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收和分發公文:
(1)標誌:
指公文的確認、清點、核對、檢查和簽批程序。
常見的公文收文登記表有:薄式、卡式、聯式。
(2)國外郵件掛號:
外部收發人員完成簽收工作後,做好簽收的簡要記錄。
③解封:
外來文件登記完畢後,交由內外人員統壹啟封或直接送交有關領導。
(4)收據登記:
內外部人員收到公文後,應詳細記錄收文情況。
(5)分公司:
指:相關人員將公文分發給相關領導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閱讀處理。
6.摘錄:
文檔管理員編輯壹些重要的文檔,將其放入處理流程中,如摘要、匯總和收集。
(2)處理收據
①待完成
部門負責人或相關具體工作人員提出處置意見,供相關領導審核決定。
②認可。
相關領導或部門負責人提出處置意見。
③事業
相關工作人員根據處理意見對公文所針對的事項和問題進行處理。
(4)註意
承辦人應當在公文承諾書上背書,以備查考。
(3)組織傳閱和提醒調查。
①組織循環。
使正式文件在相關人員中有效地傳閱。
②提醒
督促、檢查文件處理管理機構或承辦人對文件承辦流程的執行情況。
③調查處理
由公文處理管理機構或其他專門機構核實重要公文的實際執行情況。
2.後加工
(1)原稿形成
①草稿
寫壹份正式的草稿。
②咨詢。
當公文內容涉及同級或不隸屬的其他機關、部門的職權時,需征得其同意並予以協助。
③檢查匯票
稿件送有關領導簽發或采納前,應進行全面審核。
④問題
指由機關領導或具有特殊權限的部門負責人對文稿進行最終審定,然後正式定稿的批註。
根據簽發人的身份、地位和工作程序,簽發可分為正簽、代理簽、驗證簽和會簽。
(2)官方文件的制作
①記錄並發送
定稿後,對發行所需的活動進行批註和撰寫,使發行意見更具體、更具技術性。
②印刷
制作對外發送的正式文件。
③蓋章或簽字。
在打印的公文上加蓋發文機關公章,或請有關領導簽字。
(3)對外傳遞公文
①分裝
根據具體的文件選擇和包裝。
②發出
將重新包裝的公文以適當的方式發送給收件人。
擴展數據
公文寫作技巧
1.公文的結構分為三個部分:標題、主題和印章。
2.前綴有六個要素,即份數、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簽發機關標識、文件編號和簽發人。
3.版本的前六個要素不是所有正式文件都需要的,有些要素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
4.公文正文由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簽發機關簽名蓋章、成文日期、附註和附件組成。
5、標題* * *有三種形式:
發證機關名稱+原因+語言(完整表格)
主題+體裁(簡寫)
僅語言
6.標題中的發證機關名稱必須與其後面的發證機關簽名壹致。
7.主要送達機關必須是“機關”,而不是個人。
8.當主送機關不止壹個時,它們之間的標點符號壹般遵循“同級不同類別用逗號分隔,同級相近類別用頓號”的原則。
9.課文內容要求句子通順、準確、不含糊。
10,請求只能是“壹文壹物”,如果有多個請求。
11.書寫日期必須用阿拉伯數字,年、月、日日期要完整,空白位置不得標註,如“20165438+10月6日”。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文檔處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中國* * *黨政機關公文處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