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原材料
花椒幼苗
種植工具
(1)種植方法
1
種植時間:花椒種苗的種植時間要根據氣候特點和種苗生長情況來確定。壹般來說,可以分為春季和秋季兩個種植季節。在春季氣候幹燥、土壤水分少的寒冷地區,秋季種植較好。此時,如果辣椒苗長得比較老,可以在8-9月種植,如果辣椒苗的頂部比較嫩,可以推遲到9月-10。秋季種植辣椒苗時,要剪掉壹些嫩芽和嫩葉,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在春季雨水較多的丘陵山區,最好在早春發芽播種。最佳時期為春分前10天,春分後10天。如果把幼苗運到很遠的地方種植,必須在幼苗發芽前進行。幼苗在運輸前應該包裝好。如果有草包,就把幼苗的根放在塑料袋裏保溫(整株不能放在塑料袋裏)。
2
挖坑種植:為了讓花椒種植後長勢良好,種植時要挖大坑,施足肥。壹般種植穴為50-60 cm見方,每株施農家肥3-5 kg,過磷酸鈣50 g。肥料要和土壤混勻,加100 g鮮石灰粉,防止根腐。種植填土,灌水後要用土築窩,防止窩內土壤水分蒸發。礫石多的地方,用礫石蓋窩的方法比較好。
三
植株行距:根據地形、土壤肥瘦、辣椒品種和今後的生長管理技術措施來決定。壹片純椒林壹般采用1.5×2.5米的株距。如果是農林之間的椒園,壹般采用4×5米的行距。原理是:坡度大,株距小,坡度小,株距大。土壤厚,株間距大;土壤貧瘠,植物間距小。株形大,株間距大;株行距小,株行距小。比如平椒園因為需要實施機械化耕作,可以采用帶狀種植或者寬窄種植行距。既要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和光能,又要適應辣椒的生長發育,從而達到辣椒高產穩產、優質長壽的目的。
四
苗木管理:如果帶葉種植的花椒苗木葉片枯萎、卷曲,可將其剪去,保持水分供需平衡,以利於苗木成活。在多風的地區,應在幼苗旁邊架設柱子,防止被風吹動,影響成活。當幼苗因灌溉而歪斜時,要及時扶正。如遇長期幹旱無雨,及時灌溉。表土稍幹時,及時鋤耕表土,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但灌水次數不宜過多,以免破壞土壤結構,影響新概括的生長。為了減少種植後土壤水分的蒸發,巢內還可以覆蓋草或礫石。同時也要註意避免人畜踩踏的危害。
(2)土壤管理
1
深耕熟土:深耕擴大樹巢,可以達到熟土的目的。薇菜是淺根樹種,側根發達,根系生長旺盛,對通風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條件要求很高。具體做法是:辣椒樹冠下淺挖,樹冠外深翻,以免傷根。壹般行間的深度為33-66 cm。深挖坑土時,施有機肥作底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如果是粘性土,深翻時要摻沙子,改善土壤結構。
新栽的幼樹要輪換擴巢,以利於花椒幼根的生長發育。由於土層較淺,土壤結構較差,對建立在荒山上的花椒園進行擴巢顯得尤為重要。
深耕後,土壤中的空氣和水分得到改善,有利於土壤有機質和礦物肥料的分解和轉化,提高了土壤肥力。同時,深耕和施用有機肥可以促進土壤熟化,改變土壤頭號結構,有利於辣椒根系的生長發育。
2
辣椒園間間作:辣椒園間間作不僅可以合理利用土地,還可以增加辣椒的生長發育。應選擇生育期短、植株矮、有壹定經濟收入的作物進行間作。根據武都洛塘區椒農的經驗,椒園間作宜種植豆類作物。豆類作物有根瘤菌,可以固氮,增加土壤肥力,有利於辣椒的生長。小麥、玉米等高大作物不適合種植。小麥的頻繁澆水使辣椒易發生根腐病,玉米的高稈影響辣椒的光照,不利於辣椒的生長。例如,在壹些胡椒園間作兩茬小麥後,胡椒樹就會死亡。
三
土壤復墾(換土):目前花椒大部分種植在山坡和田埂上,水土容易流失,所以要註意花椒根部周圍的土壤復墾,尤其是在荒山上種植花椒。高寒山區養土可以提高土壤溫度,減少霜凍。在冬春季幹旱的地方,土壤耕作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通常在深秋進行。坡陡土層薄的辣椒果園,每年都可以栽培。
四
中耕除草:雨後胡椒園中耕除草可以切斷土壤毛細血管,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鏟除與花椒競爭水肥的雜草,以利於花椒的生長發育。
(3)施肥
1
施肥方法:
酸性土壤應多施堿性肥料;堿性土壤應該多施些酸性肥料。沙土肥力差,要勤施;粘土肥力好,可適當復施。
胡椒園的施肥方法包括點施、環形溝施、放射狀溝施、短溝施等。在平坦的胡椒園中,通常采用環形或放射狀溝施。在山地和坡地的胡椒園,宜采用穴施或短溝施。無論哪種施肥方式,施肥的溝穴都要挖在樹冠外緣之下。因為這壹帶辣椒須根多,有利於吸收。在根頸或冠外施肥會造成肥料的浪費。施肥後必須立即覆土,防止養分揮發。
此外,還可以利用枝、葉、果等不同程度地吸收養分,在樹冠上進行根外追肥(葉面肥)。滿足花椒對部分肥料的需求。花椒和15枯萎後,采收前20天追施三聚體礦物磷酸二氫鉀和復合肥,可增產8.5%。
2
施肥時間和劑量
(1)基肥:基肥施用期為辣椒采摘後至次年春季辣椒發芽,但最好在辣椒采摘後立即施基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摻入適量磷肥。秋季施基肥,土壤濕潤,地溫低,有利於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有效地將有機質轉化為無機鹽,迅速被花椒根系吸收,增加樹木營養,恢復樹木活力。同時也有利於提高冬季土壤溫度,促進來年辣椒的正常生長發育。
秋季因故不能施基肥的,應在冬季結冰前再施壹次。冬季施肥應在氣候幹燥、土壤水分低的地區進行,以混合50%的沼液為好。
施基肥的時候,要看樹的大小和產量。壹般壹棵6-7年生花椒樹結1-2斤花椒,可施草肥5-10斤,混150-250克過磷酸鈣(磷肥)。
(2)追肥:以腐熟人畜糞便或含氮無機肥為主,配施鉀肥。花椒在壹個生長周期內追肥不應少於兩次。第壹次追肥是4月下旬到5月上旬,壹人壹畜的糞肥追肥。促進新梢健壯生長,增加葉片厚度,提高光合能力。對提高座果和幼果發育也有很大作用。第二次追肥,6月下旬至7月上旬施速效氮肥壹次,促進花芽和果實膨大。這種追肥如果及時施用,不僅能促進當年增產,提高辣椒品質,還能為明年進壹步增產奠定基礎。
追肥施用量,6-7年生公椒,第壹次追肥,每株人畜糞便5-100kg,第二次速效氮肥50-100 g。如果是其他肥料追肥,可以適當增減,靈活掌握。
(4)冬季管理
1
美白:將石灰粉加水調成糊狀,刷在辣椒主幹上,防止冷空氣侵襲。
2
包草:入冬前,用麥稭或草袋將辣椒樹幹包好,用繩子綁住,以免凍害。
三
暖肥施用:在進入第九年之前,在辣椒樹根部施熱牛、馬、羊糞、油渣、塘泥等肥料。施肥時可刮幹樹幹周圍15-25 cm的表土,根據樹體大小和肥料種類,每株施肥5-10 kg,然後用土掩埋。
四
澆水:施用保溫肥後,給辣椒樹澆水1次,澆水後隨時鋪壹層沙子或碎石。只能用單侏澆水的方法,千萬不要漫灌,以免辣椒樹因為水分過多,地溫下降而凍壞。
五
在入冬前用1-2倍的高濃度草木灰溶液噴灑辣椒樹,還可以防止樹體受凍,殺菌防蟲,壹舉兩得。
結束
(5)整形修剪
1
修剪是辣椒生產中的壹項重要技術措施。花椒通過整形修剪,得到合理的樹形結構,充分利用空間、光照和營養條件,達到高產、穩產、長壽的目的。
整形修剪必須適應和配合土壤、肥料、日照、溫度等條件,才能發揮積極作用。如果片面強調修剪的作用,而忽視其他條件或管理措施,不僅達不到高產的目的,還會造成幼樹推遲結果、大樹低產、壽命縮短的不良後果。
修剪期
壹般來說,從落葉到發芽的整個休眠期都可以修剪。但在凍害嚴重的地區,最好在解凍至早春發芽前進行修剪。這可以防止傷口凍結。& ltbr & gt
除冬季修剪外,夏季修剪可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進行。如將壹些長枝去芯或剪短,樹冠內外密植細長枝,及時去除,以利於通風透光,減少養分消耗。
夏季修剪比冬季修剪對花椒的弱化作用更大,所以這種方法多用於幼樹壯樹期。目前辣椒生產主要采用冬季修剪。
2
修剪方法
修剪方式壹般分為疏幹和短修剪,可以促進開花結果;短截有利於拍出健壯的母枝,增強生長。
花椒在幼壯期應采用間伐方式,間伐與短切相結合,盛果期以短切為主,短切與間伐相結合;花椒陳化期間,以短剪更新為主。
(1)疏伐就是從基部剪去枝條。其作用是:①疏除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細弱枝和擺放不當的枝,使主枝和側枝協調良好,通風通透,節省養分的消耗。(2)疏幹枯枝、病蟲枝,減輕病蟲危害。(3)樹冠外圍密集的樹枝變細,使得樹冠內部通風透明,提高了內腔的充盈率。同時也起到了提高真實素質的作用。
(2)短截是將枝條的壹部分剪掉,其作用是:(1)抑制旺盛的營養枝和過旺的枝條,讓其側枝萌發成結果枝。②刺激弱枝產生強新枝或中等結果枝。(3)縮短結果枝,減少花量,增加營養枝,平衡不同年份的果實。(4)重新修剪老化的主枝和側枝,激發健康新枝,更新樹冠,使樹復壯。⑤取芯也是壹種短切方法,可以盡早減少養分消耗。
三
造型時,首先要考慮采光和通風條件。在通風透光的前提下,逐步培育分布均勻的壯骨架,形成高產穩產的樹形結構。但由於辣椒品種的特性不同,其樹形也不可能統壹,例如公椒和樹椒,最適合的樹形是多枝叢和自然喜人形;秦椒大多是自然快樂的。
(1)多枝叢:這種樹的特點是基部有4-5個主枝,整個樹結構呈叢狀。具體的整形方法是:壹年生花椒苗種植後,在主幹基部選擇4-5個方向不同的健壯新枝作為主枝,剪去嬌嫩的重疊枝。第壹年壹般不剪短,這樣樹冠擴張快。第二年,主枝的壹些上部枝條上可形成少量花芽。第三年開始結果。以後每年註意適當疏掉茂密的枝條。進入結果期,要用短剪和回縮剪(將生長多年的枝條回縮到枝上)和疏剪相結合的方法,使其通風透光,防止內腔空虛和出菇部位向外移動。
多枝叢形的優點是:輕修剪,成型快,樹冠大,結果早,結果滿;主枝生長旺盛;單株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都高。
(2)自然喜形:自然喜形的樹形結構為:莖高20-30厘米,主幹上均勻排列三個主枝,使每個主枝向壹定方向延伸,在主枝上選擇側枝,大力培育,盡量向外延伸,使樹冠形成兩層,在主枝和側枝上多留小枝,增加結果部位。
自然喜形的優點是:樹冠喜人,光照條件好,有利於內外果枝的形成;三維結果可以提高成品率;隸屬關系明確,結構牢固,樹冠雖然中空,但可以利用中間產生的長枝;有利於病蟲害的防治,有利於減輕天牛的危害和根除雜草;缺點是:主枝數量少;距離近,空間的利用似乎也有壹定的局限性。
四
成年樹修剪
花椒的修剪方法和程度因品種和樹齡而異。以疏伐工交、樹交幼樹和壯樹為主,使其樹冠迅速膨大成型。同時多留小枝作為輔助枝和結果枝,以利於早結果。對於強壯的樹枝,不剪就放;對於較弱的枝條,將其剪短,以促進強壯枝條的出現。短剪宜輕不宜重,壹般剪去1/3或1/4的枝條。盛果期,貢椒和川椒應以短切為主。通過短截,不斷更新結果枝群,同時不斷更新各級枝,促進生長,形成結果枝。此外,在此期間,還應註意在樹冠內保留壹些營養枝,即還應註意短切和利用長枝,以免造成冠腔空虛,防止承重部位外移。盛果期樹木的修剪程度要因樹而異。壹般生長旺盛的樹木要輕剪;如果長勢弱,結果太多,修剪要重。有大小年現象的辣椒果園,應在新的壹年重新剪去結果枝,多留發育枝或促長枝;小年要多留結果枝,適當去掉壹些發育枝。在大小年現象嚴重的辣椒果園,如果將上述修剪方法與其他農業技術措施配合使用,大小年現象將在3-5年內得到解決。
花椒的潛伏芽壽命長,切口容易愈合。因此,老齡樹應加強肥水管理,骨幹枝可輪換、回縮和更新。花椒全株老化後,應及時進行全株更新。
(6)辣椒栽培技術要點
種子貯藏和催芽;
花椒籽殼堅硬、油性大、不易吸水、不易發芽,必須脫脂。秋播可將種子放入堿水中(1kg種子用堿水25g,水淹沒種子的程度為0),浸泡2天,擦上種皮油,然後取出播種。如果是春季播種,要適當存放,防止入冬後油脂揮發,降低發芽能力。各地存放方法不盡相同,主要有以下幾種:
1.草木灰儲存:秋季,將草木灰加3-5倍於種子的水,攪拌均勻,儲存並經常保持濕潤。
2.泥餅包裝:將種子與沙壤土混合,加水拌成稠泥(或摻些牛糞)做成泥餅,陰幹後放在幹燥通風處,待來年春天播種。
3.罐藏:將陰幹的新鮮種子倒入罐中,蓋上蓋子,置於陰涼幹燥的室內,也能保持發芽能力。?
壹般在播種前15-20天,將儲存的種子清除雜質後堆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高度為30厘米,灑水覆蓋塑料薄膜,每15-2天翻壹次,待大部分種子發芽時即可播種。
播種和肥料管理:
秋季土壤凍結前,春播壹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此時地表10 cm處土壤溫度達到8-10℃。苗圃地要施足基肥,深耕後要整平,要澆水灌溉。條播,行距20-25cm,覆土1cm。然後用壹層薄薄的草或塑料薄膜覆蓋邊緣,保持邊緣濕潤,出苗後揭去蓋子。播種量為每畝4-16公斤。苗高4-5cm,株間距10-15cm。6-7月,每畝施尿素10公斤。施藥後要進行灌溉,及時做好中耕除草,雨季要註意排水。壹般當年苗高可達70-100cm。
合理施肥可以顯著提高產量。底肥可在春季或秋季施,最好在秋季果實收獲後施。每個犁溝施大約25公斤環形肥料或混合肥料。註意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勻,施完後再灌溉。每年追肥兩次。第壹次在萌芽階段,能促進尖葉生長,提高座果率,促進幼果生長;第二次收獲後,還可配合秋季施基肥,有利於花芽分化和根系生長,改善葉片功能,增加樹木養分儲存,對保證次年增產有重要作用。成年樹追肥量為每株每次0.25-0.5公斤尿素,追肥後要及時灌水。甘肅幹旱年份的4、5、6月份應註意適當灌溉,以保證頂葉生長開花和幼果發育的需水量,防止嚴重落果。花椒不澇,雨季要註意排水防澇。
第三,整形修剪:
花椒喜光,枝條粗壯,結實能力強。只有通過修剪,集中營養,提高光照,才能獲得高產穩產。
種植後,莖應固定在40-50厘米。冬季扡插時,應疏幹主幹下部枝條,保留上部3-6條枝條作為主枝。如果1年選擇不正確,可以兩年完成,中間直立枝要疏。將選定的主枝1/3剪下,留有健壯的芽。選擇距離主幹50厘米的第壹側枝,然後每隔30-40厘米選擇第二、三側枝,左右排列。過密的結果枝被弱化而保持旺盛,使樹冠內外的枝條不受壓,分布均勻,到處可伸入拳頭,光照好,便於采收。枝繁葉茂,枝繁葉茂。將結果枝回縮到後面的壯枝和芽上,促進壯枝生長,更新復壯,通過這種濃縮營養,使樹復壯的修剪方法,對提高壯樹產量有明顯的作用。夏季修剪壹般壹年進行2-3次,主要作用是及時將背面的過旺枝、過旺枝、細長枝擦掉或疏掉,疏掉樹下的萌枝,以改善光照,集中營養,增加產量。
需要註意的事項
花椒的正常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壹定量的氮、磷、鉀、鈣、鐵、鎂、硫、硼、鋅、錳等養分。特別是氮、磷和鉀的需求量很大。花椒在生長發育的年周期中經歷著生根、發芽、開花、果實膨大、花芽分化等生命活動。這些活動需要足夠的營養供應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尤其是盛果期,養分的消耗更大,每年從土壤培肥中吸收大量養分,導致土壤養分不足。因此,在土壤培肥中只有適時施肥補充養分,才不會造成養分的供需矛盾。
花椒耐寒能力弱,壹定要註意冬季氣候變化。做好辣椒樹的越冬管理是保證辣椒樹正常生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