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家長會上,老師讓家長關註孩子家庭心智教育,這是應該的,老師提醒家長,在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要理智,要跟得上,觀海孩子,孩子的內心世界,他的內心的想法正確引導,作為上班族,沒有時間,下了班也要跟得上,不能夠因為工作忙而放棄對孩子的心智教育孩子壹生下來,做父母的都會思考,我的孩子應該怎樣過他的壹生?培養他成為壹個人格健全的人,做壹些他喜歡,並且擅長的事,社會也需要。但是他們忘記了最關鍵的壹點,物質基礎是精神自由的前提。物質基礎,可能壹部分來自父母的財富積累,有時候是省吃儉用,但是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創造。因為他只有通過自己的雙手,才能知道什麽是“幸福”,才能獲得更多人的尊重。從小開始賺錢,他能了解社會。根據美國常青藤大學的教材《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孩子2-6歲,前運算階段,了解世界主要通過書籍和假裝類遊戲。
6-12歲,孩子進入小學了,開始慢慢接觸社會,這段時間也是環球旅行最好的時候,學歷史,各國的風土人情。了解世界應該有的樣子,還有人心的樣子。特朗普的女兒6歲開始炒股票,從小登臺演出(小模特),特朗普家族很奢華,但是對孩子的培養確是從小鼓勵他們自立。接觸各類名流,也是從小了解世界。財務自立是自立的前提。孩子的自立,不是獨立讓他們穿衣服,甚至做飯,這些只是3歲開始應做之事,生存的起碼能力。而從小嘗試壹些社會實踐,有壹定物質基礎,孩子能有更多獨立決策的空間,也能較快實現自立。巴菲特出生於美國中西部城市奧馬哈,每年5月初,都有上萬人來到這座不到100萬人的小城,參加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大會。他出生在商人家庭,從小在雜貨店幫家裏忙,芒格也曾近在巴菲特家的雜貨店幫忙過。5歲那年,巴菲特就在自家門口的過道上擺個小攤,賣口香糖。12歲,在家裏的雜貨店幫忙。感受到社會福利等開支讓人討厭。13歲,擔任《華盛頓郵報》送報員。售賣可口可樂。15歲,拿出自己積攢的1200美元,投資到位於內布拉斯加州壹片40英畝的農場。那壹年是1945年。16歲開始創業,彈子球公司。自立的孩子更懂得感恩。理解父母辛苦賺錢的不容易,父母與孩子之間互相理解,親子關系更好。在賺錢的過程中,有與小朋友之間的合作,還有對陌生人的感謝,只有對別人提供價值,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我曾經有個實習生,浙江金華的富二代,家裏父母都經商,家裏有別墅和豪車若幹,實習生讀大學以前都衣食無憂,直到獨自遠赴重洋在美國留學,才明白媽媽有多辛苦,於是發奮學習,回國後從簡單的工作做起,慢慢的靠自己積累財富。 希望我的解答能對您有所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