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吏部的詩詞吏部的詩詞是什麽

吏部的詩詞吏部的詩詞是什麽

吏部的詩詞有:《抱疾謝李吏部贈訶黎勒葉》《王阮亭客部枉評予詩作此寄贈兼懷令兄西樵吏部》。

吏部的詩詞有:《同李吏部伏日口號,呈元庶子、路中丞》《送鄭吏部出使》。拼音是:lìbù。註音是:ㄌ壹_ㄅㄨ_。結構是:吏(上下結構)部(左右結構)。

吏部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吏部lìbù。(1)古代官制六部之壹。主管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長官為吏部尚書。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2)又。

二、引證解釋

⒈舊官制六部之壹。漢尚書有常侍曹,主管丞相禦史公卿之事。東漢改為吏曹,主選舉祠祀,後又改為選部。魏、晉以後稱吏部,置尚書等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清末廢,並其職掌於內閣。參閱《通典·職官五》。⒉指南朝齊謝_。_曾為尚書吏部郎,故稱。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辨誤壹》:“韓子蒼言,歐陽文忠公寄荊公詩雲:‘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吏部,蓋謂《南史》:‘謝_於宋明帝朝,為尚書吏部郎,長五言詩。’也。文忠之意,直使謝_事。”引沈約嘗雲:“二百年來,無此詩”⒊指唐韓愈。韓愈曾為吏部侍郎,故稱。引宋江端友《韓碑》詩:“淮西功業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

三、國語詞典

職官名。舊時官制的六部之壹。掌管官吏的銓敘、勛階、黜陟等事。漢時有常侍曹,主管丞相禦史公卿之事;東漢改為吏部曹;魏晉以後皆稱為「吏部」。因專司銓選,故也稱為「銓部」。詞語翻譯英語MinistryofAppointments(inimperialChina)_德語MinisteriumfürErnennungen(Geo)_法語MinistèredesnominationsdanslaChineimpériale

四、網絡解釋

吏部吏部是中國古代官署之壹。東漢始置吏曹,改自尚書常侍曹,魏晉以後稱吏部。隋、唐、五代,列為尚書省六部之首,長官稱為吏部尚書。“吏”指文職官員,多是“官吏”齊稱,相等於現代的文職公務員。吏部下設吏部司、司封司、司勛司、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調動等事務,類似今天的中華人民***和國中組部。唐朝前期主持科舉考試,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將主試權轉禮部管轄。唐朝中期,尚書省職權為諸使職侵奪,本部對於官員的任免權力也日漸削弱。長官稱吏部尚書,置吏部侍郎二人。壹度曾改稱司列、天官、文部,旋復舊。後代相沿不改。唯宋代使職盛行,吏部職務為審官院、東西銓所掌,吏部尚書亦不治本部事。受中國文化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也設有吏部,其首長為吏部尚書。至朝鮮王朝時期,改稱吏曹,首長改稱吏曹判書。越南古代亦設有吏部的機構。

關於吏部的詩句

卻愛畢吏部吏部還開甕拍欄但吟工部吏部兩大篇

關於吏部的成語

條貫部分推擇為吏半部論語按部就隊分別部居按部就班

關於吏部的詞語

條貫部分分別部居稗官野吏十部從事汙吏黠胥兩部鼓吹封疆大吏兩部蛙鳴千部壹腔濫吏贓官

關於吏部的造句

1、計布之會孫名愷,愷公之後良九焉、孫合焉,九為吏部郎中,政簡刑清而民悅。

2、浙江嘉興縣壹位進士花兩萬三千兩銀子,賄買得到吏部考功司主事的官職。

3、臣建議,撤去他巡撫之職,再押回京師,交由吏部與大理寺議處,然後公示此案,以儆效尤。

4、舊事,左右仆射初上,禦史中丞、吏部侍郎已下羅拜。

5、‘民間人士稂莠不齊,操方言土語,恐汙了聖上的耳朵,先要吏部審核。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吏部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