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公安交警如何強化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公安交警如何強化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打擊違法犯罪”是公安交警的基本職責和職能,也充分體現了公安交通管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在社會不斷進步的新形勢下,我們公安交警隊伍必須以新思路、新作為,為經濟發展大局保駕護航,為推進政治文明建設、為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服務,充分發揮作用。新形勢下,如何適應發展的需要,當好交警?筆者認為,要特別註意三個方面。

壹是認清形勢,解放思想,做好工作。

公安交通警察肩負著交通管理和經濟發展的重任。因此,我們必須認清當前的歷史使命,解放思想,改革當前的公安工作,做好本職工作。這就要求公安機關實事求是地開展專題教育活動,用先進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用發展的要求來審視自己,用改革的精神來完善自己,用時代的標準來塑造自己,從而更好地介入、更好地保障、更有利地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第壹,要認清發展形勢。從大的方面說,改革開放離不開法律規範,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離不開法制的完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離不開法律規範;從小的方面看,道路交通的安全暢通離不開法律法規的約束,交通違法和事故的處理離不開法律依據,行人的安全離不開交警的管控。而這壹切都離不開公安民警,正如周恩來總理所說:國家安全,公安是壹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公安的作用舉足輕重。目前中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意味著需要壹個規範、有序、平等的法制環境來支撐。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和利益主體的分散化,決定了社會管理的難度在加大;工業的不斷發展和不合理的道路設計日益加劇了交通管理中的矛盾。經濟建設本身需要公安工作的保障,也需要穩定有序的治安和交通環境來保障。這壹切都給公安機關特別是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提出了許多新課題。因此,公安機關必須著眼大勢,待在大勢中,服從大局,服務大局。他們要牢固樹立公安工作也可以是生產力的理念,緊緊圍繞服務發展、保護發展、促進發展這壹主題,看清問題的關鍵,找到解決的辦法,使自己的工作取得新的成績、新的發展,使公安交通管理隊伍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是解放思想,促進發展。發展的形勢要求我們從根本上改變經濟發展之外談管理,特權思想談執法,人民之上談服務的舊思想。公安機關要真正做到待在發展中、在人民中間、走在發展前列,樂於服務、服務好、善於服務。交通管理者要在思想上、情感上貼近工作:不能熱愛、理解、接觸經濟工作,也不能隨意檢查、管理、幹預,要把握全局,把握經濟運行規律;對於交通管理,既要掌握整體發展規律和全面的業務知識,又要了解具體的工作細節和流程,並不斷深化和進行新課題的研究分析。在執法上要跟上時代的需要:公平保護全體公民的合法權益,為全體公民享受平等待遇創造良好環境;公平對待每壹位交通參與者,營造人人平等的執法環境。對於他們的行為,“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對於我們的執法行為,“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在服務水平上要適應時代發展:善於化解阻礙發展的矛盾,積極調解影響發展的糾紛;善於解決當前交通管理中的突出問題,積極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有效消除阻礙發展的因素。

三是做好工作,保障發展大局。穩定的政治社會秩序和交通環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全面發展的基礎。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我們預防、控制、偵查和打擊犯罪的整體作戰能力和行政管理水平,對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和運輸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壹方面有利於公安機關的進步,另壹方面也給公安機關帶來新的挑戰和沖擊。因此,公安機關必須從自身工作出發,做好本職工作,夯實公安工作基礎。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必須居安思危,借助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從技術、裝備、手段和單兵素質上全面武裝和提升,有些方法和手段甚至需要徹底更新和改造,從而大大增強戰鬥力、打擊範圍、維護穩定和確保發展。

第二,規範執法,提高素質,樹立文明形象。

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是與老百姓關系最密切、最廣泛的執法部門。老百姓壹出去接待,就跟我們警察打交道。因此,群眾往往從警察身上感受到社會文明,審視當前公安機關的形象,評價當前黨和政府的形象,體驗法制的進步。正如人們所說,公安交警是城市的窗口,是塑造法制文明乃至整個社會文明的使者。

壹是規範執法,樹立文明形象。人民警察代表國家和人民行使權利。他頭上戴著莊嚴的國徽,身穿威武的警服。他的責任重於泰山,他的形象高於生命。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是社會和公眾對公安交通機關的最低要求,也是樹立人民警察文明形象的最基本標準。在當今和平年代,公安機關的執法權威不是簡單靠槍和強制力來實現的。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公安交警的形象是通過壹次又壹次的執法和服務的具體行動,案件和事件的處理過程,以及言傳身教、勤勤懇懇、不斷奉獻、勇於犧牲的代價逐步積累、形成和確立的。執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的,但強制力不等於野蠻執法。公安交通機關要堅決反對野蠻執法,因為文明執法和野蠻執法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文明執法使法律得到及時、正確、有效的實施,而野蠻執法往往遭到執法者的抵制和拒絕。所以,不文明執法只會給執法機關帶來民眾的抱怨、反對和仇恨,只會失去執法的權威性,從而損害法律的威信和政府的公信力。文明執法,要求公安交警的職能要在法律規定的職權範圍內執行,只能使用法律允許的強制方法和手段,要有足夠的執法藝術和智慧,既符合法律規範,又符合社會道德規範。

二是提高警察的整體素質。公安交警隊伍整體素質、執法水平和工作作風的提高,影響著形勢的發展和法治的進步,兩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執法文明的核心問題是警察素質,提高警察素質就會提高整個社會的執法水平。警察素質首先是人文素質,文化素質決定警察素質。作為現代文明警察,交通警察必須致力於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從而塑造先進的警察文化,實現文明公正執法的養成。

第三,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公安機關承擔社會管理職能。在社會文明進步的時代,過去“管理與服務管理”的關系發生了變化,更多的是“服務與身份服務”。服務已經從當年人們對警察的壹種褒揚和贊美的作風,轉化為警察的壹種職業責任和職業道德。因此,從法律和職能要求上講,人民交警自然應該是公仆,做到執法為民,立警為公。

首先,公安要尊重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我們的父母。隨著法治的進步,公眾的民主、權威和監督意識空前強烈,人們越來越追求平等待遇。所以我們公安交警不要把這當成“不聽話”、“不守規矩”、“難伺候”。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這是法治的完善,是社會的進步,人民的法治意識在不斷增強,這也說明人民是走在公安機關前面的。因此,作為公安交通警察,必須正確面對人民提出的挑戰。無論從執法為民的宗旨,還是從履行職責的要求來看,公安交警都應該積極、迅速、徹底地轉變執法觀念和執法行為。以服務群眾、尊重群眾、熱愛群眾的新理念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而更好地服務社會。

二是親民。公安工作的基本路線是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壹切為了群眾,壹切依靠群眾。情感作為警民聯系的紐帶和服務大眾的基礎,是執法為民過程中應該特別註意的問題。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壹個對群眾沒有感情的警察很難為民執法,因為他的思想脫離了群眾;壹個漠視群眾感受的警察,是很難得到群眾認可的,因為感受是相互的。只有群眾充分理解警察的辛苦,只有群眾對警察的生命安全給予最大的關心,只有群眾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給予崇高的榮譽,這才能體現出我們公安民警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是密切的,因為人民群眾就是這麽單純,妳對我真心,我就親妳。如果妳吻我壹只腳,我會吻妳壹只腳。所以,公安要想執法為民,關鍵是執法親民,真正做到情感上親民。

最後,我們必須為人民謀福利。執法為民的最終目的是維護人民的利益。惠民就是為人民謀福利,不是為了統治人民,欺負人民,不是為了侵略人民,傷害人民,而是用人民賦予我們的權利,為人民提供服務、保護、幫助和便利。群眾滿意,就是我們的工作做了,我們的執法讓群眾受益了。群眾的不滿意,就是我們個別民警沒有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沒有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或者沒有履行好自己的駕駛職責。把群眾當回事,把群眾的事當回事,執法不嚴、不公正,必然會引起群眾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