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射手
身高:1.83米
體重:69公斤
最喜歡的運動:足球和高爾夫。
最喜歡的食物:河間火燒驢肉。
馮鞏,1957出生,天津人,馮曾孫,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文學藝術專業碩士畢業,自幼熱愛文學藝術,現為中國廣播藝術團副團長、藝術總監。國家壹級演員,文藝壹級,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第十壹屆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1973創作並表演出道相聲《尊師愛徒》,參加天津市優秀節目。師從馬季後,學習相聲創作與表演,先後與劉煒、牛牛合作,活躍於天津、北京。先在中國鐵路文工團,後在中國廣播文工團。馮鞏和妞妞合作期間,為群眾表演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相聲段子。馮鞏連續多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深受國內外電視觀眾的喜愛。
他和劉維的代表作有《虎年談虎》、《貓耳洞與特區》、《八戒痛惜悟空》等。1988之後,他們搭檔牛牛每年參加央視的春晚。他們的《殺人軼事》、《最佳亞運》、《拍賣》、《派對》、《最差先生》、《明天會更好》、《靜坐》等相聲表演多次獲獎,在觀眾中贏得了較高的社會聲譽。馮鞏還多次參與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並在其中擔任主角,獲得好評。比如巫娜,業余警察,站直了也不趴下,還親俄國。1988獲中央電視臺主辦的“大連星海杯相聲大賽”“棒棒”壹等獎。在電影《站直了,別躺著》中飾演主角的高文,獲得了16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也獲得了第四屆中國電影學會獎。在《伏擊》中飾演主角,獲得17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1997年2月,65438被“中國文聯”授予“德藝雙馨”中青年藝術家稱號。馮鞏不僅創作和表演了近百場相聲,還廣泛涉足電視小品、電視劇和電影,並於1989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電視演員。馮鞏連續七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深受國內外電視觀眾的喜愛。2009年春晚,演出《暖冬》。
[編輯本段]人物評價
在娛樂圈,馮鞏經常被壹個字評價:善良。馮鞏的名字婦孺皆知。近年來,除了演藝之外,他還是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社會活動也很多。但這些都沒有影響到他的主業——相聲表演。
馮鞏很忙,但他時刻不忘充實自己,十分註意學習黨在新時期的“文藝思想”。盡管工作量很大,他還是堅持訂閱報刊雜誌,了解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大事。他還堅持不懈地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中文專業和影視編導本科專業畢業後,繼續攻讀文學藝術碩士,努力提高“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他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對藝術的理解與對黨的文藝路線的認同有機地結合起來,並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把黨需要什麽、人民喜歡什麽作為自己的追求和目標。馮鞏創作的節目既不媚俗,也不概念化。它們總是在遵循藝術規律的前提下反映生活的本質,起到營造健康風氣、愉悅人心的作用。
為了參加今年五壹大慶“心連心藝術團”的演出,他和牛牛精心準備、潛心創作,深入跟蹤采訪了被江總書記譽為第二代鐵人的同誌。他創作的《* * *壹起舉杯》引起了觀眾的廣泛好評。馮鞏雖然有很高的政治思想素質,但他從不口惠而實不至地“高調”,也不隨大流。他曾感慨地說,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的目標,我要讓黨滿意,讓人民幸福。
馮鞏在相聲中是壹個機智幽默的形象,在電影中也是壹個和藹可親的形象,深受觀眾喜愛。但由於藝術界的壹些人,壹些不該發生的事情,有時會讓壹些人對演員有壹種習慣性的看法:臺上教育別人,臺下被別人教育。其實藝術界大部分人都有不錯的表現,馮鞏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馮鞏是個孝子,是個好丈夫。他常說:“父母不愛他,他還能愛誰?”父親嚴重腎衰竭期間,他帶著年近八旬的父母來到北京,想盡壹切辦法請名醫日夜照顧,陪父親度過了最後的歲月。母親住在天津,馮鞏幾乎每10天去壹次天津,以示孝順。
不僅如此,馮鞏對公公婆婆也很孝順。10年前,他帶著嶽父母來到北京,和家人合租了壹套兩居室的小房子。三代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熟悉的人都說:“馮鞏真是個大孝子。”馮鞏是個演員,但他有壹顆平常心。無論在哪裏遇到找他簽名拍照的年輕人,他再累也不會讓觀眾失望;在生活中,他從未給組織添過任何麻煩。從1980到1990,他沒有自己的房子,而是在辦公室度過。馮鞏的家是團裏排練廳旁邊用木板臨時隔開的壹個房間。
夏天的太陽,3歲的兒子身上長滿了痱子;冬天,北風呼嘯,燈火闌珊,靜得可怕。馮鞏經常去演出,妻子有時抱著孩子整夜睡不著。但是,馮鞏從來沒有把困難告訴領導。直到1991,在群裏給了他壹套房子。分房的領導握著他的手說:“謝謝妳,妳是我們組裏這麽多年沒提過住房困難的人。”馮鞏聰明機智,但為人非常善良深情。同事趙保樂在外地演出時突然患上甲型肝炎。轉氨酶比正常人高好幾倍,他全身發黃。馮鞏裹著軍大衣,在病床前呆了三天。醫生發現後,提醒他可能被感染。馮鞏說:“我住在他隔壁,異地,他踏實。”中央電視臺臺長張洋早年住在壹間9平方米的小平房裏。他的父母從東北來到北京。院子裏沒有下水道,生活不方便。馮鞏和牛振華剛剛在院子裏幫忙挖了壹條幾十米長的下水道溝。鄰居們深受感動,紛紛前來幫忙。1992年的壹天,剛搬進樓裏的馮鞏在隔壁鄰居家突然生病了。雖然不認識,但他連夜把病人送到醫院,掛號看病,忙得不亦樂乎。時至今日,在文藝界,仍然存在著壹些文人相輕的不良風氣。但他寬以待人,交了很多朋友,還積極向有關部門推薦人才。牛牛、牛振華、趙本山、吳瓊等眾多著名演員,當初都是他極力推薦的。大概是由於馮鞏的忠厚老實,他的朋友在各行各業。每個人都相信他,尊重他。馮鞏曾對他的朋友說:我是老百姓捧起來的,我總要做壹件讓老百人高興的事。
馮鞏對藝術、對戰友的熱愛,不僅表現在對家人、對朋友、對熟人的熱愛上,更重要的是,他的愛已經升華為壹種公益精神,不計得失地奉獻給了全社會。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是國家體委領導下的為全民體育捐贈資金的組織。中國明星足球隊是為基金會籌集資金的壹個重要團體。馮鞏是創始人之壹。作為副組長,他和其他同誌壹起,轉戰各地,馳騁賽場,壹無所有,無私奉獻。在過去的幾年裏,已經為體育基金會募集了超過6.5438億元人民幣。從1984年的“難忘的17天”,到慰問新疆某基地科研人員,馮鞏參與了無數次央視“心連心”演出。延安、常征路、江西、西藏、寧夏、貴州、河北、海南等貧困地區都留下了馮鞏幽默的笑聲。節假日參加義務演出,包括六壹幾十場兒童義演,還有社會公益、救災、重大節日等等。參加這樣的演出,馮鞏總是精力充沛。他知道自己是人民的文藝工作者。他說,“只要觀眾需要,我隨叫隨到。”1991 5月,馮鞏接到參加中央文工團進藏演出的任務。這是壹次高規格的慰問活動,藝術團的演員都是壹流的藝術家。
可惜當時馮鞏的父親病危住院,兒子發高燒。他連續幾天忙於工作和照顧病人,還發了低燒。但他非常珍惜這次演出。當黃牛勸他放棄時,他說:“我還沒有為藏族觀眾表演過,所以我必須去。”高原氣候突然使馮鞏的體溫“飆升”到39.5攝氏度,高燒持續了9天。壹從高燒中醒來,馮鞏第壹個詢問的就是演出安排。知道領導決定不讓他表演後,他不顧自己身體虛弱,發燒了。他去找領導去請戰。“我來西藏演出,壹個人在醫院裏長大。我羞於向西藏觀眾解釋。我不怕任何後遺癥。我去前線慰問了。我甚至。輪到他上場時,他拔掉氧氣管,滿臉笑容,興高采烈地和妞妞說“歡迎,朋友”,還加了壹段“妳好西藏”,時長17分鐘。等他退到後臺,醫生試脈搏的時候,才三十下!好險!
馮鞏的中國廣播藝術團有500多人。作為觀眾喜愛的演員,馮鞏時刻想著劇團。他積極去演出,積極想辦法為劇團創收。同時,他也為集團的改革出謀劃策。為了和央視等兄弟單位壹起辦好《藝苑風景線》這個欄目,馮鞏花了很大力氣組織團隊,吸引贊助,協調。前三個月,馮鞏組織幾個哥們在北京玉淵潭公園租了兩間房。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沒有向國家要壹分錢。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了這次改革。但節目出來後,馮鞏堅決不打自己的名字。即使在今天,人們也不知道馮鞏是藝術園林風景最初的總策劃。馮鞏積極參與青聯工作和青年事業。馮鞏作為全國青聯常委、青聯副主席,也是全國唯壹的各級青年組織兼職秘書長。
他與中直青聯專職幹部緊密團結,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中直機關的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中央國家機關評選“十大傑出青年”,設立“鐘毅青年獎勵基金”、“金芙蓉青年獎勵基金”,實施“金芙蓉青年獎勵基金”、“每天壹小時跨世紀青年讀書計劃”,表彰“百名優秀青年幹部、優秀青年專業技術工作者、優秀青年技術能手”,都是有馮鞏參與和組織的活動。他充分利用自己的社會聲望和號召力,四處奔走,努力工作,真正成為了壹個好秘書長。他被中直機關領導稱為“稱職的團幹”,他擔任團委秘書長的方式被團中央領導稱贊為“有利於團委發展的好形式”。
此外,從1996開始,馮鞏資助了壹名貧困林業大學學生四年的學習費用;在海南扶貧演出期間,遭遇臺風,他當場為受災群眾捐款10000元。這樣的事情,馮鞏從不張揚。馮鞏說:我不能利用社會賦予我的名聲來獲取個人名利,而應該實實在在地把我的藝術回報給社會,貢獻給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