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如何用初戀微信聊天(男人如何談初戀)

如何用初戀微信聊天(男人如何談初戀)

01

今年夏天最好的綜藝節目,我要宣傳樂隊的夏天。

作為live house的常客,戴上耳機就能感受到這些神仙樂隊的現場效果。

上周《樂隊的夏天》進展到第五期,盤尼西林改編了壹個大叔的《新少年》,讓張亞東哭了。

“妳的舊懷表還在轉嗎?妳的舊皮鞋還能穿嗎?”

這裏有壹種未來牌香煙,妳不想試試嗎?"

這首歌是當時張亞東制作的。現在再聽壹遍,感覺像是穿越了時空。

他想起了樸樹當時唱歌的方式,想起了當時做音樂的單純狀態,想起了當時對未來的期待。他認為到2000年壹切都會好的。

但是發生了什麽?

人生依然充滿坎坷,只是他們不知不覺就老了。

張亞東的眼淚是為了他的理想和青春。

本周,8強榜單出爐。黑頭走的時候粉絲問安可。

他們唱的是《校園美女與流川楓》,這壹次的黑散曲讓在場的樂隊都淚流滿面。

”考上研究生的那天,她拿到了單位的簽名簿。

壹個去了深圳,壹個去了成都。

在新的世界裏,我每天茫然地環顧四周。

思念被距離拉開,被時間沖淡。

現實就像橡皮擦,抹去了過去的浪漫。

當她鼓起勇氣說再見時,

他只是對電話說再見。

這樣的故事每年都在這個城市發生。

這個故事每年都會結束,消失在風中。"

曾經是校園情侶,現在只能回憶情侶。唱完這首《校園美女與流川楓》,恍如隔世。

我們這個時代從來不缺少對壹個精致偶像的崇拜。我們缺少的是對人類情感的贊美,比如校園美女和流川楓。

精致的偶像多是泡沫,真實的喜怒哀樂卻能讓人感同身受。

當妳聽到這首充滿往事的歌時,妳是否也會想起那個英雄——瘋狂少年?

02

2011畢業季,壹首用陜西方言演唱的畢業歌《校花與流川楓》在人人網上走紅。

現在很多年輕人壹提到家鄉的方言就想到“沒面子”。

但是黑頭們堅持帶頭使用Xi方言。用他們的話說,他要“發揚祖先秦始皇的口音”!

聽完他們的作品,妳會發現陜西話是那麽的可愛迷人。

《校園美女與流川楓》講述了壹對情侶在陜西師範大學讀書時相戀的故事。

從相遇,相識,相戀,最後因為畢業而分手。

10年前,他在大學認識了女朋友,兩人壹起考研。結果曹石考上了,女生沒有。

所以曹石留在Xi安學習,而女孩們去北京工作,在新城鎮忙碌。

因為在異地,“思念被距離拉開,被現實沖淡。”現實就像橡皮擦,抹去了浪漫。他們漸行漸遠。

其實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初戀往往沒有影視劇那麽血腥,只是壹些簡單無奈的現實。

而這些最簡單的區別也是最致命的。

歌的最後,兩個人在同學聚會上相遇,周圍都是新人。

握手的那壹瞬間,我感受到了那熟悉的溫度,所有的回憶再次湧上心頭。

他們站在人群中,忍住眼淚,像兩個孩子壹樣無助。

但現實中,主唱曹石並沒有參加晚會。

因為他擔心見面會毀了過去的美好時光。

好記性,他接受不了那種“失落感”。壹首歌,壹個故事,兩條命。

就像歌裏唱的“這個故事年年有,這個故事年年有結局”。

歌曲中的校園愛情故事在身邊壹遍又壹遍的上演。這首歌獻給我們這壹代人的回憶。

03

說起校園戀愛,這大概是大家都聽過、看過、經歷過的事情。

校園裏那麽愛妳,天真的以為即使各奔東西也不會分開,最後卻被現實澆滅。

看了所有對《校園美女與流川楓》這首歌的評論,發現每壹段異地的校園戀愛後,都有三個關鍵詞:距離、空白、信任。

同事@Rickey說,當妳連三千多的異地往返機票都買不起的時候,妳就知道初戀時脫口而出的海誓山盟有多蒼白無力了。

當妳生病了,需要自己照顧的時候,妳就會明白“距離”不僅僅是壹個數字,它意味著不可及。

空白也是距離造成的。

兩個人在不同的城市奮鬥。有時候,對方在朋友圈分享壹篇文章,妳甚至不明白她想傳達什麽。

讀者@ Mark說最怕異地女友說“要是我們能壹起去XXX就好了”。

這句話,只有1%的期待,剩下99%的難過。

長期的空白意味著* * *和記憶的差距。異地情侶可以微笑著回憶過去,暢想未來,卻無法坦誠的談論現在。

時間越長,彼此越容易產生信任危機。

壹開始打了幾個電話,對方都不接,大多以為他在開會。

現在發壹條微信十幾分鐘,大部分人都會胡思亂想,編壹出大戲。

等待這件小事變得特別痛苦。

純粹的校園愛情,就這樣漸漸被消費了。

但多年以後,回想起這段往事,還是會面紅耳赤。

在校園美女和流川楓下面,有這樣壹條評論,很像戛然而止的校園初戀。

多少人愛得死去活來,現在壹提起就只能化為苦笑。

04

聽了這首歌,看了這個節目,很多人都哭了。

樂隊為什麽哭?馬東為什麽哭?觀眾為什麽哭?

因為我遺忘了很多年的青春和理想信念,今天又找了回來。

對於成年人來說,“拿回來”這個詞特別沈重。

黑頭的《校花和流川楓》就這樣感動了很多人,真的很好。

《樂隊之夏》開播前,很多人質疑馬東這樣的首席自大狂是否應該出現在“超級粉絲”中。畢竟張亞東、高和李慧娟都是專業音樂人。

我覺得這個設定很好。

事實上,我們是“馬董”。雖然我們沒有什麽樂理知識,平時也不追樂隊,但是看《樂隊的夏天》還是很感動的。

我們即使不是專業觀眾,也能看懂這些樂隊的作品。

沒有永遠的小生,只有遲到的聽眾。

樂隊的夏天是壹個入口,讓更多人聽中國的樂隊,看到這群理想主義者。

雖然最終都會老去,但總有人年輕。

如果有人看了樂隊的《夏天》後愛上了樂隊的音樂,甚至決定去玩音樂,那麽這個節目是值得的。

正如《新褲子》主唱彭蕾在節目中所說,“這個節目可以把樂隊帶到未來,未來可能是獨立音樂的黃金時代”。

今年中國的夏天真的來了。

以上圖片版權歸樂隊之夏節目組所有。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樂隊的夏天》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