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濰坊核雕用什麽

濰坊核雕用什麽

濰坊核雕用桃核,相關內容如下:

壹、獲獎

濰坊核雕大約始於清末,並於本世紀初時在巴拿馬博覽會上獲獎。它主要是用桃核為材料,並巧妙地利用桃核上的自然麻紋雕出各種生動的景物,如山水、花鳥、人物及車船、首飾印章等優秀作品。

二、作品

濰坊的核雕,與嵌銀、仿古銅、年畫、銅印,風箏齊名,都是工藝晶之最,國之瑰寶。清朝末年,山東濰坊諸城縣著名核雕藝人張大眼在北京宮延刻朝珠、撚珠、手串、佛珠等。慈禧太後時,其人各噪壹時,年老回家授徒山東濰縣都家村都渭南。

三、歷史流程

到了近現代,由於核雕藝人的地緣關系,民間藝人都渭南把絕技傳給兒子都蘭桂。民國年間,1915年,都蘭桂與核雕愛好者丁懷曾舍得“萬國博覽會”巴拿馬獎章,都蘭桂刻“馬拉古代驕車”,丁懷曾報表簽名。都蘭桂得獎牌。

1933年在全國鐵路沿線生產貨晶展覽會上獲超等獎。他壹生研究核雕技藝,其中精細作品有“百鳥朝鳳”,“文王百子圖”、“百壽圖”等。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刻“百萬雄師過長江”核舟贈毛主席。

1955年,都蘭桂被評為國家級老藝人之壹,1956年被評為先進生產者,當選為濰坊市人大代表、山東省政協委員,卒於1960年。

四、貢獻

核雕老藝人都蘭桂壹生積極創作,為核雕藝術的發揚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授徒二人:考功卿、都傳功。使核雕藝術得以延續至今。

核雕老藝人考功卿授徒王緒德,師徒二人在繼承前人技藝基礎上廣泛汲取同行業及各個工藝術美術工作者的經驗和優長,苦心經營,在核雕藝術上推到了壹個新的裏程碑。他師徒刻的核舟更是別有風味。

其壹作品船尾垂下的錨鏈由45個小如米粒,細如發絲的橢圓形環連接而成,每節活動自如。他們師徒二人的作品被世界各國友人收藏。

都蘭桂之孫都傳恭自小愛好書法、繪畫,九歲跟祖父都蘭桂學習核雕,作品有“九龍戲水”、十八羅漢”、“梁山—百單八將”等核墜,“西湖聯韻”、“百萬雄師過長江”等核舟。其作品為外國友人收藏,現被授予“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濰坊核雕近三百年,經過壹代又壹代的苦心摸索,創出了壹件又壹件的新穎作品,為我國的工藝美術錦上添花。這些作品都是與濰坊“年畫”、“嵌銀”、“風箏”、等平齊的瑰寶。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山東濰坊更為世界重視,對國際影響也越來越大,到山東濰坊旅遊的外國友人也越來越多,核雕產品也和其它的工藝品壹樣,深受遊客喜愛,銷售量越大。隨著更多核雕愛好者的加入,在市場出現了不少的新人才、新作品。

其作品多種多樣,更充實了市場的繁榮。但在市場銷售的精作品不多,後輩有收藏價值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