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藥企業供應鏈存在經營效率低、市場規模小、數量多、集中度和集聚率低、供應鏈中信息、資金等企業溝通不暢等問題,使得藥品供應鏈長期混亂。藥品供應管理從計劃采購、倉儲保管、藥店藥品收發、患者服藥後不良反應處理等環節存在諸多缺陷。
藥品供應鏈現狀分析
1,藥品流通渠道混亂,難以監管。
我國醫藥分銷渠道主要涉及醫藥產品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患者等。表面上看,參與單位很少,但可以改變幾種不同的醫藥供應鏈模式。如藥品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患者。再比如藥品生產商-零售商-患者。有的會省略壹些環節。這些不同的渠道為監管部門增加了監管難度,同時也為患者自身的便利化制造了壹定的障礙。
2.供應鏈涉及很多方面,從原料供應商、藥品生產商到批發商,再到零售商,最後到醫院或藥店。壹方面價格不統壹,另壹方面產品供應和質量保證存在隱患。3、醫藥供應鏈的高成本
從藥品原料進入生產車間到制成藥品,成本很低,但藥品在到達患者手中過程中的流通成本卻能占到總成本的很大壹部分。雖然各級藥品生產企業、批發商、零售商看似沒有受到什麽損失,但在隱性意義上,患者對高藥價的抵觸情緒間接影響著各級藥品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利益。
當前醫藥供應鏈存在的問題
1,庫存問題在醫療用品采購模式中,各級批發商和零售商根據自己對市場的了解來決定自己的庫存,並沒有形成有序高效的庫存模式。並且由於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很難實現藥品資源的有效配置。
2、風險問題
因為涉及到很多批發商和零售商,他們之間存在運輸條件和倉儲設備的差異,所以很難保證同樣的產品在出廠後仍然保持同樣的質量。藥品作為關乎患者生命的特殊商品,對質量要求很高。由於監管難度越來越大,藥品在到達患者手中之前的風險系數被壹再提高。
3、采購成本
在多級批發商、零星藥店和醫院藥房,由於“各自為政”等原因,相互信息不共享,藥品采購過程中需要廠家和供應商協商並執行必要的程序,使得藥品物流成本增加,從而影響采購成本。
4、醫患問題
藥品作為壹種特殊的消費品,在涉及經濟利益時,往往存在違法行為。醫生作為專業技術知識的掌握者,可以利用這壹優勢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給患者開藥時,往往會出現濫用抗生素、使用昂貴的替代藥物等現象,會給患者造成身體上的痛苦和經濟上的損失。
醫藥供應鏈發展趨勢在國內醫藥改革的大背景下,未來醫藥商業公司可能是分銷公司+信息公司+融資公司。在新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下,物流定位越清晰,戰略就越快速有力。
1.物流集中度和專業化程度進壹步提高。由於“兩票制”實施後,藥品生產企業需要直接面對省級甚至市級商業公司,管理難度增加,生產企業更願意選擇與有實力的集團商業公司合作,這將導致許多中小型醫藥企業退出市場或加入集團商業企業,從而大大提高行業集中度,從而促進供應鏈的高效協調,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隨著“兩票制”的推廣,流通企業應主動為上遊生產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和便利,促進供應鏈的高效協調。2.國家醫藥政策和物流網絡運營的市場環境對醫藥物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銷售規模擴張對倉儲能力的挑戰;各地藥監部門對藥品倉儲配送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藥品和上下遊終端的零差率會進壹步降低醫藥流通企業的利潤,迫使企業進壹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越來越多的外圍競爭者湧入醫藥業務,在保證藥品供應的基礎上,對藥品配送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市場和政策的變化,物流網絡的扁平化和多倉整合是大勢所趨。
3.醫藥企業的職能轉型從關系維護、渠道拓展、政策爭取、預付款、收款、物流配送逐步向營銷服務、藥事管理、健康服務、物流專業配送轉變,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意識和理念將逐步強化,行業整體服務水平將顯著提升。對於相對封閉保守的醫藥流通行業,雖然醫藥物流有其特殊性和專業性,但隨著社會化物流能力的逐步提升,醫藥企業需要以更加開放、包容、普惠的姿態,主動融入社會化專業物流大體系,利用社會化資源,聯合經營。只有這樣,才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務能力。比如順豐試圖通過收購四川壹家GSP資質企業,在四川和廣東建設現代醫藥物流中心,進入醫藥物流行業。
4.物流自動化和現代化水平的提高目前,除了幾家大型醫藥商業企業的物流網絡、規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外,行業整體物流狀況和能力不容樂觀,普遍缺乏對物流核心競爭力的認識和重視。隨著去中心化和互聯網體驗經濟的沖擊,物流信息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應用水平將大幅提升,行業發展將全面依托信息技術實現整個物流過程的可視化、可控性、可管理性和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