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或許是大多數人,都曾有過的經歷:
在做壹件事時,我們總會有各種擔心和焦慮。
既怕自己做不成,又怕別人的質疑和否定。
最後無休止的內耗,就會徹底拖垮我們。
但其實,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與其被精神上的內耗折磨,不如用行動去治愈自己。
想的越多,越會透支心力和體力,做的越多,才越能扛住壓,克住難。
作家南川大叔,講過這樣壹個故事。
他有壹個表弟,某天給他發消息說,自己想應聘華為公司。
南川大叔問:“妳開始投簡歷了嗎?”
表弟支支吾吾地回道:“還沒有,應聘哪個崗位我還沒有想清楚呢。”
南川大叔勸表弟,先在網上找壹些資料,看看在招聘的崗位有哪些,對照自己的能力壹壹篩選,然後再綜合分析。
表弟聽完點了點頭,也表示接下來要好好研究壹番。
但壹周之後,表弟又去找他。
原來表弟並沒有去應聘,因為他聽說華為公司面試很嚴格,而且要求也很高,就算順利通過面試,也很難適應激烈的內部競爭。
南川大叔問他:“妳先告訴我,投簡歷了嗎?”
表弟回答道:“還沒有,我不確定自己能不能行。”
南川大叔聽後,嘆氣道:“妳根本沒去嘗試過,就已經被想象中的困難嚇住了。”
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曾說過壹句話:“那些經常困於不安和焦慮的人,往往有想太多的壞毛病。”
在做壹件事時,最難克服的,不是將會遇到的困難,而是想象中的困難。
不知妳是否有這樣的感受:
本想去健身,但想著會很累,越想越累,幹脆就不去了。
本想去讀書,但想著會犯困,越想越困,幹脆就不讀了。
本想去寫作,但想著會很難,越想越難,幹脆就不寫了。
《撒野》這本書中,有壹句話:
“人就是這樣的,想來想去,猶豫來猶豫去,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勇氣沒攢夠,其實只要邁出去了那壹步,就會發現所有的壹切早就準備好了。”
許多時刻,令我們疲憊的,從來不是沒準備好,而是過多的焦慮和猶豫。
想太多,不僅會消耗掉更多的體力和精力,也會瓦解掉妳做事的決心和意誌力。
放下過多的精神內耗,才能丟掉沈重的思想包袱,輕裝前行。
哲學家叔本華曾說過壹句話:
“人性壹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妳越在意他人的負面評價,越會喪失前行的勇氣。
只有放下過度的敏感,才能減輕內心的累贅。
日本作家渡邊淳壹,曾認識壹位很有才華的O先生。
這位O先生是文壇新人,已經在文學雜誌上,發表過小說,未來大有可為。
但他卻因壹次尋常的退稿經歷,自尊心受到很大傷害,從此壹蹶不振。
渡邊淳壹打電話安慰他說,不必在意這些。
他只是有氣無力地應了壹聲。
還有壹次,渡邊淳壹到他的住處看他,但他不是撓頭就是嘆氣,根本沒有創作的欲望和鬥誌。
幾年後,這位O先生漸漸斷送了自己的前途,在文壇上徹底消失了。
《海賊王》裏有壹句話:
“這個世界並不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裏,而恰恰掌握在能夠經得住嘲笑與批評、並不斷往前走的人手裏。”
面對他人的質疑和不看好:
若妳強大,它就是妳向上的墊腳石。
若妳怯懦,它就是妳向前的絆腳石。?
已故建築大師貝聿銘曾經被法國總統欽定為盧浮宮重建項目的設計師,但幾乎所有法國人都反對這個決定。
設計院的委員對貝聿銘的設計稿冷嘲熱諷:“這是什麽破玩意!”
他走在街上,壹個巴黎女人故意對他吐痰。
但從始至終,他沒有因為別人的無理言行大發脾氣,也沒有因為這些負面事件,放棄自己的設計理念。
後來,貝聿銘頂著巨大的壓力,終於用金字塔式的設計,讓盧浮宮成了法國人最驕傲的建築。
有壹句話說:“過多的敏感,是壹種無謂的自我消耗。”
能吞得下多少委屈,才能成多大的事。
能受得住幾分打擊,才能成幾分的才。
當妳最終做出成績,所有誤解就會不攻自破,所有打擊便會煙消雲散。
去年有壹則很火的視頻,叫做《先幹了再說》。
視頻裏,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許多人紛紛犯了難。
壹個小夥子,在紙上寫下了自己的擔憂,疫情前辭職了,還能找到工作嗎?
壹個中年男子,在農村做家畜生意,他問自己,雞都出不了欄,鄉親們沒有收入怎麽辦?
壹個餐飲店老板,看著員工都在店裏望著她,她在想,三個月沒進賬,店還能開下去嗎?
在短暫的困惑和掙紮後,他們紛紛行動起來。
那個小夥子,在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之前,選擇去當壹名網約車司機。
那個中年男子,為了推銷鄉親們養的雞,開始嘗試在網上直播帶貨。
那個餐飲店老板,把店變成了小型菜市場,帶著所有員工,賣起了平價蔬菜。
最終,他們都熬過了最難的那壹關。
當深陷困境時,越糾結越會走投無路。
當妳去行動時,才能更好地尋找出路。
知乎上有壹個提問:“37歲失業在家,壓力巨大,超級痛苦,怎麽辦?”
有壹個叫“滄海”的網友回答說:
首先,迷茫不解決任何問題。再次,情緒於事無補。
假如說,上帝在妳眼前放了十個盲盒,並告訴妳有壹個裏面裝的是妳想要的,妳會怎麽辦?
妳應該壹個壹個地去打開。
不要再浪費時間,趕緊去試錯,想太多是沒用的。
壹個字,幹。不行,換。再幹,不行,再換。
有壹句諺語說:“空談,水之泡沫;實行,金之點滴。”
也許,行動不能立馬給妳帶來轉機,卻可以讓妳慢慢擺脫困境。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1983年美國社會學家hochschild,提到壹個理論叫 “情緒勞動” 。
大意是除了日常的體力和腦力勞動外,還存在壹種被忽視的勞動,就是情緒的勞動。
當壹個人陷入過度焦慮和糾結時,就會消耗自己大量的體力和精力。
這也就是為什麽,在做壹件事時:
怕自己做不成,比真做不成,更讓妳感到疲憊。
怕別人說妳不行,比真不行,更讓妳感到難堪。
許多時刻,我們面對的最大困難,不來自外壓和外力,而是來自情緒和精神的內耗。
所有困惑也好,質疑也罷,想得越多越痛苦。
當妳摒棄雜念,拋開煩憂,做得越多越坦然。
壹個人最大的自律,是不跟自己較勁。
點個 「在看」 ,與朋友們***勉。
作者 |?洞見(DJ00123987)——不壹樣的觀點,不壹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排版 | 徐徐來
圖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音樂 | International Piano Academy Lake Como - Kanon und Gigue für Klavier in D Major:No. 1, Kanon
閱讀原文
閱讀?10萬+
贊1623在看2106
寫下妳的留言
精選留言
讀書君
置頂
64
行動是治愈內耗最好的良藥,現在行動起來,加入樊登書友圈,每天***讀壹本書,***同成長!
後臺回復關鍵詞粉絲群,即可加入,進群可抽免單,最高2000元
10w書友都已加入,妳還不快來~
幸會
100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樊登讀書
(作者)
31
許多時刻,我們面對的最大困難,不來自外壓和外力,而是來自情緒和精神的內耗。
Dei昕同
80
看完茅塞頓開 豁然開朗 心情舒暢 焦慮緩解了許多 時間好快 我就是有時候想的太多浪費了許多時間 但無論如何 都要硬著頭皮往前走 彌補之前的不足 熬過去這幾十天 明年這個時候該有多開心啊 堅持到底
?2022考研上岸
樊登讀書
(作者)
43
加油,祝妳成功上岸!
沐沐
40
當年本科自考剛開始沒多久的時候,身邊很多人說非常非常難考基本沒人畢業,於是我第壹次公***課就放棄了。第二年我嘗試著把所有精力都放到備考中,結果我順利通過了。16科自考科目除了英語我補考過,其他全部壹次性通過。我們本校這批參加這個專業的本科自考大專生大概有三百人左右吧,能按時畢業的不到十個,我就是其中壹個。自那以後,我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建立信心,我也不怕所謂的萬事開頭難,因為最難的是堅持,很多人不是因為事情本身難而退出,往往是不能自我堅持信念。
婷
38
這個世界並不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裏,而恰恰掌握在能夠經得住嘲笑與批評、並不斷往前走的人手裏。
樊登讀書
(作者)
21
若妳強大,它就是妳向上的墊腳石。
若妳怯懦,它就是妳向前的絆腳石。
知了知了。
23
我們很多時候,想的很多,但做的卻少
得人餵
21
這篇文章我想用馬克思主義來總結,那就是:不要想不要想,趕緊去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實踐是壹切認識的基礎!
Ava Jing
17
想,都是問題,
做,才是答案。
玲玲
17
我就是在意別人看法的那種人,總是害怕總是只想不幹
XIEJIU
17
為自己而活,別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小毛豆
16
精神內耗真的超級嚴重!特別看重別人的眼神,情緒喪,除了旅行能讓我平靜下來,工作和生活都很讓我焦慮,我最大的願望可能就是找個小眾地方躺平,做著小小的事情
好慕課黃金忠
16
用陽光的心態,坦然面對壹切。
壹切否會慢慢變好!
樊登讀書
(作者)
12
想的越多,越會透支心力和體力,做的越多,才越能扛住壓,克住難。
kuki
14
這個剛好對應了《大腦幸福密碼》這本書,希望改變得更能體會幸福。
樊登讀書
(作者)
12
幸福是壹種能力,它就藏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懂得感知幸福。
豪子
12
謝謝樊登讀書,這篇文章就是為我而創作,最近陷入內耗,迷茫,仿徨,自責,非常痛苦
秘密
11
壹個人最大的自律是不跟自己較勁
付華艷
10
面對他人的質疑和不看好:
若妳強大,它就是妳向上的墊腳石。
若妳怯懦,它就是妳向前的絆腳石。
機械19級-來導
9
不要太矯情了,就壹普通人,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不必庸人自擾
Serve the People
7
跟對人才是出入,才有好日子過。
燕歸來
7
自從結識了“樊登老師讀書”,就像在我眼前打開壹扇窗戶,傳業授道,解惑也,受益匪淺,感謝樊登老師!
今天,收到樊登老師讀書日歷,封面設計精美,還沒舍得打開看看。喜歡帆布袋,更喜歡那句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黃小恩
6
太紮心了
馬艷
6
怎麽做很重要!!!判斷力吧!!!
趙亞明
5
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poem韻
5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芭蕾
5
停止內耗,文中句句有理!
金鑫
5
最近,看書越來越少了
藍冰卿
4
自己就是容易”內耗”的人太過在意別人的想法,弄得自己很累焦慮,從現在開始改變,自信,果斷,充實自己,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用的焦慮上
福善全
4
擼起袖子,幹就完了
清蓮
3
忙,可以治愈壹切矯情
L.J.?
3
寫的真棒?,想到的是問題,做才會有答案
思屬風雲
3
行成於思毀於隨,這句話誤導眾生;行成於行毀於豫才對
千
3
想,都是問題,
做,才是答案,
幹,就完了。
壹片明亮
3
不知前路如何,先行動起來再說
子林
3
這篇文章跟脫不花老師的魯莽定律有異曲同工之妙,魯莽定律大意就是先幹起來,妳就成功了壹半。加油,同誌們!
詩瑤。
3
與其被精神上的內耗折磨,不如用行動去治愈自己。
想的越多,越會透支心力和體力,做的越多,才越能扛住壓,克住難。
鐺鐺
3
終於找到了醫治當前迷茫的良藥,這篇文章來的太是時候了!接下來,幹就完了!
poem韻
3
生而為人,不必追求物質的富足,不必在乎別人的評頭論足,追求內心的豐盈即可
希希
3
好久沒看樊登讀書了,今天讓我豁然開朗,妳總是會讓人找對方向,不會失望,要想著打卡,不然都覺得浪費時間了,希望妳越來越好
樊登讀書
(作者)
2
A
3
幹就完了!
龐多多?
3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黃雪洛
2
壹個人最大的自律,就是不跟自已較勁。
?萬納?
2
拒絕內耗,幹就完了。話說看《撒野》的時候沒註意呀,再刷壹次去
鄭大俠
2
人生最大的成本就是自我摸索和內耗
A.壹縷陽光?
2
當壹個人陷入過多的焦慮和糾結時,就會消耗自己大量的體力和精力!
拾裏·花熙
2
許多時刻,令我們疲憊的,從來不是沒準備好,而是過多的焦慮和猶豫。
WXY
2
迷茫不解決任何問題。情緒於事無補。
A劉雅麗
2
所有的空想焦慮沒有行動的付出都是天馬行空無稽之談,安逸是留給死人的,活著必須有野心才能讓自己開心幸福
York~
2
看似輕巧,想要跨步真的不易
荏 苒
2
這篇文章寫到我心裏進去了,我好像找到了那個迷路了的我……謝謝!
雅蘇?
2
這篇我應該仔細研讀
?安?
1
打敗自己便無敵
豐
1
只有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裏,想,就是運籌,不想好就行動,也太盲目,往往會事倍功半。
周湘雲
1
無意中點開了這篇文章,邊聽邊感慨自己最近就是壹直在內耗,擔心自己做不好工作,擔心自己被其他人超過,擔心不在被老板賞識,最近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剛剛聽完這段文章後,點醒了我。接下來,真的應該摒棄雜念,實幹到底。
阿嶽
1
感謝作者,有醍醐灌頂的感覺!這大概就是庸人常常自擾最好的解釋!
步玉霞健康教育誌願者
1
任何事情先完成在完善,幹了再說,行動中不斷總結砥礪前行,行動是治愈壹切矯情的良藥,行動是壹切果效的前提!
Susie
1
不跟自己較勁,幹就完了!
L.Y?
1
這個深有體會,每做壹件事就會瞻前顧後;怕這怕那不敢前行。最後啥事也沒做,讓自己人生變的沒有方向,更加渾渾噩噩了。原來竟是內耗太嚴重了,不多想就是幹,敗了再從來是破除的方法。加油
今天妳早起了嗎
1
有兩種情況不知道有沒有解決辦法?壹是有行動,結果有成功也有失敗,失敗的總量比成功的更多壹些,抵過了成功帶來的信心而陷入陰霾;二是上帝的十個盲盒裏面有壹個是妳想要的,但是告訴妳只能選擇3個(就像手頭時間、資金的限制,盲盒都壹樣也不存在分析的可能,純運氣),而糾結無法開始行動決定打開哪三個。
瑞
1
“這個世界並不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裏,而恰恰掌握在能夠經得住嘲笑與批評、並不斷往前走的人手裏。”做內心強大的自己,我很棒
平平
1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