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傅抱石年表簡編

傅抱石年表簡編

1904——10月5日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

1911年就讀於壹所私立學校,原名傅長盛。

1915-在壹家瓷器店當學徒,開始自學篆刻、書法和繪畫。

1917-14歲,考入南昌市江西省第壹師範學院附屬小學,轉學四年級,改名傅。

1921年——高中畢業,升入江西省第壹師範,開始藝術創作和研究,取名“抱石齋主人傅抱石”。

1925 ——完成第壹本《中國畫起源概述》。

1926 ——畢業於江西省第壹師範學校美術系,留校任教;看北伐軍攻克南昌,聽北伐軍政治部主任郭沫若講話。

全書分為總論、印刷材料、印刷形式、篆刻、構圖、刀法、雜項知識七個部分。

1929——1931年出版的《中國繪畫變遷史大綱》作者。

1931年,在南昌壹中任教。夏天,黃牧甫被印出來,半個月就整理出4000多個方格。《中國繪畫變遷史大綱》由上海南京書店出版。

1932 ——由江西省政府出資,以考察、改良景德鎮瓷器為名,派往日本學習。

1933 ——留學日本,進入東京帝國藝術學校研究部,學習東方藝術官,學習工藝和雕塑;翻譯日本水澤和彥的《王墨》壹書。

1934-5月在日本東京舉辦書畫篆刻個展,展出《淵明谷酒圖》、《曲塘圖》、《籠雞圖》、《書法篆刻》等作品170余件。6月翻譯了日本晉元省吳教授的《唐宋圖》。

1935至3月,日本出版了《苦瓜與和尚年表》。5月發表論文《中國民族美術的展望與建設》。7月回國,在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8月,《中國畫論》壹書出版。10月發表論文《從顧愷之到景昊芝的山水畫史》。

1936至2月出版《基礎國家案例研究》壹書。7月,在江西南昌舉辦書畫展,展出作品100余件;發表論文《秦漢美術與西方的關系》、《石濤年譜稿》。8月,《郎世寧傳》譯本出版。11月,編制了基本工藝模式法。

1937-3月,《石濤叢考》出版,《中國美術年表》出版。5月,發表《漢魏六朝墓磚》壹文。7月,撰寫《迪達子詩文後記校勘》;出版了《重新審視石濤》、《民國以來中國繪畫史研究》、《中國文人畫概論》。10月完成《石濤畫論研究》、《石濤生卒考》、《六朝初期繪畫》論文。

1938 ——1940,在郭沫若先生主持的政治部三廳當秘書。他經常到株洲、衡山、衡陽、東安、桂林等地做抗日宣傳工作。

1939—4月,到達四川重慶,住在西郊金剛坡腳下,人稱“金剛坡下山寨”。5月,《中國明末民族藝術家傳》出版。6月,他完成了《中國藝術史——古代篇》,並寫了關於印度黃牧甫的文章。

1940-4月,發表重要論文《顧愷之、金雲臺山繪畫研究》。對於《雲臺山圖冊》,郭沫若先生有四個獨特的選題。8月,政治部三館改組,郭沫若先生退出,回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學校搬到了重慶沙坪壩。9月寫《中國篆刻簡史》;《木刻技法》壹書出版了。

1941年-1月,發表文章《讀周立元印第安人傳》。4月,再次繪制雲臺山圖集。5月,石濤大師年譜完成。

1942 ——三月,他拍了壹張迪達草堂的照片,徐悲鴻先生為其題寫:“生機淋漓,真有感染力。”8月,郭沫若先生為屈原題詩,陶淵明畫像,龔半千和詩遊,張詩畫。9月,王武個展在重慶舉行,展出作品100件。此次個展展出了郭沫若題寫的《迪達草堂》、《對牛彈琴》、《初夏的霧》、《屈原》、《陶淵明》等作品。

1943 ——在重慶舉辦個展。在成都舉辦個展。

1944 ——金剛坡時期,代表作《夏山圖》為代表作,在重慶中蘇文化協會舉辦“傅抱石藝術展”。“郭沫若書法、傅抱石國畫作品展”在昆明舉行。1945——2月,畫《張阮圖》、《金仙圖》、《石濤詩意圖》、《迪達草堂圖》等。參加民主運動,簽署《中國文藝界時局宣言》。三月,做了小晴的《暮雨》等圖片。10月畫《金剛坡山麓》、《虎溪三笑》及畫冊《九機》。

1946-10月,遷回南京,繼續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與徐悲鴻、陳之佛在南京舉辦聯展。

1947-8月發表演講《中國繪畫的精神》。10月,“傅抱石藝術展”在上海“中華藝苑”舉辦,展出作品180余件,佳作眾多,人與景平分秋色。

1948-1月,《石濤大師年譜》精品出版;在南昌舉辦個展。1949 ——開始創作以毛主席詩詞為題材的中國畫。作品有《七律長征》、《沁園春·雪》、《清平樂·六盤山》等。作品參加“南京首屆美展”。

1951年——6月,當選為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常委。七月,我寫了中國的繪畫。

1952 ——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任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

65438年6月至0953年7月發表論文《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的藝術成就及其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的重要性》。9月,“首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在北京舉辦,《渡大渡河》、《岷山千裏雪更歡樂》參展。

1954——4月,為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撰寫《東方紅》。

1955——3月在江蘇省文聯舉辦的“文藝周講座”上做“中國古畫”講座。兩幅人物畫《向君》和《山鬼》在第二屆全國美展上展出。

1956——1月增補為政協二屆壹次會議委員,出席政協二屆二次會議。8月,在紀念雪舟等世界文化名人逝世450周年大會上作《雪舟及其藝術》的學術報告,全文發表在《人民日報》上。10月,中國美術家協會南京分會籌備委員會成立,並當選主席。

1957-2月,開始籌建江蘇省國畫院,擔任主要負責人。從5月到8月,他率領中國藝術家代表團訪問羅馬尼亞和捷克斯洛伐克,畫了50多幅畫,然後出版了兩種素描。7月,《寫山要》壹書出版,該書是根據日本高島北海的《寫山要》原著編撰而成。8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30周年藝術展”上,與亞明合作的軍事歷史畫《大軍南下,渡過黃河》展出。12月,《風景與人物技法》壹書出版。

1958——4月,《白石老人的藝術淵源》壹文在《文匯報》發表。7月,《中國的畫》出版。12月,《傅抱石畫集》出版,郭沫若先生作序並署名。選擇1942-1957年的40部作品,如《童音讀畫》、《十極煙雨》、《蘭亭圖》、《二為路》、《平沙落雁》、《西風吹紅雨》、《暮色》、《渡大渡河》。在北京舉辦“江蘇國畫展”,展出新作《蝶戀花》《雨花臺頌》。

1959-6月,“中國藝術展”在卡拉奇開幕,展出山水畫春、夏、秋、冬及壹羅馬尼亞站;曾在湖南長沙、韶山寫生,後出版《韶山寫生集》,收入《韶山及毛主席故居全圖》。7月至9月,他與關山月合作,為人民大會堂繪制了壹幅巨大的中國畫《山川秀美》。毛澤東總統親筆題詞。

10月,我在英國參加了全國先進工作者會議。

1960——1月,春到中山,水鄉之歌,新歌恨千尺不太高在南京展出。3月,江蘇省國畫院正式成立,並任院長。出版了《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研究》。4月,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分會正式成立,並當選為主席。江蘇省書法篆刻研究會成立並擔任副會長。8月,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9月,他帶領江蘇省壹位國家級畫家走遍全國六省十余市寫生,行程23000余裏,畫出了許多優秀作品。後來辦了畫展,出版了《山河新風景》集。

1961年-2月,在《人民日報》發表論文《思想變了,筆墨不能不變》。3月,人民日報發表《老人白石篆刻——齊白石作品集·印刷序》。5月,在京舉辦《山水新風景》展,展出《山水畫》、《西陵峽》、《黃河清》、《棗園春》、《陜北風光》、《紅巖村》、《山城》等名作。6月至9月,赴東北寫生,作《鏡上飛泉》《天池林海》《林海雪原》《壯美煤城》《松花湖》等畫,後出版寫生作品集。

1962——2月,《論鄭板橋》《鄭板橋集》序言在《人民日報》發表。8月,《天池瀑布》在南京美展展出。10月,屈原、杜甫兩幅作品在江蘇肖像展展出。10月至次年4月,赴浙江休息寫生,後出版《浙江寫生畫集》,其中有《新安江印象》、《三潭殷悅》、《虎跑》、《九溪》、《龍井初春》等作品。

1963-1月,與何香凝、潘天壽合作畫多幅中國畫。3月,為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制作大型“華山地圖”。11月回到江西,走訪井岡山、瑞金等革命老區。後來,我先後創作了黃洋界、茨坪、長征第壹橋、葉坪、革命搖籃。

1964-壹月井岡山。3月,我寫了《在更新的路上前進》。9月,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出席會議。

1965——1月,“全國美展”華東作品在北京展出,大量“虎踞龍盤勝今昔”參展。九月去上海畫上海虹橋機場的大廳。同月二十九日,因腦溢血去世,享年六十壹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