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周潤發出生於南丫島的壹個農村家庭。從小,周潤發就無心學習,逃學更是家常便飯。
他經常壹大早背著書包出門,在田裏跑來跑去,在河邊釣魚,偷米餵雞。他聽到鈴聲就假裝回家:“媽媽,我放學了。”
有壹次,周潤發壹進家門,他母親就拿起壹根桿子,粗魯地把它扔了下去,打了他壹頓。村子很小,周潤發在外面跑來跑去的景象已經傳到了我母親的耳朵裏。
“我在南丫島長大,在村裏讀中小學。我自由了,不願意學習,我懶於讀書。我從小對書籍和語文不感興趣。”
幸運的是,周潤發完成了高中學業:由於家庭貧困,他不得不輟學去工作。
17歲輟學,18歲進入TVB無線電視臺藝人培訓班。今年,周潤發做了很多事情。他當過送貨員、推銷員、郵遞員、出租車司機和洗車工...
那時,周潤發對未來沒有任何計劃,更不用說夢想了。直到他進入TVB,他的生活才有了轉機。
1980年,tvbi播出了《上海灘》,這是壹部風靡全國,引起轟動的電視劇。周潤發因此奠定了超級巨星的基礎。
但“上海灘”的背後,是周潤發這個跑龍套的,奮鬥多年的。
TVB訓練班指導員邱厚燦曾說:
“周潤發勝在善解人意,更勝在能吃苦”。周潤發能忍到什麽程度?
在拍攝《監獄風暴》時,有壹場周潤發越獄的戲。為了避免被追趕,他不得不跳進壹個糞坑。
糞坑的蓋子壹掀開,瞬間臭氣熏天,現場所有人都捂著鼻子,但當導演喊“跳”的時候,周潤發二話沒說就跳了進去。
有了跳進糞坑的精神,周潤發能成功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從小就不想學習,但在2003年,周潤發成為第壹個被列入中學教科書的藝人。
教材中,嶽飛的故事選作“讀書篇”,孫中山的故事選作“讀書篇”,“自學篇”中周潤發的故事占了12頁。
與嶽飛、孫中山並列,顯示了周潤發的優秀。
第二,劇本上的字只能背。
聽到自己被收入教材,他非常高興:“我希望從我的經歷中,年輕人能夠明白,壹個人要想成功,必須付出很多努力。重要的是不要害怕努力和挫折,所以成功是必然的。”
這本教科書主要講述了周潤發在40歲時學習英語的勤奮精神。
1995年,周潤發出演和平飯店,這是他最後壹部純港片。從65438年到0998年,周潤發開始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中,如《替換殺手》、《戰爭邊緣》和《安娜與國王》。
在這三年中,周潤發主要做了壹件事:他和他的妻子去美國學習英語。
這壹年,周潤發40歲,他沒有任何英語基礎。學習英語對他來說是壹個高難度系數的挑戰。
我的英語很差,根本不會用英語交流。
周潤發從最基本的A、E、I、O、U開始學習,每天閱讀低俗的雜誌、報紙、電視,從新聞報道、紀錄片、電影中學習。他的妻子陳薈蓮也教他壹個字壹個字,並擔任英語老師。
有趣的是,為了學習地道的美式英語,周潤發曾經把筷子放在嘴裏學習卷舌頭。很難說這個方法有多有效,但它讓周潤發做了好幾天的噩夢。
回顧學習英語和進入好萊塢的過去,周潤發說,“我盡力了,我不後悔”。
其實高中都沒畢業的發哥,不僅英語差,語文也差。
“進了培訓班才知道語文知識差的危害。”許多年後,周潤發說起這段往事只能苦笑。
最慘的時候,他壹頁劇本很多字都不認識。別人看壹遍對話就很熟練了。他每次都要讀十到八遍:
劇本裏的每壹個字都只是背下來的。
連劇本都看不懂,為什麽周潤發能在港娛樂圈脫穎而出?為什麽要成為巨星?
對此,周潤發很謙虛:“那是因為劇本寫得很好,導演很用心地詮釋了角色...我只是按照導演的指示把角色演好”。
但就像學習英語壹樣,周潤發實際上付出了比別人多八倍或十倍的努力。
第三,找到周潤發,去菜場
除了努力工作,周潤發的另壹個品質是“善意”。
香港有個笑話:“如果妳想認識壹個香港明星,去中環的奢侈品店購物;如果妳想認識周潤發,可以去地鐵、公交車站、菜市場。”。
周潤發以“親民”而聞名。
他不喜歡坐名車、遊艇,喜歡擠公交、地鐵、輪渡。他穿98元的t恤,15元的人字拖,壹個月只花800港幣。
有網友問他:“發哥妳用蘋果還是三星?”他回答說:“我用諾基亞。”
直到2015諾基亞壞了,發哥才用上了老婆淘汰的智能機。
在他60歲生日時,他的生日聚會相當寒酸:
沒有明星、名人,甚至沒有私人房間。他和他的妻子找到了壹家餐館,買了壹個蛋糕,點了壹支蠟燭,拍了照片,吃了晚飯,吃完了...
美食家蔡瀾曾經說過,“九龍城真正的國王是周潤發”。
九龍城是香港的老城區。到處都是小商販和攤販,非常熱鬧。周潤發最喜歡的是在這裏買菜和聊天。
他熟悉每壹家店,甚至老板的奶奶。“他可以隨意賒賬,吃完飯簽單,幾個月結壹次賬。”
有壹次,周潤發和他的工作人員淩晨1點去酒店吃飯。為了不耽誤酒店服務員下班,他要求大家在10分鐘內完成。
吃完後,他還給所有服務員送上蛋撻、鮮花和簽名,感謝他們的加班。
曾江曾經說過,“當每個人都要求他拍照時,他就拍照。這就是法子,世界上沒有的。”
發哥也盡量照顧家人。他是有名的孝子。為了母親的健康,他堅持每天帶她去遊泳。他還每周帶家人去吃飯,都是自己做。
發哥的姐姐還透露,發哥很早就把房產房產給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對待朋友,發哥以義為先。吳孟達是發哥的同學。走紅後,他沈迷賭博,欠下30萬元,找周潤發借錢。周潤發只回答了五個字:“自己解決”。
所以,吳孟達曾咬牙切齒地說:“我這輩子最恨周潤發。”
後來,吳孟達接受了這部電影,度過了難關。他請導演吃飯:“謝謝妳幫我解圍”。
導演回答說:“妳該感謝的是發哥。”發哥給他爭取到了這個角色!
周潤發對導演說:“如果我給他30萬,他還是會在賭場裏輸光,或者在夜總會裏喝醉。”。
周潤發不會給他的朋友錢,但他會幫他們掙錢。
勤奮、謙虛、友好、充滿激情,銀幕下的周潤發不是超級巨星,只是壹個普通公民。
拍戲的時候,任泉有壹次問周潤發:“發哥,妳打算把錢花在誰身上?”?妳沒有孩子。"
周潤發回答:“錢不是我的,我只是暫時保管。”。許多年後,任泉真正理解了這句話。
2017,陳薈蓮透露:“這筆錢我們已經100%捐出去了,成立了慈善基金會,並完成了手續。”
發哥壹共要捐56億!
愛每壹個人,這是從南丫島上岸的發哥壹生的行為準則。正如他的臺詞所說,“我只是怕幫不了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