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發現饑餓的人,給對方食物和水,讓饑餓的吃飽喝足,這就是體恤他人的需要。吃飽喝足,為了滿足身體的需要,不是喊口號,語言上安慰。語言再優美,再動聽,還不如壹杯水、壹塊面包實在。表現體恤之心,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而是有實際的行動,讓行動表現出愛心,是真正的愛心表現,不是語言的表現力強大,是愛的行動的力量強大。
? 人們最關心的就是醫療問題。人總會生病的。人的生老病死,很正常,就是有些窮人看不起病,遇到醫生,講醫德的,就會免費,不過,醫院不這樣想,考慮多的還是生存。所有醫院都不會虧損。自稱虧損的醫院,只是賺的不夠多而已。賺錢是肯定的。那麽,醫生就很重要,作為醫生,就要有體恤之心。只有經歷過貧窮的人,才會更希望得到免費醫療,醫生在醫院上班,就要按照醫院的規章辦事,如果不能,就會遭到批評,嚴重的會被打擊,會罰款,更不用說年終獎啥的。
? 醫院成為賺錢機構,壹般來說,醫生就是賺錢的工具,如果沒有醫生的貢獻,醫院也就賺不到錢。那麽,作為醫生,需要救死扶傷,不能見死不救。有了這樣的想法,真的需要醫生先救人再說,如果有可能,再考慮壹下經濟利益問題,這才是真正的好醫生的作法。
? 現在有些家庭已經脫貧,可是壹場意外,例如車禍,或者重大疾病,就會返貧,這個很常見。所謂脫貧,也只是暫時的。因為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很容易重新回到起點。這就需要壹個強大的醫療費支付體系,需要互助,保險是其中的壹個手段,也需要醫生的醫德。實在沒錢的病人,不能等死,只有施救,所花費的,不應由病人來負擔。
? 所以,醫治有經濟困難的病人,是當務之急,不能讓其自生自滅。這就是體恤人的表現。據說有的醫生給病人墊付醫藥費的,可惜醫生能做到的畢竟有限,需要大家的協助才行。關鍵是醫生,多說壹句話,對醫生來說不算什麽,可是對病人的來說,就非常可貴。
? 體恤之心不可無,只要學會體恤別人,就能獲得滿滿的祝福。這樣的祝福如江海濤濤巨浪湧來。不是來自人的祝福,不是來自地上的,是來自天上的祝福,這樣祝福十分厚重,令人受益終身。
? 所以,體恤之心不可無,有了體恤之心,就是在完成完美的律法,讓律法建立在體恤之心上,是愛的基礎,這樣的基礎,能夠抵禦風風雨雨,能夠戰勝困難,也能完善愛心,讓愛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我們都會老去,都會死去,在活著的時候,就要加油,著力培養體恤之心,這樣就是遵守來自天上的完美的律法。我們這樣做,壹定會得到更多的更好的祝福,讓我們受益匪淺。
? 最佳的基礎,就是所有的律法都建立在愛心之上,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出於愛心,擁有體恤之心,這樣才可能更完美地體現恩賜的律法了。這是壹份愛心,我們都應當用愛心來催逼自己,無論做什麽事,都要出於愛心,具體說,要出於體恤之心,只有這樣,才會得到真正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