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為什麽校園需要管理模式?校園的管理模式有哪些?

為什麽校園需要管理模式?校園的管理模式有哪些?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聖地,作為教育機構,首先要做好培養下壹代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但在教育教學的時候,又是行政事業單位,又是法人,同時又要進行日常的行政管理。學校管理的二重性決定了現代學校管理具有壹般管理職能和特殊管理職能。這兩個基本功能通過決策、計劃、組織、調控、控制、公關、溝通、創新等具體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中國的學校管理體制壹直沿用前蘇聯的模式。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在教育局的統壹領導下,校長負責制是實施學校教育教學和日常行政管理的主要管理模式。本著“以德建校,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貫徹校長的管理思想。

壹,學校管理模式的現狀

現行的學校管理體制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在管理上往往強調經驗、刻板、結果和眼前需要,這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素質教育是不相適應的。主要表現在:

壹是在高度集中、過於統壹的教育體制下,學校缺乏辦學自主權和靈活性,管理體制封閉僵化,管理工作處於被動和弱勢狀態,難以充分調動教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辦學效率低下。

二是學校管理機構重疊,職責不清,人員臃腫,運作不力,沒有權威、利益意識和創新精神。

但是,當妳走進壹所學校,看到壹套學校的規章制度,可以說學校的每個崗位都有它的規章制度。看起來制度完備,工作規範。在實際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經常每天來上班,想的不是工作,而是布店、托兒所、百貨公司、時裝公司,聊天。教師接觸工作靠臉。我工作馬虎,額外的工作坐著不動,有額外福利的工作搶著做,年終總結優秀,只要不被評為不合格。各種獎金價值不菲,導致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因此,總務管理壹直處於被動無序的狀態。總是強調所謂的服務第壹,而管理是滯後的。缺乏規劃和整體協調。但當我們仔細看學校的規章制度時,我們不難發現,這些規章制度似乎是壹些革命口號。如此模糊,如此無意義。內容抽象,與工作質量、獎懲無關。

這種制度化的學校管理模式,造成了同壹個崗位做不同的工作,不同的崗位可能做類似的工作。但是各個學校的管理模式差異很大。沒有標準。

然而,在現代辦公條件下,各種辦公設備層出不窮。目前所有學校都有以下設備:壹體機、辦公電腦、數十臺各種型號、類型的打印機(包括針刺、噴墨、激光)、掃描儀、投影儀。但是日常工作中出現問題應該由誰來負責。比如圖書館或者心理咨詢室需要打印機,或者輔導辦公室需要電腦,或者打印機沒墨水了。誰來負責?是電化教育嗎?還是網管?總務處?網管說是電教的工作,電教說是網管做的,甚至是總務處做的。現在教室都裝了投影儀,但是總務處的電工不會安裝,即使安裝了也不會調試。那麽誰應該負責這項工作呢?顯然,現代辦公設備的管理存在管理真空。有的學校負責電教,有的學校負責網管,有的學校負責總務。目前能做到的,往往都是負責任的。在我們學校,我負責這項工作。不管是哪個部門,只要出現這樣的需求,他們都找我,比如給打印機裝驅動,加墨水,甚至電腦壞了都找我。

造成上述情況的根本原因是學校管理體制混亂,分工不清,很多工作分工壹直難以界定。也就是說,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中出現了“邊界不清,分工不明”的現象。原有的規章制度已經不能滿足現在教育教學的需要。有必要進行有效的學校管理模式改革。那麽在目前的形勢下,總務處應該如何管理壹些現代化的辦公設備和教學設施呢?有什麽問題?機制?Mode?但是怎麽改呢?改變什麽?

第二,引入企業管理模式——實施標準化管理

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是以勞動人事制度改革為重點的綜合性改革,是深化學校教育改革的舉措,是教育面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壹場深刻變革。

科學化、規範化的教務管理已經成為壹種發展趨勢。因此,運用規範化的手段來管理學校,是提高學校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因此,學校必須建立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機制。必須認識到,在學校裏,教職工既是管理者,也是管理對象。

學校的管理模式必須從原有的機關管理模式中走出來,引入現代企業管理中科學規範的管理模式。因此,筆者認為可以根據學校規模的不同對學校進行分類,如示範高中、普通中學、初中、小學、幼兒園等。,並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1,由教育行政部門培訓各級各類校長,明確各校中層幹部崗位設置標準。

2.教育行政部門應當規範各學校現有崗位和工作內容的界定,對每個崗位做出“橫向到期邊、縱向到期底”的崗位說明書。

3.從人事制度入手,改革學校現行的“崗位責任制”,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用“崗位說明書”明確每個教職工的工作內容和崗位要求。讓每個教職員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內容和要求。

4、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根據《崗位說明書》中要求的標準進行考核。

第三,完善制度體系創新

嚴格的制度建設和嚴格的規範管理是建立現代學校管理制度的內在要求,也是依法治教在學校內部的具體體現。標準化建設是規範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礎,可以有效避免學校管理中的隨意性和短期行為,使學校的各項工作有序高效運行,從而提高管理效率和辦學效益。借鑒現代企業管理經驗,將原有的規章制度改為“崗位責任書”,明確每個人的具體工作職責。同時,加強監管。

作為學校管理者,還需要制定壹系列適合規範管理的監督、獎懲制度和激勵措施,使教職工發揮內在潛力,調動他們為社會主義勞動的積極性。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所謂的積極性,就是個人的需求、興趣、認識所產生的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的重合所產生的個人潛能的釋放。個人行為熱情,有追求物質需求的熱情,也有追求精神需求的熱情。

學校的工作是多方面的,教職員工分工不同,人的才能也有大有小。但不管是誰,不管在什麽崗位,因為有壹個科學規範的評價體系,只要做出了成績,就應該得到認可、肯定和獎勵,否則就會受到懲罰。績效要與個人物質利益、聲譽、年終考評、職務晉升掛鉤。所以學校的獎懲制度要系列化、科學化、具體化、規範化。作為壹個體系,它不是壹成不變的,要不斷修正和完善,但也要相對穩定。任何好的制度,只有認真執行,才具有權威性和生命力。

四、制定《崗位說明書》的原則

在現代背景下制定和引入學校管理模式和制度,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性:實現學校的規範化管理,既是學校發展和教育科學進步的綜合指標,也是推動學校科學管理、發展教育科學的內在動力。

2.定位:建立標準是學校標準化管理的起點。標準壹旦確立,就是學校管理活動的預期效果,具有導向、激勵和評價的功能。

3.實用性:在學校標準化管理的全過程中,貫徹標準、實踐標準是關鍵環節。因此,制定和頒布的標準必須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4.權變:所謂權變,是指實踐中崗位標準的修訂。只有不斷完成學校標準的制定、頒布、實施和反饋修訂,學校管理的規範體系才能科學嚴謹。

學校管理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建立科學有效的運行機制和激勵機制。這是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學校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標準化管理是現代學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壹,是壹種科學、準確、高效的剛性管理。結合崗位責任制,實施目標管理,是建立現代學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有力杠桿。

因此,在學校崗位標準化建設中,應引入企業管理中標準化管理的優勢,將能帶動學校管理、教育發展、加速教育現代化的最佳方案納入標準,並隨著現代教學手段的發展不斷改進和完善,使學校管理標準化活動始終保持科學性和先進性。

學校管理標準化建設既是在原有基礎上的不斷總結和完善,也是今後壹個時期新的目標和要求,引導學校的各個崗位和角色著力於達標,使學校的工作秩序、教學質量、管理效率和社會效益始於標準,止於標準。

總之,學校引入企業化管理模式,開展科學、規範、有效的管理工作,才能真正達到“依法治校”的效果,規範學校的崗位職責,提高學校的工作效率,讓每壹位二處工作人員都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從而更好地服務於教育教學。那些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也有明確的責任,既提高了辦學效率,又節約了教育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