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外地人對廣州最大的誤解是什麽?

外地人對廣州最大的誤解是什麽?

壹天之中我最喜歡的,是早晨起床走出家門,壹直到從早餐店回家的這段時光。有時候我自己做早餐,即使如此,可以的話我還是會出門到早餐店坐上壹會兒,看看報紙,吸收這個城市的蘇醒,我才會覺得,自己是真的醒了。

臺灣人口中的“古早味”大抵可以解釋為“懷念的味道”。劉若英歌裏唱的是:日子再忙,也有人壹起吃早餐。文藝青年們也都喜歡那句話: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早餐裏頓時有了愛的味道,就算再桀驁不馴的人遇到了心上人之後也會放棄狂傲與戎馬,洗手作羹湯。國學大師錢鐘書說:在有職業的人眼裏,早餐是今天的開始,吃飽了才能工作。早餐催人早起,催人奮進。吃得飽,精神好,享受晨露朝霞,最直白也最有詩意。

看知乎上的小夥伴在談論記憶中的早餐時,他們在談論什麽。@碧海:上初壹的時候特別瘦,12歲,54斤,壹米五六,又黑,用我媽的話說就是壹個非洲難民,那時候每天早上要上早自習,早上五點鐘起床,騎自行車五點半到校,我媽每天早上四點半起來給我做個雞蛋糕,兩個雞蛋打散,蒸熟,加蜂蜜,看著我吃完,初中結束,我變得白胖,我媽兩鬢白了……@張春:壹直都沒有適應南方的飲食,在南方生活多年壹直感覺在挨餓……有壹次去青島出差,酒店裏的普通早餐而已,啥都沒有配,壹口氣吃了5個黃饅頭,熱淚盈眶。@陸二:五個從小壹起長大的朋友,每每放假的時候就壹起去小鎮的老街上,然後幾個人分別點生煎,小籠,還有煎餃,還是配上豆腐腦或者鹹豆漿,味道很好。@小斑鳩:高中的時候,沒有手機,每天早上約好六點半在食堂壹樓壹起吃早飯。我愛喝粥就著鹹鴨蛋,他被我帶著壹起吃,但每次都會把鴨蛋黃整個挖出來給我,和我外婆壹個樣。今年大學畢業,他還在我身邊。早上醒來,有粥有鴨蛋有妳。@李碩:多年前的冬天,很冷,早上6點,天還沒亮,騎車上學,騎了壹半,凍的快沒知覺了,路過壹家早餐店,喝了碗熱豆漿,有重生的感覺。原來早餐裏夾雜著媽媽的愛、濃濃的鄉愁、童年時的友情、少年時的愛戀,甚至還可以暖人心、慰風塵……

我們走過這麽多城市,算不算真正到過,或只是足跡地圖上的壹個印記而已。再回想,對於這座城市以及在這裏曾經遇到過的人,印象已經開始模糊。但如果用美食去記憶壹座城市,尤其是早餐,或許就不壹樣了。不吃那些看似豐富卻毫無特色的酒店自助餐,也不吃走遍全國都會看到的沙縣小吃,也許,當地人頂著壹頭剛睡醒的亂發、穿著睡衣、推著嬰兒車慢悠悠的去的壹家蒼蠅小館;上班族匆忙上班打卡途中,仍然會停下腳步去買的那份早餐,是最能代表壹個地方特質的。

除了散落到各地,經久不變的白粥、油條、豆漿、包子、豆腐腦,在妳的家鄉是否也有著那麽幾樣特色味美的傳統早餐,以至於吃過多年還依然令妳回味悠長。揚州灌湯包白天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白天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這是說揚州人愛喝茶,愛泡湯,當然,還有人人都愛的灌湯包。揚州的灌湯包壹個蒸籠裏就蒸壹個包子,吃包子還要用上吸管,先吸食濃濃的湯汁,然後咬壹小口,繼續吸食剩余的湯汁,再大口嚼著醇香的肉餡,這樣壹個灌湯包,就能夠讓妳吃得回味無窮。灌湯包以精粉燙面制皮坯,選用肋條肉為餡,用鮮骨髓湯打餡,配上十多種作料調味,入口的感覺是油而不膩,壹如那嫵媚卻清雅的揚州瘦西湖。揚州除了灌湯包,還有……

若幹年前蘇北人將農畜產品運來揚州城,賣掉貨物錢袋漸鼓,第壹大事就是天亮了去吃頓早茶,八仙桌、板條凳、壹盤燙幹絲、壹碟姜絲、幾只三丁包,最後來壺茶,滿屋都充斥著豐收的味道,多麽酣暢壯觀。如今依舊,古運河畔,透過亭臺花木竹石,點壹杯舒展嫩芽的綠楊春,依然壹份燙幹絲、壹份肴肉、幾碟醬菜,慢條斯理喝茶吃點,添幾分文人情懷,如此嫻雅。老字號推薦:花園茶樓、富春茶樓、冶春茶社、***和春酒樓。廣州早茶中的“四大天王”

在廣州“吃早餐”被叫做“飲早茶”或“嘆早茶”。時而有三五好友相約的、時而有全家人壹同歡聚的;時而又有許久不見的老友偶遇的。在這裏,妳能看見各種其樂融融的影像如同幻燈片般呈現著。而桌上冒著各種熱氣騰騰的茶點,譬如:蝦餃、燒賣、粉果、芋角、馬蹄糕等。地道的老廣州們會壹邊嘆著茶壹邊食用各式各樣的點心。茶樓保留有廣州最原始的傳統狀態。廣州早茶“5大天王”:

1.蝦餃:是廣東茶點中最常見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壹道,也是粵式點心四大天王之首。蝦餃呈半月形並且有十二褶,放在蒸籠中以壹口的分量為準。好的蝦餃需要外皮晶瑩剔透且薄如紙張,能夠壹眼隱約看得見盤踞其中的大蝦的形狀。

2.燒麥:粵式點心四大天王排名第二,有說來自於包子的變形,起源於明末清初的茶館中,是由晉商傳入的“捎賣”。以燙面皮包裹餡料而成,餡料的選擇十分豐富,好看的是,燒麥的頂端蓬松如綻放的花束,同樣也是壹口壹個的分量。

3.叉燒包:也是粵式點心四大天王之壹,叉燒包以切成小塊的叉燒為餡料,通常以“高身雀籠形,大肚收篤,爆口而僅微微露餡”為標準來制作。壹籠端上來的叉燒包總是會在頂部自然裂開,蒸騰著濃郁的叉燒香味。

4.蛋撻:同為粵式點心四大天王,蛋撻的歷史更為悠久。早在中世紀,英國人就已經利用材料做出了類似蛋撻的甜點,由砂糖和雞蛋混合成的蛋漿倒入餅皮入烤爐烤制,也根據餅皮的不同材料分為牛油蛋撻與酥皮蛋撻兩種。混合了雞蛋的鮮美與餅皮的酥脆,酥軟香醇。

5.腸粉:壹種蒸制而成的米制品,白如雪,薄如紙,十分香滑。壹種包裹肉類餡料,另壹種主要淋上芝麻醬,是廣東地區最普遍的早餐。傳說乾隆下江南時就曾受到紀曉嵐的慫恿專程去吃了腸粉,並被這爽滑鮮嫩驚艷。老字號推薦:廣州酒家、陶陶居、泮溪酒家、南園酒家、北園酒家、蓮香樓、大同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