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就醫沒有明確的法律定義。在社會醫療保險範圍內,“異地”壹般是指被保險人統籌地區以外的國內其他地區,“就醫”是指被保險人的就醫行為,可以簡單定義為被保險人在其統籌地區以外的就醫行為。
申報程序
1.參保人辦理異地就醫確認手續後,方可在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其個人醫療賬戶的金額可通過醫保卡的任意營業網點提取,用於支持門診壹般疾病的費用和藥店購藥、配藥的費用。參保人員住院(含門診特定治療)的,可到當地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住院和門診特定治療,醫療費用由個人先行墊付。出院之日起1個月內,參保單位持以下資料到市醫保中心申請報銷;
1)醫保卡正反面復印件;
2)已確認的異地就醫申請表復印件;
3)出院證明或特定門診項目醫療費用須附市醫保中心認可的《門特申請表》復印件的診斷證明(急診觀察除外);
4)醫療費用明細清單;
5)醫療費用正式收據(背面有報銷人簽名);
2.被保險人赴外地(不含港、澳、臺地區)旅遊、學習、探親時,可以到當地公立醫院就醫,門診醫療費用由被保險人承擔;經批準住院(含急診觀察治療)所發生的費用,由參保人員現金支付,單位經辦人持以下資料向市醫保中心申請零星報銷:
1)參保單位證明;
2)醫保卡正反面復印件;
3)出院或診斷證明;
4)醫療費用明細清單;
5)醫療費用發票(後面有報銷人姓名);
6)住院病歷復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