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急促的電話鈴聲終於打破了寂靜。“妳好,嗯,我是...嗯,我知道”。放下電話後,郭曉鳴皺起了眉頭。他深深地吸了壹口氣,好像他已經擺脫了他等待的東西,又好像壹個拳擊手即將出現在拳擊臺前...
國際化無法避開專利墻。
這通電話的重要內容是,歐盟委員會當天下午正式宣布將對中國產無線網卡發起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
作為反營銷調查的應訴方,比利時無線網絡設備制造商Option在訴狀中指出,反營銷的對象是中國的復興、華為和其他幾家在中國生產無線網卡的外國設備制造商。公司認為正是由於中國制造的網卡在歐洲大規模銷售,導致網卡價格暴跌,侵害了行業和市場的正常發展,因此進行投訴。
7月1日,中國商務部對此事做出明確回應,稱本次調查涉案金額達41億美元,數額巨大,中方對此嚴重關切。第壹起針對中國高科技產品的反傾銷訴訟就此誕生。
印度對中國SDH通信產品征收反促進稅,說明外國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已經從傳統制造業延伸到高科技產業,並集中在國際化水平最高的通信行業。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地位和市場份額的不斷進步,中國通信企業國際化的障礙已經從簡單的文化融合問題發展為更為復雜的技能、貿易、政治等多層次博弈。
在日本貿易快速發展的七八十年代,日本出口的產品因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而屢遭反傾銷訴訟。而出口大國德國卻沒有遭遇類似的貿易摩擦。這是因為德國出口的大多數產品都是高科技和創新的前沿,而其他國家沒有這些產品的R&D人才。
事實上,對於參與全球競爭的企業來說,知識產權往往是發達國家的最後壹道門檻,也是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因此,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大量高價值的發現專利是中國企業掃清國際化障礙的關鍵。
“歐洲首先是技能市場,然後才是價格市場。如果能低價進入歐洲高端運營商的采購名單,早就進了。所以,我們在歐洲數據卡市場的成功,不是靠簡單的價格優勢,而是靠技術創新和範圍帶來的成本優勢。”郭曉鳴在接受C114采訪時表示:“面對這些國際貿易壁壘,福星通信能在各種會談中堅持自負,源於公司對自主知識產權的長期布局。”
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球專利申請量出現30年來首次下降,但中國專利申請量逆勢上漲約30%。其中,中興通訊以超過50%的增幅成為2009年全球專利增幅最大的企業之壹。目前,中興通訊擁有4000多項國際專利,全面覆蓋3G和4G核心技術,無線技術專利占比超過45%。這些高質量的專利成為中興通訊進入國際市場的準入卡和國際談判中交叉授權的籌碼。
7月28日,印度政府正式修改電信安全協議,撤銷對中國企業的不公平待遇,中興通訊也即將與信實電信有解禁後的第壹筆訂單。中國企業在這場電信領域的貿易戰中取得了初步成功,這表明中興通訊和中國其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企業在獲取自動化和參與國際市場博弈方面已經不能被忽視。
印度的陰雲已經消失,郭曉鳴堅信中興的歐洲業務不會受到此次調查的影響。根據中興剛剛公布的半年報,其歐美市場增速達到45%。
專利戰略的全方位行動
2001年,當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竇建武、柯雅珠、徐斌懷著對未來的美好向往來到福星通信,接手第壹個研究項目的時候,他們沒有想到,9年後他們會成為被稱為中國專利領域最高獎“中國專利金獎”的發現者。
2010年初,中興通訊獲得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聯合頒發的兩項“中國專利金獎”。中興也是近20年來唯壹同時獲得兩項金獎的企業。
9年前,當竇建武、柯亞珠、徐斌來到徐匯區桂林路中興上海二號的租住辦公室時,眼前的壹切讓他們有些失望。他們沒有大量的先進儀器和成套的參考資料。在當時的中國,關於3G通信的書籍很少,壹本名為《WCDMA for UMTS》的影印本成了他們的主要參考書。
從此三人開始了奮鬥的生活,從基礎知識學習到算法開發再到實地測試...所有環節都留下了他們辛勤的汗水。壹切都有回報。2010年初,11中國專利獎獲獎名單公布,他們三人共同推出的“寬帶CDMA移動通信系統功率控制模式”獲得金獎。
當被問及在R&D過程中遇到的艱辛時,柯亞珠想了壹會兒,說:“我真的不知道,但我還是覺得比較好玩。探索未來的通信技術本身就是壹個快樂的過程。”三言兩語,表達了中國通信R&D公司員工的心聲。在技術落後的通信史上,他們肩負著自主創新的重任。
竇建武、柯亞珠、徐斌只是千千成千上萬中興人的代表。正是他們的勤奮和創新,培育了中興通訊,如今的中興通訊正從“中國制造”向“中國發明”大步邁進。
壹項專利的誕生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來構思,這就需要R&D的工作人員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其所屬的企業有專利戰略的遠見,並為其實施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早在1998,中興就提出了知識產權計劃作為公司戰略。在2004年的“五壹商務工作會議”上,中興通訊董事長侯為貴正式宣布將知識產權戰略列為公司六大核心戰略之壹,並推出了壹系列重要行動來確保其實施。
在組織架構上,中興通訊成立了由公司執行副總裁謝大雄牽頭的知識產權指導小組,負責知識產權戰略的相關決策。同時,以法律部和標準部為核心,通過獎勵、計劃等多種方式在全公司範圍內推廣知識產權戰略理念,鼓勵員工“撰寫和申請專利”,有效運用全公司優勢資源,將知識產權戰略滲透到公司生產的各個環節。
對於國內大多數慣於耍花招的企業來說,缺的不是自主創新的意識,而是自己願意保留的能量。中興通訊每年將銷售收入的10%投入R&D。最近三年,其R&D投入逐年增加,分辨率達到30億、40億、60億元;中興通訊7萬多名員工中,40%以上從事R&D,大部分擁有碩士以上學歷,分散在美、法、印、瑞、中的15家R&D機構。
正是這些行動的出臺和實施,讓中興通訊在近幾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最初中國電信市場與西方廠商的實力懸殊,到國外新興市場在更大範圍內的角力,再到歐美本土與西方廠商的對抗,中興通訊憑借不斷增強的實力進入了世界級通信廠商的行列。
創新之路漫長而艱難。
創新不僅僅是壹句口號。只有具備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實現快速健康發展,才有資格在國際舞臺上與世界頂級通信廠商壹較高下。策略就是選擇。中興選擇了自主創新這條路,壹開始看起來很艱辛,壹直走下去。後來成為中興和其他中國企業的分水嶺。
侯為貴在回憶中興通訊的國際化歷程時感慨良多。他說:“我還記得1995我們嘗試出國的時候,得到的是全世界運營商質疑的目光和堅決不信任的態度。”中興通訊副總裁趙雲賢表示:“2006年4月,我們成為第壹家與高通簽署知識產權協議的中國制造商。當時,擁有知識產權的高通非常強大。前幾輪談的時候,基本沒跟我們談條件,我們很被動。”
經過多年的努力,這些辛酸更多的成為了鞭策中興人自主創新、奮發圖強的動力。侯為貴的表現:“如果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程控通信機的群體突破上,國內廠商與歐美廠商有10年的技術差距,90年代末在GSM移動通信的群體突破上,國內廠商與歐美廠商有4到5年的技術差距,那麽今天,在3G、HSPA+、LTE、GoTa數字集群等高端技術上
同時,隨著標準區域化、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利益越來越強烈,中興通訊對標準高度重視。據中興通訊標準部部長胡建縣介紹,中興通訊在全球範圍內參加了80多個國際標準化組織和論壇,向ITU-T、ITU-R、3GPP、3GPP2等國際標準組織提交了超過12000份稿件。30多位專家在國際標準組織中擔任主席、報告員等指導職務,80多位國際標準主編擁有起草權。
技術和標準話語權的增加,最終使中興通訊獲得了世界壹流運營商的信任。根據上半年財報,中興通訊在主設備方面與法國電信、西班牙電信、意大利電信、南非電信、美國移動、巴西VIVO等重要運營商實現了新的重大合作。中興通訊的GSM/UMTS /LTE產品已進入歐洲領先的運營商,如KPN、Telenor和Optimus。西班牙第壹個WiMAX網絡是和Telefonica壹起布置的,全球布置了7個LTE商用網絡和近50個實驗網絡,Nike Jordan 12.5團隊。其中,中興通訊與匈牙利Telenor公司近日簽署的GSM/UMTS/LTE商業合同金額高達2億歐元,被業界稱為中興通訊多年來在歐洲培育的最重大範圍清單。
另壹方面,中國企業在歐美市場的迅速增加也開始引起歐美同行的焦慮和各種障礙。中國企業國際化面臨諸多障礙,任重道遠。在積極應對和解決這些國際障礙的同時,中興通訊還積極響應國家技術規模戰略和增強多邊國際標準合作的要求,通過引領和推動中國自主標準TD-SCDMA的國際化,如推動WiMAX和TD-LTE的融合,推動500多家TDD頻段的國際運營商布局TD-LTE等,促進行業和自身發展。
七旬老人買鉆戒送病危妻子(圖)
這位年輕人因車禍致殘,用毛筆寫下了他的頭像(圖)
民政局長受賄20萬緩刑,被檢方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