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研究生學位論文格式統壹要求

研究生學位論文格式統壹要求

研究生學位論文格式統壹要求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從事科研工作的成果的主要表現,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獲得的新的發明、理論或見解,是研究生申請碩士或博士學位的重要依據,也是科研領域中的重要文獻資料和社會的寶貴財富。

 為了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質量,使學位論文在內容和格式上更加規範化、標準化,按照國家標準《學位論文的編寫規則》,特作如下規定:

壹、論文內容要求

 研究生學位論文應用中文撰寫,碩士學位論文字數壹般為4~5萬,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壹般為2~5萬;博士學位論文字數壹般為8~10萬(醫學院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字數要求參見其它規定)。學位論文內容要求完整、準確,應層次分明,數據可靠,文字簡練,說明透徹,推理嚴謹,立論正確;應采用國家正式公布實施的簡化漢字和法定的計量單位。文中采用的術語、符號、代號,全文必須統壹,並符合規範化的要求。如果文中使用新的專業術語、縮略語、習慣用語,應加以註釋。國外新的專業術語、縮略語,必須在譯文後用圓括號註明原文。學位論文的插圖、照片必須確保能復制或縮微。論文的頁碼須從?緒論?數起(包括緒論、正文、參考文獻、附錄、致謝等),用阿拉伯數字編連續碼;文摘頁、目次頁、插圖和附表清單、符號和縮略詞的說明等,用阿拉伯數字單獨編連續碼。

 論文內容壹般應由十五個主要部分組成,依次為:1.封面(包括扉頁);2.題名頁;3.論文原創性聲明;4.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5.論文答辯委員會名單及答辯決議;6.中文摘要;7.英文摘要;8.目錄;9.符號說明;10.論文正文;11.參考文獻;12.註釋;13.附錄;14.致謝;15.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目錄。各部分的具體要求如下:

1.封面(包括扉頁)

 采用研究生院下發的統壹封面,封頁上填寫論文題目(不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學科(專業)、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填寫)、答辯日期(或論文提交日期)等內容。上述內容也應在扉頁上填寫清楚,並增加填寫研究生學號,專業學位研究生須註明申請專業學位的名稱。

 論文題目應避免使用不常用縮略語、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和公式等。題目用詞必須考慮有助於選定關鍵詞和編制題錄、文摘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用的特定實用信息。在學位論文中出現的題目都應完全相同。如果學位論文是基金資助項目,應將基金註釋在題目所在頁下?頁腳?位置。

2.題名頁

 題名頁應置於封二,是對學位論文進行著錄的依據。除包括封面上的全部內容外,題名頁還應增加關鍵詞、資助基金項目、研究方向、申請學位級別(博士或碩士)、培養單位等內容。

 3.論文原創性聲明

 該《聲明》全文可以從網上下載,經學位論文作者簽名後生效。

4.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

 該《授權書》全文可以從網上下載,經學位論文作者和指導教師***同簽名後生效。

5.論文答辯委員會名單及答辯決議

 論文答辯委員會名單及答辯決議書須經全體答辯委員、答辯委員會主席簽名,可以用復印件附於論文中。

 6.中文摘要(包括關鍵詞)

 中文摘要應該將學位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簡短明了地陳述出來,它包含論文中的基本信息,體現科研工作的核心思想,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數據、有結論,是壹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獨立使用,可以引用。摘要內容壹般應說明本項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義、研究方法、實驗方法、研究成果、結果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結果和結論,應註意突出學位論文中具有創新性的成果和新見解的部分。摘要內容應包含與報告、論文等同量的主要信息,供讀者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也可供二次文獻(文摘等)采用。中文摘要壹般不宜超過500字(碩士論文)或800字(博士論文),如遇特殊需要字數可以略多。

 7.英文摘要(包括關鍵詞)

 英文摘要內容(含論文題目)應與中文摘要基本相對應,要符合英語語法,語句通順,文字流暢。英文摘要的字數以實詞計,壹般不宜超過300(碩士論文)或500(博士論文)個實詞,如遇特殊需要字數可以略多。 摘要中壹般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

 8.目錄

 目錄應將文內的章節標題依次排列,標題應該簡明扼要。目錄頁中每行均由標題名稱和頁碼組成,包括引言(或前言),主要內容的篇、章、條、款、項序號和標題,小結,(引文)參考文獻、註釋、附錄,可供參考的文獻題錄、索引等。 論文中如圖表較多,可以分別列出清單置於目錄頁之後。圖的清單應有序號、圖題和頁碼。表的清單應有序號、表題和頁碼。

9.符號說明

 論文中所用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及單位(或量綱)。

 符號、標誌、縮略詞、首字母縮寫、計量單位、名詞、術語等註釋說明,如需匯集,可集中置於圖表清單之後。

10.論文正文

 論文正文是主體,是學位論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壹般由標題、文字敘述、圖、表格和公式等五個部分構成。寫作形式可因科研項目的性質不同而變化,壹般可包括調查對象、實驗和觀測方法、儀器設備、材料原料、實驗和觀測結果、計算方法和編程原理、數據資料、經過加工整理的圖表、形成的論點和導出的結論等。

 由於研究工作涉及的學科、選題、研究方法、工作進程、結果表達方式等有很大的差異,對正文內容不能作統壹的規定。但是,必須實事求是,客觀真切,準確完備,合乎邏輯,層次分明,簡練可讀。

11.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文中引用的有具體文字來源的文獻集合,應按文中引用出現的順序列出,可以列在各章末尾,也可以列在正文的末尾。按照GB 7714《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規定執行。

 在引用別人的科研成果時,應特別註意在引用處加以說明,避免論文抄襲現象的發生。

12.註釋

 註釋可作為腳註在頁下分散著錄,但切忌在文中註釋。

13.附錄

 附錄是作為論文主體的補充項目,並不是必須的。附錄內容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為了整篇論文材料的完整,但編入正文又有損於編排的條理和邏輯性,這壹材料包括比正文更為詳盡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術更深入的敘述,建議可以閱讀的參考文獻題錄,對了解正文內容有用的補充信息等。

 (2)由於篇幅過大或取材於復制品而不便於編入正文的材料。

 (3)不便於編入正文的罕見珍貴資料。

 (4)對壹般讀者並非必要閱讀,但對本專業同行有參考價值的資料。

 (5)某些重要的'原始數據、數學推導、計算程序、框圖、結構圖、註釋、統計表、計算機打印輸出件等。

14.致謝

 壹般在正文之後,包括內容如下:

 (1)對國家科學基金、資助研究工作的獎學金基金、合同單位、資助或支持的企業、組織或個人。

 (2)對協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條件的組織或個人。

 (3)對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議和提供幫助的人。

 (4)對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

 (5)對其他應感謝的組織和個人。 致謝應實事求是,切忌浮誇與庸俗之詞。

  15.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按學術論文發表的時間順序,列出本人在攻讀學位期間發表或已錄用的學術論文清單(發表刊物名稱、卷冊號、頁碼、年月及論文署名)。其中應對發表刊物類別作具體說明,如:是否屬於本校規定的學術刊物;論文署名單位是否為上海交通大學及作者排列順序。

二、論文撰寫規範

 1.封頁上的內容壹律按統壹格式和要求打印,必須正確無誤。論文題目不得超過20個漢字。

 2.碩士學位論文中文摘要字數為500字左右。博士學位論文中文摘要為800字左右。

 (1)論文題目為三號黑體字,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

 (2)論文題目下空壹行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號黑體),字間空壹格。

 (3)?摘要?二字下空壹行打印摘要內容(四號宋體)。每段開頭空二格,標點符號占壹格。

 (4)摘要內容後下空壹行打印?關鍵詞?三字(四號黑體),其後為關鍵詞(四號宋體)。關鍵詞數量為4~6個,每壹關鍵詞之間用逗號分開,最後壹個關鍵詞後不打標點符號。

 3.論文英文題目全部采用大寫字母,可分成1~3行居中打印。每行左右兩邊至少留五個字符空格。

 (1)題目下空三行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內容。

 (2)摘要內容每段開頭留四個字符空格。

 (3)摘要內容後下空二行打印?KEY WORDS?, 其後關鍵詞小寫,每壹關鍵詞之間用逗號分開,最後壹個關鍵詞後不打標點符號。

 4.目錄:?目錄?兩字(三號黑體),下空兩行為章、節、小節及其開始頁碼。章、節、小節分別以1、1.1、1.1.1等數字依次標出。

 目錄中章、條的編號和緒論、附錄等均頂格排。章、條的標題及附錄等的標題與前面的內容之間空壹個字的間隙。前言、章、條等與頁碼之間用連接,頁碼不用括號。目錄所列內容回行時頂格排。

 5.章、條、段:章、條的編號頂格排,編號與標題或文字之間壹個字的間隙。章的標題占兩行。段的文字空兩個字起排,回行時頂格排。

 6.標題:每章標題以三號黑體居中打印;?章?下空兩行為?節?以四號黑體左起打印;?節?下空壹行為?小節?,以小四號或五號黑體左起打印。換行後打印論文正文。

 7.正文:采用小四號或五號宋體。

 8.圖:圖包括曲線圖、構造圖、示意圖、圖解、框圖、流程圖、紀錄圖、布置圖、地圖、照片、圖版等。圖應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圖例,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圖中壹律采用英文標註。圖文說明用中文。

 圖應有編號,由?圖?和從1開始的阿拉伯數字組成,例如?圖1?、?圖2?等。圖的編號應壹直連續到附錄之前,並與章、條和表的編號無關。只有壹幅圖時,仍應標為?圖1?。 圖宜有圖題,采用中英文對照,其英文字體為五號,中文字體為五好楷體,並置於圖的編號之後,圖的編號和圖題應置於圖下方的居中位置。引用圖應在圖題右上角標出文獻來源。

 曲線圖的縱橫坐標必須標註?量、標準規定符號、單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標明(如無量綱等)的情況下方可省略。坐標上標註的量的符號和縮略詞必須與正文中壹致。

 照片圖要求主題和主要顯示部分的輪廓鮮明,便於制版。如用放大縮小的復制品,必須清晰,反差適中。照片上應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標度。繪圖必須工整、清楚、規範。其中機械零件圖按機械制圖規格要求:示意圖應能清楚反映圖示內容。

 9.表:表的編排壹般是內容和測試項目由左至右橫讀,數據依序豎讀,應有自明性。表應有編號,由?表?和從1開始的阿拉伯數字組成,例如?表1?、?表2?等。表的編號應壹直連續到附錄之前,並與章、條和圖的編號無關。只有壹個表時,仍應標為?表1?。表宜有表題,表題即表的名稱,置於表的編號之後。

 表的編號和表題應置於表上方的居中位置。如某個表需要轉頁接排,在隨後的各頁上應重復表的編號。編號後跟表題(可省略)和?(續)?,如所示:表1(續),續表均應重復表頭和關於單位的陳述。

 10.公式:公式應另起壹行居中排,較長的公式盡可能在等號處回行,或者在?+?、?-?等符號處回行。公式中分數線的橫線,長短要分清,主要的橫線應與等號取平。公式後應註明編號,用連接,按章順序編排。

 公式下面的?式中:?空兩個字起排,單獨占壹行。公式中所要解釋的符號按先左後右,先上後下順序分行空兩個字排,再用破折號與釋文連接,回行時與上壹行釋文對齊。上下行的破折號對齊

 11.附錄

 附錄編號(依次為附錄1,附錄2,?)、附錄標題各占壹行,置於附錄條文之上居中位置。每壹個附錄應另起壹面,以後各個附錄通常另起壹面,如果有多個較短的附錄,也可接排。附錄中的圖表公式另編排序號,與正文分開。

 12.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應另起壹頁,所列文件均空兩個字起排,回行時頂格排,每個文件之後不加標點符號。

 (1)按論文中參考文獻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將序號置於方括號內,並視具體情況將序號作為上角標,或作為論文的組成部分。如:李?[1]對此作了研究,數學模型見文獻[2]。?

 (2)參考文獻中每條項目應齊全。文獻中的作者不超過三位時全部列出;超過三位時壹般只列前三位,後面加?等?字或?et al.?;作者姓名之間用逗號分開;中外人名壹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後的著錄法。

 參考文獻中著錄格式示例

 ①期刊

 序號 作者,題名,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②專著

 序號 作者,書名,版本(第1版不標註),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③論文集

 序號 作者,題名,見(英文用In),主編,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頁碼

 ④學位論文

 序號 作者,題名,[學位論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⑤專利

 序號 專利申請者,題名,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⑥技術標準

 序號 起草責任者,標準代號,標準順序號-發布年,標準名稱,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度

 13.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目錄格式同上述第12條。

三、打印及裝訂要求

 1.研究生學位論文內容壹律采用計算機編輯,用A4規格幅面紙輸出,打印區面積為230mm?155mm(包括篇眉);或者設置頁眉為2.5cm,頁腳為3.0cm,頁邊距分別為上3.5cm,下4.0cm,左2.8cm,右2.8cm。

 在特殊情況下(如圖樣、表不能縮小時),論文幅面允許根據實際需要延長和加寬。

 2.用研究生院統壹封面線裝成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