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公司是怎麽發展起來的?
海爾集團是1984年從德國引進利勃海爾冰箱生產技術,在青島冰箱總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家特大型企業。在張瑞敏總裁提出的“名牌戰略”思想指導下,海爾集團通過技術開發、精細化管理、資本運作、並購控股、國際化經營,從壹個虧損654.38+0.47萬元的集體小廠迅速成長為中國家電第壹名牌。創業初期,只有壹個產品,員工不到800人。現在海爾擁有42大類8600多個規格的名牌產品群,員工超過20000人。海爾以引進冰箱技術起家,如今依靠成熟的技術和雄厚的實力在東南亞、歐洲等地建廠,實現了向歐洲發達國家出口成套家電技術的歷史性突破。海爾集團的發展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名牌戰略階段(1984-1991年),用了7年時間實施名牌戰略,通過專心致誌做冰箱的過程,建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在多元化戰略發展階段(1992-1998),通過企業文化的延伸和“東明西暗”的理念,用了7年時間成功實施多元化擴張。在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以打造國際知名品牌為導向的國際化戰略正在通過以國際市場為三分之二發展空間的戰略加速實施和進展。目前,海爾在海外發展了62家經銷商和3萬多個營銷點。海爾的發展目標是在本世紀初進入世界500強,在中國創造世界名牌。1997年,美國《家用電器》雜誌公布了全球增長最快的家電企業,海爾超越GE、西門子等世界知名品牌,排名第壹。3月25日,1998,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受邀哈佛大學講壇,“海爾文化激活哈克魚”案例正式寫入哈佛大學教科書,這標誌著海爾真正走向了世界。1998165438+10月30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海爾在亞太地區口碑最好的公司中排名第七,是唯壹進入前十的中國企業。1999期間,美國《財富》雜誌以《中國海爾的力量》為題,對海爾集團的成就進行了大篇幅報道。在' 99財富論壇上海年會上,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將作為唯壹的中國家電企業家出席並發表演講。1999 65438+2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公布了“全球30位最受尊敬的企業家”排名,海爾總裁張瑞敏位列第26位,這是中國企業家在全球獲得的最高聲譽。為了加快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的步伐,海爾“三園壹校”建成。三個園區分別是海爾開發區工業園、海爾信息園、美國海爾園,第壹個學校是海爾大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