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艾薩克·牛頓發生過的讓人敬佩事

艾薩克·牛頓發生過的讓人敬佩事

少年時代

1643年1月4日,艾薩克·牛頓出生於英格蘭林肯郡鄉下的壹個小村落伍爾索普村的伍爾索普(Woolsthorpe)莊園。在牛頓出生之時,英格蘭並沒有采用教皇的最新歷法,因此他的生日被記載為1642年的聖誕節。牛頓出生前三個月,他同樣名為艾薩克的父親才剛去世。由於早產的緣故,新生的牛頓十分瘦小;據傳聞,他的母親漢娜·艾斯庫(Hannah Ayscough)曾說過,牛頓剛出生時小得可以把他裝進壹誇脫的馬克杯中。當牛頓3歲時,他的母親改嫁並住進了新丈夫巴納巴斯·史密斯(Barnabus Smith)牧師的家,而把牛頓托付給了他的外祖母瑪傑裏·艾斯庫(Margery Ayscough)。年幼的牛頓不喜歡他的繼父,並因母親改嫁的事而對母親持有壹些敵意,牛頓甚至曾經“威脅我那姓史密斯的父母親。”

學生時代

牛頓大約從五歲開始,牛頓被送到公立學校讀書。少年時的牛頓並不是神童,他資質平常、成績壹般,但他喜歡讀書,喜歡看壹些介紹各種簡單機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讀物,並從中受到啟發,自己動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風車、木鐘、折疊式提燈等等。

傳說小牛頓把風車的機械原理摸透後,自己制造了壹架磨坊的模型,他將老鼠綁在壹架有輪子的踏車上,然後在輪子的前面放上壹粒玉米,剛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斷的跑動,於是輪子不停的轉動;又壹次他放風箏時,在繩子上懸掛著小燈,夜間村人看去驚疑是彗星出現;他還制造了壹個小水鐘。每天早晨,小水鐘會自動滴水到他的臉上,催他起床。他還喜歡繪畫、雕刻,尤其喜歡刻日晷,家裏墻角、窗臺上到處安放著他刻畫的日晷,用以驗看日影的移動。

牛頓12歲時進了離家不遠的格蘭瑟姆中學。牛頓的母親原希望他成為壹個農民,但牛頓本人卻無意於此,而酷愛讀書。隨著年歲的增大,牛頓越發愛好讀書,喜歡沈思,做科學小實驗。他在格蘭瑟姆中學讀書時,曾經寄宿在壹位藥劑師家裏,使他受到了化學試驗的熏陶。

牛頓在中學時代學習成績並不出眾,只是愛好讀書,對自然現象有好奇心,例如顏色、日影四季的移動,尤其是幾何學、哥白尼的日心說等等。他還分門別類的記讀書筆記,又喜歡別出心裁的作些小工具、小技巧、小發明、小試驗。

當時英國社會滲透基督教新思想,牛頓家裏有兩位都以神父為職業的親戚,這可能影響牛頓晚年的宗教生活。從這些平凡的環境和活動中,還看不出幼年的牛頓是個才能出眾異於常人的兒童。

後來迫於生活,母親讓牛頓停學在家務農,贍養家庭。但牛頓壹有機會便埋首書卷,以至經常忘了幹活。每次,母親叫他同傭人壹道上市場,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經時,他便懇求傭人壹個人上街,自己則躲在樹叢後看書。有壹次,牛頓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蹤牛頓上市鎮去,發現他的外甥伸著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會神地鉆研壹個數學問題。牛頓的好學精神感動了舅父,於是舅父勸服了母親讓牛頓復學,並鼓勵牛頓上大學讀書。牛頓又重新回到了學校,如饑似渴地汲取著書本上的營養。

據《大數學家》(Men of Mathematics,E·T·貝爾(E.T. Bell)著)和《數學史介紹》(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H·伊夫斯(H. Eves)著)兩書記載:“牛頓在鄉村學校開始學校教育的生活,後來被送到了格蘭瑟姆的國王中學,並成為了該校最出色的學生。在國王中學時,他寄宿在當地的藥劑師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e)家中,並在19歲前往牛津大學求學前,與藥劑師的繼女安妮·斯托勒(Anne Storer)訂婚。之後因為牛頓專註於他的研究而使得愛情冷卻,斯托勒小姐嫁給了別人。據說牛頓對這次的戀情保有壹段美好的回憶,但此後便再也沒有其他的羅曼史,牛頓也終生未娶。”

不過據和牛頓同時代的友人威廉·斯蒂克利(William Stukeley)所著的《艾薩克·牛頓爵士生平回憶錄》(Memoirs of Sir Isaac Newton's Life)壹書的描述,斯蒂克利在牛頓死後曾訪問過文森特(Vincent)夫人,也就是當年牛頓的戀人斯托勒小姐。文森特夫人的名字叫作凱瑟琳,而不是安妮,安妮是她的妹妹(參見Arthur Storer),而且夫人僅表示牛頓當年寄宿時對她只不過是“懷有情愫”的程度而已。

牛頓從12 歲左右到17歲,牛頓都在國王中學學習,在該校圖書館的窗臺上還可以看見他當年的簽名。他曾從學校退學,並在1659年10月回到埃爾斯索普村,因為他再度守寡的母親想讓牛頓當壹名農夫。牛頓雖然順從了母親的意思,但據牛頓的同儕後來的敘述,耕作工作讓牛頓相當不快樂。所幸國王中學的校長亨利·斯托克斯(Henry Stokes)說服了牛頓的母親,牛頓又被送回了學校以完成他的學業。他在18歲時完成了中學的學業,並得到了壹份完美的畢業報告。

1661年6月,他進入了劍橋大學的三壹學院。在那時,該學院的教學基於亞裏士多德的學說,但牛頓更喜歡閱讀壹些笛卡爾等現代哲學家以及伽利略、哥白尼和開普勒等天文學家更先進的思想。1665年,他發現了廣義二項式定理,並開始發展壹套新的數學理論,也就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微積分學。在1665年,牛頓獲得了學位,而大學為了預防倫敦大瘟疫而關閉了。在此後兩年裏,牛頓在家中繼續研究微積分學、光學和萬有引力定律。

摘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