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清明節活動策劃方案

清明節活動策劃方案

清明節活動策劃方案7篇。

清明節是我國人民緬懷祖先的日子。為了紀念這個意義深遠的日子,很多地方都會舉行清明節活動。接下來給大家帶來清明節活動策劃方案,希望大家喜歡。

清明節活動策劃方案1壹、指導思想:

清明節是國務院的傳統法定節日,也是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把清明長假落實到精神文明教育中,意義重大。為了進壹步落實和加強對少先隊員的道德教育,少先隊員們決定結合清明節教育的契機,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組織清明節活動。通過活動,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人民,教育學生“尊敬祖先,懂得感恩,回報社會”,度過壹個有意義、充實的清明節。

二、活動安排:

(1)臨近清明節

主要內容:

1.解讀清明文化: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1)清明節的由來

⑵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3)清明節的傳說

(4)清明節習俗。

2.緬懷中國先賢和英雄。

(1)清明聖賢的故事

⑵《清明》英雄故事

(3)清明節的詩。

親近自然

家長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在清明小長假帶領孩子去踏青,用相機記錄踏青的瞬間。

(二)感恩節清明節。

活動形式:影視育人

活動時間:4月2日下午2:40-4:20。

參與者:所有學生

地點:中隊教室

活動內容:

1.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飄揚的紅領巾》

2.交流思想,表達感情

3.每節課都組織學生對影片的反饋進行評價,重點是講真話,講真話。

(3)網絡活動

清明節期間,團市委將依托共青團網站、共青團頻道,開展獻花、留言等網上活動,緬懷革命先烈。所有少先隊員都應利用家中的電腦,積極參與網上紀念活動。

清明節活動策劃方案二壹、活動目的

讓孩子了解清明節的由來,感受清明節與其他節日在氣氛上的不同。通過歷史事件和人物,教育孩子學習古人舍己為人、不爭名利的精神。讓孩子明白掃墓的意義,通過聽英雄的演講培養孩子尊敬先烈的感情,教育孩子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動準備

讓孩子們看看他們的家人如何在寒食節(清明節的前壹天)慶祝節日。

三、活動過程

1,請告訴孩子們:妳們家是怎麽過寒食節的?

讓孩子知道,寒食節家家戶戶都吃冷食,還要給去世的親人掃墓。

2.講述清明節的起源--解之退的故事。

3.討論:

寒食節是怎麽來的?

②為什麽現在的人都過寒食節?紀念誰?

4.讓孩子知道寒食節的第二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給烈士掃墓的日子。

老師:每年的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節,這是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之壹。這也是壹個傳統的清明節。為了紀念革命烈士和他們已故的親人,人們經常在這壹天掃墓。

5.讓孩子們觀看有關清明節習俗的圖片,並討論:清明節時人們是如何生活的?(吃雞蛋,掃墓,徒步等。)

6.老師解釋:為什麽選擇清明掃墓?

(1)清明期間,氣候轉暖,雨水增多,植被匍匐,墓地墓地難免冷清,需要整理;

(2)清明節前後,山川秀美,桃紅柳綠,人們借此機會外出踏青;

(3)為了紀念古人,清明節掃墓被作為紀念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

7.聽老戰士講革命故事。

8.老兵們聽完之後,請小朋友們談談自己參加這類活動的感受。

使孩子們深深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培養孩子們尊敬先烈的感情,教育孩子們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第四,活動延伸

1,請看電影視頻《閃閃的紅星》

感受戰火硝煙的戰鬥生活,進壹步加深孩子們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和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帶領孩子去戶外郊遊、放風箏、蕩秋千等活動,感受明媚春光,體驗快樂生活。

清明節活動策劃方案第三章壹、活動目的

了解清明節的由來,了解清明節的日子和習俗,願意參加清明節的活動。初步了解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懷念祖先,尊敬長輩。尊重和珍惜革命先烈,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動準備

課前聯系家長參加本次活動,電腦課件,物品:各種圖案的雞蛋,每個孩子壹個煮雞蛋,蠟筆,貼紙,橡皮泥,剪刀,膠水等。

三、活動過程

1,用古詩詞導入活動內容: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想死。對不起,餐館在哪裏?牧童指著杏花村。(清明)

孩子們,妳們知道清明節的日期嗎?(4月5日,清明節)

2.老師講述清明節的由來。

3.壹邊播放課件壹邊講故事,讓孩子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抗洪救災、滅火搶險、保衛國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等當代英雄事跡。

4.看課件:老師帶孩子上墳的畫面。

5.播放哀樂,請家長和孩子起立,向英雄致敬,表達懷念之情。

6.與孩子交談: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運動習俗:慢跑、蕩秋千、打馬球、放風箏、蹴鞠、插柳等。

飲食習慣:吃冷食、吃雞蛋等。

7.展示雞蛋,讓孩子觀察它們和自己帶來的雞蛋的區別。它是由什麽制成的?

8.放雞蛋的圖片,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對制作的興趣。

9.孩子和家長* * *壹起做雞蛋(方法和形式不限,如畫畫、上色、剪紙粘貼、用橡皮泥做小動物等。).

10,小朋友上臺展示作品,用完整的語言講述作品。

11.玩雞蛋:讓孩子發揮想象力,用雞蛋做各種遊戲(滾、轉、扔、站、摸雞蛋等。),看看孩子比賽誰玩的遊戲多。

12,結束:讓孩子把彩蛋給其他班的孩子看並和朋友壹起玩,在音樂的陪伴下走出活動室。

清明節活動策劃方案4壹、主辦方:

_ _學院

二、主辦方:

__

三、活動主題:

緬懷先烈,熱愛祖國

四、活動時間:

_ _年4月4日

動詞 (verb的縮寫)活動的目的:

為進壹步推動我校節日文化建設的實施,以清明節這壹中華民族緬懷先輩和仁人誌士的重要傳統節日為契機,開展清明節主題活動,旨在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我校學生受到豐富的傳統節日文化的熏陶,從中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通過活動,教育學生向革命先烈學習,熱愛祖國、家鄉和人民,從小樹立服務意識。

不及物動詞目標受眾:

_ _所有學生

七。活動準備:

壹面旗幟,四個標記,校旗和企業旗。

八。活動程序:

1,全體同學在國旗下集合。

2.所有的學生出發去海軍紀念館。

3.團支書帶領大家在海軍紀念館門口宣誓。

所有學生默哀三分鐘。

5.所有的學生都在橫幅上簽名。

6.所有的學生都參觀了紀念館。

九。活動要求:

1.班裏成員自願報名參加;

2.因為是郊遊活動,安全是最重要的前提,所以參與者必須完全服從組織安排,讓活動有序進行;

3.這個活動的往返車費和餐費需要自己出。

清明節的活動策劃方案第五章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絕佳時機。為進壹步推進“四德”建設,傳承優良傳統,倡導文明新風,根據市文明辦的統壹部署,學校決定在清明節期間,廣泛組織班級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壹.活動的主題

傳承親情,緬懷先烈,弘揚四德

二、活動的內容

(壹)開展紀念革命烈士的活動。

初三(周四上午8點開始,詳見方案)——去烈士陵園掃墓,引導學生繼承烈士遺誌,珍惜幸福生活,匯聚精神力量。回來後,組織學生寫掃墓感受。每班推薦5篇,論文全部由德育處收集。

4-6年級(周三-周五信息課)——登錄中國文明網、日照文明網等網站,由微機老師組織“網上祭奠英烈”活動,教育引導學生在網上向先賢英烈鞠躬獻花,表達自己的心情和寄語。(大三學生可以回家和父母壹起參加網上活動,向英雄們致敬。)

(二)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團隊活動(周五上午三、四節課)。

1,臨近清明

低年級老師認真備課,介紹清明相關知識。中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在課前收集資料,在課堂上交流。(註意黑板和大屏幕氛圍的營造)

2.清明詩歌朗誦暨故事會

1-3級-開展清明故事會

4-6年級-詩歌閱讀。

提前安排每個學生認真準備,收集相關資料,指導練習。第四節周五上午組織活動,引導學生謹慎追求未來,不忘傳統,讓他們在講革命先烈故事或吟詩作賦時,感受生動形象,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活動結束後,各班將向學校德育處推薦壹個經典節目,學校將在錄播室組織壹場比賽和表演。

3.創建假日小報

引導學生利用清明假期,學習節日文化,收集節日資料,參加民俗活動,通過撰寫和創作“節日小報”展示節日收獲和感受,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開學後(4月8日),每個班級將評選出20部優秀作品,由學校科德育負責人收集後交德育辦,學校組織評優。

清明節活動策劃方案第六部分通過此次活動,了解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跡,激發隊員們緬懷革命先烈和學習的熱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現在我們決定在全校範圍內開展這個以清明節為主題的活動。本次活動的內容安排如下:

壹、參與者:全校學生。

二、這個活動的時間:清明節前後

三、本次活動主題:緬懷革命先烈,做壹個有道德的人。

四。本次活動的內容:

(1)3月28日在國旗下的講話——《緬懷革命先烈》。(負責:六年級三班)

(2)3月28日至4月2日,在紅領巾廣播電臺播出清明節主題節目。宣傳有關清明節的知識,讓玩家銘記革命先烈,對玩家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

(3)開展這項誦讀國學經典的活動。

低年級開班會,了解清明文化,包括清明節的由來,各地的清明節習俗,關於清明節的傳說和故事。(負責:高壹高二班主任)

中學舉辦清明詩歌讀書會,內容包括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負責:三四年級的班主任。詩歌內容見附件1。)

(四)開展“網上祭英烈”這壹活動。

舉辦“網上祭掃英烈”活動,充分利用現代科技,開展這項教育活動,讓全體學生充分了解革命先烈為新中國成立建立的豐功偉績,充分感受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

本次活動參與者:中高年級

本次活動形式及要求:各班在學校多媒體教室使用信息技術課,學生也可以在家上網祭祀。登陸這個活動平臺,可以通過鞠躬、獻花、留言等方式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負責人:中、高級班主任、信息科教師)

(五)跟隨家人祭祖掃墓,了解家中每個人的姓名和經歷;關註這次祭祖掃墓活動中的現象和習俗;談談我對清明節各種習俗的感受,這些習俗作為文化傳統是可以傳承的,哪些是這個活動應該破除的封建迷信。

(6)和家人壹起去郊外踏青,開展拔河、踢毽子、蕩秋千、打羽毛球等活動,親近自然,張揚活力。

(7)召開主題中隊會,請五位學長給少先隊員講革命故事。(四年級學生由旅本部組織,班會於4月2日下午在電教教室舉行)

動詞 (verb的縮寫)本活動的要求:

各負責人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相關紀念活動,註重實效,樹立典範,把學雷鋒活動引向深入。要充分利用校園各類宣傳媒體開展宣傳,努力營造這次活動的聲勢,及時發現典型,總結經驗,全面報道,突出主題。

清明節活動策劃方案第七章活動目的:通過清明節的主題教育,讓同學們知道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通過這次班會讓同學們了解清明節的壹些習俗和清明節的歷史淵源。通過這種主題教育,也能讓學生銘記先烈,知道他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活動流程:

壹、清明節的由來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始於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是壹年中的第五個節氣,根據公歷4月5日和6日,根據農歷3月的上半月。古人算節氣,都是從冬天的至日,從冬天的至日到清明,中間有七個節氣。每個節氣計算為15天,就是105天,清明節就是106天。所以古人說:“冬至日十六日為清明”,並說:“春分十五日,會帶來清明之風。”

由於清明和寒食的日子接近,寒食是人們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和清明合二為壹,寒食成為清明的別稱,也成為清明時期的習俗。清明節不搬煙火,只吃冷食。

第二,清明節的習俗。

1,祭祖掃墓。清明節掃墓祭祖由來已久,成為壹種習慣。掃墓,也叫掃墓、祭掃、上墳。清明節掃墓,是因為驚魂未定,春分已過,冰雪消融,草木發芽。人們想到祖先的墳墓,狐貍兔子有沒有紮洞,會不會因為雨季而坍塌。所以他們壹方面去墳頭除雜草,修樹枝,給墳頭添點鏟土;另壹方面,準備壹些祭品,燒壹些紙錢,在樹枝上掛壹些紙條,舉行簡單的儀式,以示對逝者的緬懷。唐代杜牧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死。”這首詩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的場景和氣氛。

2.清明節要揮了。秋千的歷史非常悠久。它最初被稱為錢球,後來為了避免禁忌,它被改為秋千。在古代,秋千大多由粗樹枝制成,並用絲帶系住。後來逐漸發展成兩根繩子,腳踏的秋千。打秋千不僅能增進健康,還能培養勇氣,深受人們特別是孩子的喜愛。

3.清明想踢蹴鞠。弓是壹種橡皮球,球皮是皮革做的,球裏塞的是羊毛。蹴鞠就是用腳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流行的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的目的是訓練武士。

4.清明壹定要去遠足。古稱探春、荀春。三月晴空,春回大地,大自然處處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時節。中國人民長期以來壹直保持著在清明節散步的習慣。

5.清明節也放風箏。在清明節期間,人們不僅在白天穿上它,晚上也穿上它。晚上在風箏下或穩風拉線上掛壹串彩色小燈籠,像閃爍的星星,稱為“神燈”。以前有人把風箏放在藍天上,然後剪斷線,讓微風把它們送到天涯海角。據說這樣可以消除疾病和災難,給自己帶來好運。

三、網絡祭英烈

1,講革命故事:《桿子》,讓同學們體會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2.介紹壹下英雄少年雷鋒的故事。

3.所有的人都默哀了壹下。(默哀三分鐘)

是的,我們不能忘記他們。自古以來,清明節掃墓不僅是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先,也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做出過貢獻、做過好事的人。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烈士紀念碑已成為壹種良好的革命傳統教育形式。今天,由於篇幅有限,我們只能默哀三分鐘,以表達對英雄烈士的敬意。(默哀三分鐘)

4.全班同學有序走上臺,點擊視頻在線向英雄烈士獻花。

第四,總結。

今天在這個主題班會上,我們同學不僅學習了壹些清明節的知識,還學習了壹些革命烈士的事跡。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烈士的精神永遠值得學習。希望妳能發揚先烈的革命精神,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做壹個誠實無私的人,長大後為祖國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