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演講全文
疫情成為新常態,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適應。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去年有超過65,438+000個國家關閉了他們的國家和城市。這種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社會隔離,給經濟活動的運行和個人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報告,2021年歐洲幾乎壹半的中小企業可能面臨破產的風險。我想每個人都經歷過個人的影響。在剛剛過去的牛年春節,中國的返程遊客數量比去年下降了50%。
疫情形勢下,全社會表現出巨大的韌性,采取各種措施抗擊疫情,積極適應變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社會的運作方式發生了幾個重大變化。
首先是智能化進程正在加速。現在我們在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看到測量體溫的智能儀器。有了這樣的儀器,測量體溫的速度可以達到每秒10人。有了這樣的智能儀器,我們就可以在人多集中的機場、車站構築第壹道公共衛生防線。
第二個特點是生產自動化。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提高非接觸操作的程度。使用了更多的自動化技術,包括工廠自動化生產、園區無人車物流服務、消毒滅菌機器人等。
第三個變化是線上已經成為常態。我們把工作和會議搬到了網上,學生的教育也搬到了網上。據波士頓咨詢統計,2020年,全球超過6543.8+億中小學生接受在線教育,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創新並構建更強大的數字基礎設施。
以上變化,壹方面是疫情下人們不得不做出的反應;另壹方面,正是因為近年來5G、雲、物聯網等數字技術的發展,我們才有條件改變社會在疫情面前的運作方式。同時,這些變化也對數字技術設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家庭寬帶網絡的需求大大增加。據我們統計,2020年全球無線家庭寬帶需求增長20%,達到3500萬臺,讓更多家庭享受到更好的寬帶網絡。
其次,疫情還導致全球網絡流量平均增長50%,在武漢,流量增長甚至達到70%。流量模式也發生了變化:不再有閑時和忙時之分,流量的熱點也從室外轉移到了室內,從城市轉移到了農村。
此外,我們觀察到,2020年將有更多的企業使用雲服務。在國內壹些行業,如在線教育、醫療、零售等行業,已經有高達85%的企業開始使用雲服務。
這些新變化需要更強大的數字基礎設施來滿足,而要做到這壹點,技術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在過去的壹年裏,憑借創新的技術和服務,我們與客戶壹起確保了全球170多個國家的300多個網絡的穩定運行。舉兩個例子,在寧夏,我們采用了創新的集成路由器,實現了壹臺設備接入多項雲服務,滿足了疫情期間企業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接入雲端的需求。在服務創新方面,在印尼,基於新的數字交付技術,我們完成了疫情下超過5萬個基站的快速部署。
創新不僅著眼當下,更要點亮未來。
從過去壹年多的經驗來看,技術創新幫助整個社會更好地應對疫情的影響。面向未來,疫情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但後疫情時代已經到來,全社會都在思考如何恢復經濟,重啟社會。在這個過程中,創新仍然是壹個關鍵的抓手。
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認為創新不僅要著眼於當下,更要積極思考如何面向未來,通過技術創新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商業更智能,社會更包容。
創新讓生活更豐富。
現在,我邀請您體驗壹個全新的應用程序。我們稱之為華為河圖。這個應用是華為團隊結合5G網絡、5G終端和AR技術開發的。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應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能夠更好的融合。
我讓我的同事給妳演示了壹下。在他的手機圖片裏,我們穿越回了白堊紀,看到了古老的恐龍,來到了非洲大草原,與長頸鹿和大象互動。
這個應用程序背後有幾個關鍵技術。第壹個是高精度厘米級定位,比GPS定位精度高50倍。第二是強大的計算能力。要形成高精度的3D地圖,需要采集和計算上億的地圖特征點,必須有強大的計算能力支撐。此外,對網絡帶寬的需求達到100Mbps。只有5G網絡才能提供這麽大的帶寬,使用5G手機才能獲得更好的應用體驗。
我們認為,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更好融合是下壹步創新的重要目標。妳也可以想象壹下,當我們把這項技術應用到更多的場景,比如教育、娛樂、旅遊,甚至交通導航,消費者會得到前所未有的體驗;對於各類企業來說,這個應用將為我們建立壹個新的互聯網入口,其中蘊含著無窮的商機。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創新能給我們的制造業帶來什麽變化。
在這條130米長的華為手機生產線上,只有幾個人在現場操作,自動導航車(AGV)在規定的路線上供貨發貨。這個車間部署了5G園區專網,車間內約500臺設備已接入5G網絡。通過5G網絡,這些設備實現實時數據交互。有了這樣的智能化生產線,操作工人的數量比過去減少了80%以上。整體生產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
讓我們看看5G和人工智能如何幫助提高產品質量。壹個手掌大小的電路板,上面有多達2500個器件,過去需要工人肉眼檢查,至少需要2到3分鐘。現在是高清拍攝,通過5G上行和大帶寬快速傳輸到雲端,人工智能檢測。檢測只需6秒鐘即可完成,產品收率也從98%提高到99.55%。
在華為,我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充分利用創新的5G技術,比如目前的800Mbps上行大帶寬能力,未來將達到6Gbps,華為雲上的AI訓練平臺。這些創新能力讓整條生產線更加智能、靈活、高效,工人的工作環境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華為不僅在我們自己的工廠中應用這些創新技術進行數字化轉型,還與生態夥伴合作,將這些技術創新的成果帶給成千上萬的行業。
我們認為,在這些新技術的推動下,整個社會正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新機遇,而此次疫情的爆發也加速了這壹進程。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97%的大型企業將部署人工智能,中國55%的GDP將由數字經濟驅動,60%的運營商收入來自行業。
華為也為千萬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做了積極的準備,創新與合作是兩個抓手。我們的創新包括三個層面:技術、產品和應用。以5GtoB為例,在技術層面,華為、運營商、合作夥伴已經驗證了5G超級上行創新方案。臨產
在產品層面,我們都知道邊緣計算是5TOB行業應用的重點之壹。華為推出了集計算和通信於壹體的壹體化5G邊緣計算產品,將邊緣計算的部署效率提升了10倍。5G在行業中的推廣應用尤為重要。針對行業場景,華為通過無線應用場景實驗室(X Labs)聚集各行業合作夥伴,積極探索面向制造、醫療、金融、交通等行業的5G應用孵化。
華為創新的另壹個出發點是合作。仍然以5GtoB為例,壹方面積極與各合作夥伴合作,讓華為的5G產品更好地滿足不同行業場景的需求。比如5G防爆基站,可以滿足煤炭行業井下作業的需求。另壹方面,積極與運營商合作,通過聯合創新和戰略合作,向各行業推廣5GtoB解決方案,推動5GtoB從1到N的規模復制,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
華為也在和很多行業合作,加速5G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融合,通過標準化推動5GtoB的規模化。就在最近,華為、客戶、合作夥伴在山西聯合成立了智能礦山實驗室。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合作模式,加速5G在業界的規模化應用。
我想用摩根大通的k線來解釋我的擔憂。在K曲線之上,掌握了數字技術資源和能力的國家、企業和個人都在享受數字技術的紅利。比如掌握了先進數字技術的公司,即使在疫情下,經營業績和市值也屢創新高。但在K曲線以下,大量沒有掌握數字技術的公司瀕臨破產。去年有6543.8億中小學生在網上學習,但對於沒有人脈的家庭來說,孩子停課就意味著停課。
對於偏遠地區的連接,我們推出了創新的基站解決方案RuralStar。疫情期間,華為與加納合作了農村網絡基礎設施項目,將為加納部署2000多個RuralStar基站。目前加納有2960萬人口,移動網絡人口覆蓋率只有83%,所以偏遠地區還有17%的人口覆蓋問題。
在本項目中,我們使用RuralStar方案提供基本的2G和3G連接服務以及少量的4G寬帶接入。具體創新點包括:壹是安裝部署方便,甚至可以掛在木樁上;其次,利用太陽能供電,方便在沒有市電的偏遠地區獲取電力;此外,采用低功耗設計,降低整個基站的運營成本。這樣的創新使得整個基站的ROI從8-10年降低到2-3年,讓運營商更有動力在偏遠地區大規模部署。有了這個方案,加納偏遠地區的人們可以更早地享受到移動服務。
加納只是壹個縮影。在全球範圍內,超過40%的人從未連接過互聯網。這是我們在推進數字化的過程中不能忘記的壹部分人。華為的目標是讓每個人更容易使用數字技術,防止任何人在數字世界中掉隊。
我們也可以采取行動,讓小微企業從數字技術中受益。Hexa Food是壹家只有75名員工的馬來西亞公司,生產高質量的調味料。辣椒是這家小公司制作調料的重要原料。以前辣椒的分揀都是手工完成,費時費力,質量參差不齊。
兩年前,華為幫助該公司推出了壹種基於人工智能的胡椒分揀方案。作為小微企業,他們不需要購買昂貴的硬件服務器,也不需要高水平的IT人員,只需要配置簡單的攝像頭和連接設備即可。基於華為的雲服務,企業實現了智能辣椒分揀,大大提高了調料的生產效率和質量。去年疫情期間,他們很難招到新員工。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他們的產量翻了壹番,而員工卻沒有增加。相信面向未來,全球無數小微企業都需要這樣的技術幫助。
數字技術還可以使許多稀缺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醫療資源的不平衡在世界範圍內都非常突出,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以中國為例,有經驗的b超醫生約20萬,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醫院。而中國有6543.8+0.4億人口,患者分布各地。在偏遠地區,即使有b超等醫療設備,也缺乏有經驗的醫生。
5G網絡部署後,5G支持的遠程b超可以使城市中有經驗的醫生通過5G網絡實時傳輸的高清b超圖像,指導當地醫生操作b超設備,為當地患者提供及時的檢查和診斷服務。這是b超醫療服務模式的壹大變革。在過去的傳統模式中,醫生、患者和設備需要在壹個地方完成。由於5G網絡,他們現在可以在相距數千英裏的不同地方進行。這樣的模式極大地緩解了醫療資源不平衡和短缺的矛盾。
5G等數字技術就像催化劑壹樣,讓遠程聽診、遠程CT被越來越多的醫院采用。支持5G的醫療服務使更多偏遠地區的人們能夠平等地享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疫情“關了門”,創新“開了窗”
該流行病造成的全球孤立仍在繼續。雖然面對疫情我們不得不“關上門”,但疫情也為我們打開了壹扇“創新與合作之窗”。我們正在進入後流行病時代。華為希望通過持續創新和與客戶及合作夥伴的開放合作,推動成千上萬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讓生活更美好,商業更智能,社會更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