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華為、小米還是OPPO?我們來看看這位前輩的手機選購指南。

華為、小米還是OPPO?我們來看看這位前輩的手機選購指南。

配置、品牌、軟件更新、生態體驗...在選擇手機這件事上,我們已經為我們的下壹個設備做了這樣那樣的計劃。

所以,我們節假日回家,除了“修電腦”,偶爾也會遇到需要幫長輩提建議和“選手機”的情況:

所以在這次圓桌會議上,我們邀請了矩陣社區運營人員和10矩陣作者。如果妳偶爾會為“給長輩選什麽手機”而煩惱,他們的選擇經驗或許對妳有用。

因為職業和愛好,我是對手機號碼“比較了解”的年輕壹代之壹,所以大部分長輩買手機都會問。雖然很多時候,我爸媽那壹代的“商量”只是壹種形式,他們有自己的圈子,換手機的時候也經常跟風“兄弟閨蜜”做選擇。

但是對於爺爺奶奶來說,情況就不壹樣了。首先,他們比他們的父母有更少的參考來源。第二,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不能直接用我們前輩淘汰的老手機,尤其是早期的安卓手機。存儲容量非常有限,現在微信都負擔不起幾GB的緩存和聊天數據。

於是,我拜訪了爺爺奶奶很久“清理手機緩存和微信文件”,在摸清了爺爺奶奶的需求後,選擇了壹款新手機——華為暢享9e。

不是老人們對手機沒有需求,而是他們的實際需求不容易察覺。爺爺奶奶壹直在用爸爸或者阿姨淘汰的華為/榮耀系列手機。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壹個類似極簡桌面的特殊主題或操作界面,讓他們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軟件,比如微信;此外,由於他們主要使用微信,還需要壹部大存儲容量的手機來解決微信緩存和聊天數據的問題,這也是我決定給老人買新手機的關鍵原因——老人看到時不時彈出的“存儲空間不足”肯定會無所適從。

結合我之前的使用習慣和需求,我還是決定選擇華為/榮耀老人用的機型:大容量,大主題,大電池——老人經常忘記充電,出門手機要是沒電了,足以讓晚輩擔心。

反而性能沒那麽重要,堅持4GB的存儲其實是多余的,3GB完全夠用;更重要的是,64G機身存儲支持簡單模式桌面,字體可以放大,方便老人看清。大容量電池搭配MTK處理器,三天不充電也沒事;妳只需要再買壹個保護套,加強保護,防止屏幕掉下來摔壞,這樣妳去看望爺爺奶奶的時候,教他們怎麽叫微信視頻就萬事大吉了~

現在爺爺會時不時微信視頻給我打電話,聊壹會兒天或者問我什麽時候再去奶奶家吃飯。這個手機用的價格不到800元。就是這樣壹款在我們看來不太好的手機。至少在接下來的幾年裏,爺爺奶奶用起來可能並不困難。最重要的是能滿足老年人使用手機的真實需求。

先說背景。目前我爸換新手機的情況是從功能機到智能機。

父親年紀大了,之前壹直用老人機,要考慮邏輯簡單,使用方便;因為剛用了智能手機,我爸對手機整體要求不高,只接打電話,幾乎沒有下載各種app的需求。疫情期間,各種場合都要求展示綠碼,所以最多可以增加壹個支持我們本地綠碼的App。

既然是給我爸買的手機,難免要承擔售後任務,所以系統和我主系統壹致也很重要,這樣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手機同步講解了。考慮到我今年入手的iPhone SE 2020版本效果不錯,結合我爸的實際使用習慣,最終還是買了同型號的“乞丐版”容量。

總體來說,iPhone上的按鍵比較少,可以相應減少壹些誤操作,大大減少我講解按鍵的“上課時間”。我只需要告訴他按幾下Home鍵,就算他按幾下也不會有什麽反應。

多設備同步下載也是我最喜歡的功能之壹。我在我爸手機上登錄了同壹個Apple ID,這樣他需要下載新App的時候就不用找了。只要我在手機上下載,就會自動出現在他的手機上,在實際操作中非常實用;還有壹個就是通訊錄的同步。不管輸入法有多智能,多人性化,我爸在錄電話的時候總是讓我“給他弄起來”。現在我直接用iCloud同步通訊錄就方便多了。

最後,iPhone上只有壹個App“菜市場”,權限相對嚴格,可以更好的規範App的各種淫穢操作,避免流量偷跑。對於剛從功能機轉型過來的他來說也是人性化的。

我為母親大人準備的最新手機是諾基亞7 Plus——沒錯,就是妳現在想到的諾基亞。當時它從紅米的榮耀之海中脫穎而出,成為我有選擇困難時送給家人的禮物。

看到上面諾基亞7Plus的照片,是不是覺得有Pixel 2 XL的味道?個人和家人都喜歡這種無劉海無孔無丸的全面屏,上下巴寬度相等。此外,它繼承了諾基亞壹貫的做工,鋁合金中框,諾基亞聚碳酸酯背(其實這壹款是鋁合金背和鍍膜模擬的聚碳酸酯觸感),再加上輕薄的機身,鉑金的撞色設計和背面金色的指紋識別環,人們拿出來也不會認為這只是壹款千元機(雖然官方虛張聲勢價格2000多,淘寶600-700都有)。

而且它還有很多符合父母手機的特點:夠用的驍龍660,瘋狂後臺查殺造成的超長續航(可以避免後臺各種毒瘤,微信有系統級白名單),鋁合金後蓋不怕摔(父母容易摔手機,後蓋壞了也舍不得換),可以插內存卡擴充內存等等。即使他們想要新手機,諾基亞剛剛發布的手機實際上還是不錯的。

還有壹個推薦的是Redmi的10X,別人推薦的內容都很優秀,可以直接參考。我的想法是,紅米10X是目前最便宜的5G手機,如果父母經常需要用手機看劇玩遊戲的話,那麽即使現在不用,以後父母也不需要經常換手機。

至於我媽大人,和大多數父母壹樣,99%的智能手機都是在微信上使用的。她覺得其他操作太麻煩,就主動讓我禁用後臺鍵,把手機變成微信專用機。不用說,現在基本上所有的日常生活操作都可以在微信上完成——看新聞、買菜、點外賣、打車...微信裏的操作相對簡單統壹,不用教家長,也不用學,方便了大家。

我甚至給家裏辦了無限流量卡,我們不用擔心Wifi或者數據的問題。父母的滿意程度和我們的很不壹樣。我們關心的可能是手機的性能和低性價比。他們可能對WiFi和流量比較迷茫,出門覺得心疼,所以小心翼翼的用流量錢。感覺拿到無限流量卡讓媽媽可以隨時打微信視頻電話,比送她手機(:з”)還開心。

在給父母選手機的時候,我會結合他們的日常使用情況,從需求、品牌、價格出發。下面以我父親購買紅米Note 8的過程為例,介紹壹下我個人的選機思路。

今年3月中旬,父親的紅米5突然死機後無法保存。小米表示售後需要返廠檢測。我父親說他又買了壹個。經過以上篩選過程,最終有三款手機入圍。分別是紅米Note 8、魅族16X和Realme X。

綜合來看,功能可圈可點的MIUI成為了關鍵因素。俗話說“祝妳壹輩子,回來的時候妳還是MIUI。”經過壹些設置(關閉“很多”廣告、增加字體大小、安裝所需應用、限制應用安裝和後臺生存、設置流量使用、開啟雲同步、鎖定桌面布局等。),妳不用太擔心。回家幫父母手機清理垃圾,更換貼膜就行了。

媽媽的紅米7是2019年4月購買的,從魅藍陣營轉到紅米陣營。統壹家裏的手機陣營,會解決很多麻煩——數據線、接口、操作習慣。父母遇到問題可以互相幫助。如果問題比較難,我也可以在學校通過微信語音視頻遠程解決。

所以,雖然“哪個是最好的父母手機”這個問題很難找到最準確的答案,但對於我父母來說,他們不需要“受指尖陀螺啟發的四攝像頭設計”、“AI超像素填充鬼影去除技術”、“超線性四維調音系統”。壹部操作流暢,系統好用,功能貼心的手機其實就夠了。

價格:買手機的時候推薦了各種旗艦機,但是我爸說不買這麽貴的,作為農民容易磕磕絆絆,自然就降到2000塊的價格選了。

配置:雖然這個價格往往代表了很多配置的妥協:屏幕分辨率更低,震動反饋更便宜,不能無線充電...但是我爸可以說,旗艦機上的這些配置都不是很有用。

品牌:能平衡優秀低端機的廠商少之又少。從三星、OPPO、華為、小米中選了壹些,依次推薦後,發現父親對壹加、魅族等廣告以外的品牌並不感興趣。雖然資本的力量占主導地位,但這幾年在廣告中出現頻率更高的廠商中有很多優秀的選擇,於是我把目光投向了榮耀系列...

最後選擇榮耀20是因為知道長輩喜歡民族品牌,華為定制的安卓系統也是相當省電的。雖然我個人不喜歡把後臺殺的太狠,但是長輩們也沒有這個顧慮;電池夠大,20W+快充就能充電。沒有人不喜歡長續航快充帶來的體驗升級。此外,還有NFC、廣角鏡頭的風景拍照神器...

發現2000元的機器這麽多,我很驚訝。其他讀者可能也知道,榮耀系列會使用華為旗艦機的處理器。該機采用的是麒麟980,所以即使是2000元價位的手機,性能也不會在兩年內成為影響用戶體驗的短板——而我對非旗艦機最大的擔憂就是性能,總是擔心它們會因為性能不足而很快被淘汰。

設計方面,因為我爸不喜歡花裏胡哨的顏色,所以我選擇了相對內斂簡約的黑色。榮耀20采用不對稱挖洞屏。關於實現高屏占比的各種方式(挖洞、劉海、升降)哪種才是最優方案,總是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但我爸顯然不在乎。高屏占比讓可以單手握持的手機有了更大的顯示面積,對於需要最大化字體的爸爸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因為很久沒用過華為定制的安卓系統,壹開始很擔心華為的系統有很多功能和操作邏輯對中年人不友好。花了五分鐘介紹了全面屏手勢,設置了系統的字體大小,我爸現在已經自己用了好幾個月了,也沒有問過我任何關於手機使用的問題(他上壹部手機是OPPO R9)。雖然我自己買手機也不怎麽考慮華為或者榮耀,但是成功的購買結果已經讓我成為了壹個非用戶的權利。

時間回到很久以前,工作第壹年年底。我看著余額寶的號碼,豪氣沖天,把爸媽的手機換成了新的。後來發現換手機的孝心束縛了我,每隔壹段時間就要研究壹下當時流行的手機。

所以,給父母買手機,我有壹點體會。鑒於手機需求的不同,我的選擇更適合預算在1500~2500元左右的讀者。

上個月剛給媽媽換了紅米K30 5G極速版。先說主要決策依據:大眾品牌,大眾機型,價格適中,最後是碎屏風險。

先說價格。我爸媽對手機的需求是拍照,Tik Tok,微信,所以對手機性能的需求沒那麽高,正好是大廠中端產品的目標群體。再加上我父母那壹代人忠於節儉,我自己窮是關鍵因素,所以我壹般把手機預算定在2300元左右,中端和中檔機型。

然後就是品牌。我主觀推薦四個品牌“華米OV”。第壹,品牌比較知名,我爸媽用了也不會奇怪。我買了壹個堅果Pro2孝敬父母,他們拒絕了,因為沒聽說過。二是容易維護,受歡迎的車型也意味著市場的量大,所以同樣,修理廠的零配件庫存也更受歡迎,這樣就不會出現找不到地方修或者壹年後就沒有零配件的情況;第三,他們的中端機型壹般比較水桶,加上摩爾定律的減速,可以勝任兩年的日常使用。

單說意外險,父母用東西往往比我們細心,但是出問題也更影響他們的心情,所以我給他們買的手機都會買碎屏險,讓他們不會太擔心出問題,而且往往國內中端機型的意外險也就100元左右,電商第三方更便宜。

最後是款式和顏色,這壹步如果家長溝通好的話是非常容易的。但是,我媽是個很傳統的擰巴人,應該有人明白,我說要給她換手機,她肯定會說:“我又在浪費錢,為了什麽?我的手機沒事,還能用幾年。”但如果我強行買給她,她還是會說,只是臉上壹直在笑。但是也有壹個問題,就是前期拒絕溝通,不知道她喜歡什麽顏色,所以壹開始只給她買了白色之類的保險色,後來故意給她買了紅色和紫色試錯,有點效果。我忘了提我爸爸。他是那種會主動要求的爸爸,所以沒什麽難度(笑)。

P.S .被分配到這個組,但是@褻褻褻還和我們分享了他對父母換手機這件事的看法:

我去年用了壹段時間的OPPO Reno,對ColorOS很有感覺,正好我媽要換手機,我就用OPPO K3下單了;幾乎是用雷諾配置的。當我爸今年想換手機的時候,我想到我可以弄壹副,讓我媽教我爸怎麽用,於是我就下了壹個realme X2的訂單。

現在回想起來,這個決定還不錯。我爸媽都是很輕的用戶(短信計算器,微信支付寶攝像頭),旗艦性能對他們來說意義不大,所以我把目光投向了老款iPhone和國產千元機。但是看似愚蠢的iOS對父母並不是很友好,比如賬號系統背後復雜的邏輯,比如文件系統導致微信無法清理存儲空間等等。iPhone冷的時候續航也是著急的。

轉到國產安卓系統,國產安卓系統的本地化做的不錯,比如微信專精,通訊錄黃頁等。,開箱即用,續航時間普遍比iPhone好。剛才賺的錢不多,就把搭載7系驍龍處理器的千元機列入了我的選擇對象。雖然我爸媽壹開始對大屏很抵觸,但是“全面屏”的設計讓他們很快放下了抵觸。大屏幕帶來了更好的視覺體驗,觸摸更方便,即使使用超大字體,壹個屏幕也可以顯示大量內容。此外,OPPO在拍照方面的美顏和色彩調整非常討媽媽(和她的同事)喜歡,這是壹個很大的加分。

雖然我在選擇安卓設備的時候更註重系統的純凈度,但是煩人的系統廣告根本沒有給他們帶來任何麻煩。

基於這些經驗,我可能會理直氣壯地向長輩推薦國產化更好的國產系統。

我給媽媽換的最後壹部手機是榮耀20。雖然我自己已經把蘋果換成三星了,但是我還是把目光放在了幾家國產廠商身上,因為國產設備廠商的定制系統足夠接地氣:像敲門壹樣敲手機都能截圖,買了什麽都不記得了。我只需要不進淘寶就可以劃屏,可以從側面做筆記。嚴格的後臺管理讓她無法學會如何關閉後臺...也許對我們來說是臃腫,笨重,不雅觀,但對他們來說卻是輕松方便。

因為我媽之前用的是華為手機,至少買同血統的產品不會太麻煩,而且通訊錄、記事本等內容登錄賬號就可以無縫連接,不用第三方工具,即使手機到了我不在家,她也可以自己嘗試轉移數據。中老年朋友不像我們,不會讓他們覺得太復雜。開箱即用非常棒。

雖然我堅決不同意我媽“送她好東西都是浪費”的觀點,但是中老年朋友對手機的功能確實沒有很高的要求,性能更重要(因為很可能會被引導安裝壹些流氓應用)。所以考慮到性能,我更傾向於旗艦或者次旗艦SoC和存儲空間的設備。根據我對媽媽大人的了解,她不會保存很多照片和音樂,但是會點擊Home鍵返回桌面,忘記應用還在運行。短時間內打開很多app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就像我剛才說的,我不想告訴他們,“記住後臺軟件不要超過五個——後臺是什麽?Emmmm”,所以寬松的運行內存也是必須的。

基於以上要求,並考慮到屏幕、續航等周邊因素,我下單了榮耀20。2000元價位有24個免息期,每個月四舍五入很劃算;麒麟980足夠優秀好用,8G+128G的容量綽綽有余;左上角鏤空的屏幕和我手裏的S10遙相呼應,我當時就對我媽說:“妳看,我手機屏幕也有個洞。”

媽媽大人現在已經用了半年了,整體來說購買還是比較成功的。除了打電話,發微信,看新聞,我媽最常用的功能就是“妳好YOYO,倒計時3分鐘”,她總說“為什麽它能聽到我叫它?”」.這個時候,我心裏總覺得開心:她雖然老了,但還是會像孩子壹樣好奇;也許她還不能完全理解為什麽不用觸摸就能控制手機,但這對於現在的她來說可能是最觸手可及、最貼近生活、最科幻的事情了。

其實他們壹定很樂意給父母換手機,但是老壹輩總會心疼錢,心疼這個“好”的舊手機。我也給妳總結了壹個經驗:先下單,給她驚喜;聽她念叨,傳輸數據;教會使用,二手輸血;稿費上繳,母親善良孝順。

我的看法正好和上面兩個相反:我自己是Andorid用戶,但最後還是給父親選了壹臺iOS設備。主要考慮的其實是制度。

我認為系統的純度是壹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我不會給長輩推薦任何壹款搭載MIUI、Funtouch OS、Flyme、Smartisan OS、EMUI、Color OS的手機,因為我們無法隨時做壹系列的事情,比如關閉廣告、卸載內置導流應用、屏蔽廠商時不時發來的營銷短信,系統升級讓上述操作無法壹勞永逸。

基於我這些年對幾乎所有國產“安卓”系統使用的了解,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的加大廣告投放,讓我本能的反感,絕不會讓父親冒這麽高的風險。

我也考慮過原生Android。但面對習慣了本地化服務“完美”系統的父親,魔趣幾乎是我唯壹能接受並推薦給他的安卓系統,所以如果有能同時被魔趣適配的設備,也可以考慮。但是,骨感的現實讓我不得不面對不同廠商解鎖bootloader的開放程度參差不齊。考慮到魔趣的改編,最後能留下來考慮的只有魅族和壹加兩家廠商,而我的家鄉並不在這兩家的售後網點覆蓋範圍內。如果硬件有問題,那就難了,所以我最終選擇放棄。

另壹方面,在iOS上,我擔心廣告和引流的問題得到很好的控制,不會太擔心廣告和流氓軟件對父親造成的困惑和傷害。Apple Care還涵蓋了iPhone的售後維修。

最後結合硬件設備的考慮,我把iPhone XR和iPhone 11留在了iOS設備中:6.1英寸的液晶屏幕,質量不錯,讓爸爸盡可能舒服的刷短視頻看直播;壹款至少在未來三年內不會顯著影響體驗的處理器,讓不願意換手機的長輩在相當壹段時間內都能有流暢的反饋;非常好的外放音質,其中iPhone 11還支持杜比全景聲。父親上手後,還挺滿意,也挺開心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應該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選擇最好的手機,讓父母未來的新技能新需求不會被客觀條件拖累。不能簡單粗暴地給老壹輩貼標簽。年紀大了,學東西可能會比較慢,很多東西需要解釋的比較詳細。但是只要妳耐心反復的教,家長就能享受到最新的電子產品。

因為小時候父母執意要買壹臺學習用的臺式電腦(雖然我很不情願的把它當遊戲機用),壹個月的網費爆炸後網線也沒斷。和其他人交流後發現其他家庭很少這麽做,所以手機預算(大概?5000)稍微領先同齡父母也是合適的。在這個價格區間,我最終分別為父母選擇了iPhone 11和華為P20 Pro。具體選擇標準如下:

媽媽:iPhone 11(2019,64G綠色)

父親:華為P20 Pro (2018,128G黑色)

工作後的第壹個父親節禮物,我沒問就直接選了64G版,然後爸爸感謝我,要錢換成128G?。所以手機這種日常用品,不要大驚小怪。買之前還是需要和父母溝通,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

把Pixel 2 XL送給我媽還挺有意思的。

當初我媽手機要換,不想花太多錢,我就推薦她買了個iPhone 7。當時(2018)她大概1500元就能買壹個。試了壹段時間後,我媽也說和Siri聊得很開心。

當時我用的手機是Pixel 2 XL,配置比iPhone 7高,就讓我媽再試試Pixel。結果我媽很喜歡Pixel的大屏幕。正好我也需要iOS的協同工作和應用生態,於是我們愉快地交換了——iPhone 7成為我的主力,Pixel 2 XL繼續在我媽手裏服役。

因為我媽是壹個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的人,谷歌手機對她來說入門並不難。有時候她會和Google Assistant對話,Google services對她來說和小米雲服務沒什麽區別。入門的時候,簡單的遷移數據,這是妳換機逃不掉的時間成本。

使用後她非常滿意:可以在Google Photos中無限期存儲照片,充足的配置讓她在簡單的多線程任務管理中更加得心應手。Android 10系統上線時,她也在第壹時間安裝了更新。新系統解決了舊系統的隱私管理問題,使用更省心。

我媽是典型的倉鼠病患者。她經常用Pixel在YouTube上看壹些美食視頻,然後收集壹些菜譜,用線描進行OCR批量識別,導入Evernote。也許她真的把這些菜譜拿出來做了,甚至不到1%,但她樂在其中。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手機再卡壹點點,她會不會放棄囤貨?但短時間內應該不可能。感覺她可以永遠用Pixel 2 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