句叫“ 劫富濟貧 ”,哈哈,當然這句是我加上去的。為啥說養老保險是“劫富濟貧”呢?主要是體現在 基礎養老金 上,以河北省為例。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1+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2 繳費年限 1%
在上面公式中有三個參數: 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 繳費年限 。假設,同壹地方的張三和李四, 參保的起止時間完全壹致 ,區別是張三是按 60% 基數繳費,李四是按 300% 。那麽兩人在上面的公式中,只有“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不同 ,張三是 0.6 ,李四是 3 。再假設,兩人退休時55歲,繳費年限是 30年 ,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 8000元 。
張三 的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1+0.6) 2 繳費年限 1%=8000 0.8 30 1%= 1920元
李四 的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1+3) 2 繳費年限 1%=8000 2 30 1%= 4800元
可見,李四繳納的保險費是張三的 5倍 ,但李四的基礎養老金僅僅是張三的 2.5倍 ,所以說,多繳確實可以多得,長繳確實也可以多得,但是“劫富濟貧”了。當然政策向低收入人群傾斜是對的。
除了基礎養老金,企業職工的養老金還包括 個人賬戶養老金 (暫只考慮新人,不考慮中人的過渡性養老金),公式如下: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 本人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
因李四的平均繳費指數是張三的5倍,所以個人賬戶存額也是張三的5倍,假設張三的個人賬戶有8萬元,那麽李四的是40萬,兩人的計發月數相同為170個月,從上面公式可以得出,李四的個人養老金是張三的5倍。
張三 個人賬戶養老金=8萬 170個月= 470.59元
李四 個人賬戶養老金=40萬 170個月= 2352.94元
那麽兩人的總養老金差距是多少呢?
張三 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1920元+470.59元= 2390.59元
李四 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4800元+2352.94元= 7152.94元
李四的養老金 張三的養老金=7152.94元 2390.59元= 2.99
從以上分析可知,職工養老保險確實是“ 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也確實是“ 劫富濟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