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中國人民誌願軍烈士陵園的陵園地址

中國人民誌願軍烈士陵園的陵園地址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後,誌願軍領導機關成立了烈士陵園修建委員會,中國政府撥出專款,用於陵園建設,在朝鮮建起了八處誌願軍中心烈士陵園。

雲山誌願軍烈士陵園

位於朝鮮雲山郡舊邑裏。陵園內建有紀念碑、紀念亭、牌樓等建築物。安葬在這裏的是1950年10月25日至1950年11月5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在第壹次戰役中犧牲的烈士。第壹次戰役是中國人民誌願軍出國第壹役,歷時十天,殲敵15000余人,收復雲山、博川、溫井、寧邊、德川等重要城鎮,初步穩定朝鮮戰局。誌願軍在此次戰役中傷亡1萬余人,大部分安葬於雲山烈士陵園。

價川誌願軍烈士陵園

位於朝鮮價川市中心的高地上,這裏安葬的是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在第二次戰役西線作戰中犧牲的烈士。在第二次戰役的西線戰場,誌願軍激戰八晝夜,殲敵23000余人。第二次戰役,中國人民誌願軍傷亡30700人。價川與長津湖兩個烈士陵園安葬著第二次戰役犧牲的烈士。

長津湖誌願軍烈士陵園

位於長津湖畔,這裏安葬的是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第二次戰役東線長津湖之戰犧牲的烈士。長津湖之戰歷時28晝夜,殲敵13900余人。

開城誌願軍烈士陵園

位於開城市松嶽山下。開城是朝鮮停戰談判會場所在地,最初作為停戰談判會場的來鳳莊和後來的板門店都在開城。這裏安葬著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第三次戰役中犧牲的烈士。此次戰役歷時9天,突破“三八線”,占領漢城,將敵人驅至“三七線”以南地區。此戰殲敵19000余人,誌願軍傷亡8500人,大部分安葬於這個陵園。

上甘嶺誌願軍烈士陵園

位於朝鮮平康郡福溪鎮。這裏安葬著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誌願軍烈士。上甘嶺戰役歷時43天,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最為殘酷的戰役,也是世界戰爭史上最為殘酷的戰役。此役***斃傷俘敵25000余人,誌願軍傷亡11500余人。上甘嶺戰役中湧現出黃繼光、邱少雲、孫占元等著名戰鬥英雄。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烈士,除黃繼光、邱少雲、孫占元等著名戰鬥英雄安葬於沈陽外,其余均安葬於上甘嶺烈士陵園。

金城誌願軍烈士陵園

位於金城地區,這裏安葬著1953年5月13日至7月27日,在夏季反擊戰役中犧牲的誌願軍烈士。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是誌願軍轉入陣地防禦後,規模最大的壹次對敵堅固陣地發起進攻的戰役,歷時兩個半月。誌願軍實施了三次大規模的進攻,其第三次進攻即金城戰役,壹舉突破敵人四個師的防禦,突入敵縱深15公裏。夏季反擊戰役***斃傷俘敵123000余人,收復土地240平方公裏,有力地促進了停戰的實現。誌願軍在這次戰役中傷亡54000余人。

新安州誌願軍烈士陵園

位於朝鮮新安州市,是為紀念鐵路運輸戰線上光榮犧牲的烈士而修建的。園內有誌願軍領導機關和朝鮮交通省分別豎立的紀念碑。誌願軍鐵道兵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面對敵人強大的空中力量,粉碎了敵人實施的絞殺戰,建成了

由於抗美援朝戰爭作戰地域廣,戰線拉得長,戰場情況復雜,以上八處烈士陵園,不可能將誌願軍烈士全部安葬,很多烈士仍分散葬在朝鮮各地。除以上八處誌願軍烈士陵園外,朝鮮還修建了62處誌願軍墓地,建有243個烈士合葬墓,將分散在各地的大部分誌願軍烈士,集中安葬於這些烈士合葬墓中。 國內安葬誌願軍烈士及誌願軍老兵比較集中的有四處,它們是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丹東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赤壁市誌願軍烈士墓群、上海誌願軍紀念廣場。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位於沈陽市北陵公園的東側,由原東北軍區政治部修建,1951年8月落成,同年12月10日移交給沈陽市民政局管理。陵園占地24萬平方米,地勢居高臨下,拾級而上,迎面矗立著壹座23米高花崗巖砌成的四棱錐形紀念碑。碑體正面是董必武1962年9月題寫的“抗美援朝烈士英靈永垂不朽”。

丹東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丹東市錦江山北麓,陵園占地面積14000平方米,始建於1951年5月1日,當時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第50軍最早在丹東修建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也是中國人民誌願軍最早的烈士陵園。

赤壁市誌願軍烈士墓群

在湖北省赤壁市城西南30多公裏的羊樓洞村老營盤茶山上,***計安葬著124名誌願軍烈士。

上海市中國人民誌願軍紀念廣場

位於上海奉賢永福園陵。整個廣場分為紀念墻、紀念館、紀念林、紫金山四個部分組成。紀念墻總長約100米,分為五塊組成:壹、紀念墻銅像有由著名雕刻家嚴友仁雕刻,原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韓德彩中將題詞——“中國人民誌願軍紀念廣場”。二、大事記記載了整個抗美援朝的各大戰役。三、著名散文作家、小說家魏巍所作的“誰是最可愛的人”讓人們永遠記住英雄們的名字。四、遲浩田所題的“燃燒的歲月、永恒的豐碑”讓我們永遠把這個歷史牢記。五、誌願軍簽名墻上,當年和英烈們在壹起戰鬥過戰友們的簽字,讓他們繼續把妳們的故事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