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生如何應聘產業戰投,券商及壹二級市場投資崗
<strong>直投部(買方)</strong><br>該部門負責對資產的直接投資,投資方式是類似VC/PE的股權類投資,截至2013年5月31日,被授予直投資格的券商目前有19家,按照證監會最初的要求,券商直投部不得投資預計三年內沒法上市或通過其他手段退出的項目,以控制風險。不過目前部分券商也成立了直投基金、並購基金等,進行更廣泛的投資和資產管理業務。<br>研究所(買方+賣方)<br>主要任務:負責看報告與寫報告、宏觀政策研究、行業研究、公司微觀戰略研究、策略研究等。<br>賣方:負責寫報告、尋找買家比如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社保基金等。作為賣方機構和賣方分析師,每年都為能在《新財富》上榜而努力,上“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榜的分析師次年的年收入往往都會激增。<br>研究所根據行業劃分小組,另外還設有宏觀&策略組、固收組和金融工程組。過去由於為國內相應的衍生品工具較少,金融工程組過去的發展有限,不過隨著股指期貨、融資融券、未來的個股期權的推出,買方對量化交易研究的需求及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多,前景可觀。固收組負責對債券進行研究和定價。在研究所,同樣有著小部分每天負責分析、篩選第壹手的報告,選擇購買有價值的報告來為自己的投資組合提供依據的職能,但總得來說其職能只是核心是得出自己的投資觀點,並推薦給投資經理執行,並不能算作是買方,券商研究所總的來說壹直都是典型的賣方。<br>職位方面,從助理研究員到研究員,再到高級研究員、再是首席研究員(負責壹個行業或者說壹個組),最終極的券商內部的職位則是研究所負責人(比如副所長與所長)等。<br>壹般情況下,賣方分析崗的從業者都向往未來跳槽至買方分析師,從某種角度來看,買方崗的工作與賣方崗相比,對能力要求更高(有足夠的甄別能力篩選各類報告,熟悉更全面的行業),待遇通常更高,但承擔的風險也越大(負責替客戶管理資金和管理投資組合,基金表現好壞與自己的收入直接掛鉤)。<br>研究員是壹個矛盾的行業,既要沈澱下來深入鉆研,又要開朗外向與人溝通,還需要長期出差路演和調研,但也是壹個付出與回報相對比較對等的行業。總而言之,研究所的分析類工作壹般會比投行部的壓力小壹些,出差以及和人打交道的時間也會少壹些,因而工作的穩定性比投行部高,前兩年的收入待遇與投行部比較接近,普遍水平為第壹年固定年收入10萬左右,第二年起根據部門效益分享獎金。<br>從事研究員工作由於需要具有紮實的會計和經濟學基礎,熱愛鉆研挖掘並且需要將所分析的內容轉化為報告,所以對寫作能力要求較高;另外由於也需要參與路演和調研,對於表達溝通方面的能力也有所要求,所以看得出雖然工作壓力總體小於投行部,但整體對人才的要求著實不低。很多行業研究員都是相關專業背景出身,這樣在分析特定行業的時候會有更深入的理解,並且在該專業內的既有人脈也將是未來調研的第壹手資料來源。而對於金融類專業的學生,金融行業的分析方面會有優勢,對於經濟類專業的學生,從事宏觀策略等方向的分析會有壹定優勢。求職者面對當今激烈的競爭最好能通過CFA三級考試或者CPA中的兩至三門以增強競爭力。<br>資產管理部(資管)<br>資管又稱“受托理財”,就是券商自己的“基金公司”,也是證券公司的大部門,負責運營管理(財務及管理型運營支持崗)、產品設計(數量分析型研究崗)、投資管理(研究崗)、渠道管理(非研究銷售崗)等。<br>資管做的業務與現在券商可以成立的基金公司開展的公募業務相比,其本質是壹樣的。投資方面,除了傳統的二級市場投資外,也發行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更熱衷於參與新股認購和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券商資管部的認購起點比基金高,無需排名,投資更自如,利潤來源和基金類似,是收取管理費。由於未來券商多會設立公募基金公司,該領域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會相應增長。<br>近年來“銀證合作”的通道業務占到了券商資管的大頭,但隨著多家商業銀行陸續拿到理財型資管業務的資質,它們也紛紛爭先恐後地推出歷史上第壹批銀行理財資產管理計劃(產品),借此銀行將不在依賴以往局限的銀信合作與銀證合作“通道“業務,擁有了直接將資金對接資管計劃的能力。反過來看,那些之前過分依賴與銀行合作通道業務的證券行業與信托行業可能會受到較大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