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看看古今夏食,清涼壹夏~

看看古今夏食,清涼壹夏~

蕭伯納老人曾說:“沒有什麽愛比對食物的愛更真摯,也沒有什麽比食物更能恰如其分地安慰人。”每個人的內心都可能有壹段與美食有關的專屬回憶。暑熱將至,更要說說全國各地各具特色的美味消夏小吃,它們充分展示了消暑食品的治病功能。各種花式的夏天,還能涼著吃,讓妳壹口就愛上夏天!

說到夏季食物,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在夏季吃各種清涼食物的習俗,清爽宜人的食物能讓人心情愉悅,安全度過壹個健康涼爽的夏天。

1.喝蜂蜜,儲存冰塊

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朝,聰明的古人就開始利用冰庫在冬天儲存冰塊,以備夏季使用。

春秋末期,達官貴人在宴席上喜歡喝冰鎮米酒。在漢代,人們在水中加入蜂蜜,味道香甜可口。然而,蜂蜜在當時是絕對的奢侈品,這種“蜂蜜水”只是貴族們的專屬甜心。東漢末年叱咤風雲的袁術,因為喝不到蜂蜜,抑郁而死。到了唐朝,人們已經可以制作冰棍公開出售了。把冰放在壹個大桶裏,撒上鹽降低冰的熔點,然後把裝滿蔗糖水的小鐵盒排列在桶裏,插上小棍子,過壹會兒就凍成冰棍了。此外,長安街頭還有很多“飲品店”,出售用水果或草藥熬制的唐朝版涼茶。

2.冷酷的牙齒和冷酷的心

北宋都城汴京,農歷六月,街道兩旁擺滿了冷飲攤。在冰淇淋店裏,有壹款紅極壹時的《冰雪寒冷的紫苑》出售。“冰雪寒冷的紫苑”是由大豆和糖制成的。黃豆經過油炸、去殼,與糖或蜂蜜混合,加水做成小湯圓,最後用冰水浸泡,就成了香甜可口的涼拌甜點。到了南宋時期,冷飲品種更加豐富,僅市場上銷售的就有幾十種:沈香水、荔枝膏水、苦水、白水、姜茶水、楊梅夏爾巴特、向塘夏爾巴特、木瓜夏爾巴特、五味夏爾巴特、雪泡縮皮飲等等。

元代還有壹種凍奶食品叫“凍酪”。忽必烈非常喜歡冰淇淋,把它列為宮廷夏季食品。皇帝曾經頒布法令,禁止冰凍奶酪的制作方法流傳到國外,於是它就成了皇宮的專屬品。據說凱爾波羅離開中國時,忽必烈向他透露了冰鎮奶酪的制作方法。不久,歐洲就有了冰淇淋。

到了古典時代末期——明清,在《紅樓夢》中,已經有了關於酸梅湯、玫瑰露、桂花露、涼茶、玫瑰鹵汁湯等冷飲的記載。其中滿族風味的酸梅湯尤其受歡迎。

夏天很熱,炎熱的夏天,去哪裏吃好?全國各地都有獨特美味的避暑神器。我們去看看吧。

1.北京:酸梅湯

宋代以後,梅子汁飲料開始成為大眾飲料。宋人寫的《武林外傳》壹書中提到壹種叫“鹵梅水”的冷飲,可以算是酸梅湯的起源。到了清代,酸梅湯進入宮廷,成為達官貴人的清涼消暑飲品。清宮選用玉泉山的礦泉水熬制酸梅湯,使其口感更加清冽宜人,同時具有祛濕養顏的功效。

做酸梅湯最著名的老字號是北京琉璃廠的鑫源齋和上海的鄭福齋。辛元齋的酸梅湯是半夜煮的,放在白底藍花的大瓷缸裏,放在老式的綠漆冰桶裏。第二天早上賣的時候,酸梅湯還配了壹塊冰心,隨時準備讓妳“感冒”。梁實秋在《雅舍談池》中盛贊辛元齋的酸梅湯:“冰糖多,梅子汁濃,水少,故味濃而澀。入口冰涼,酸甜可口,在口中就像純醪壹樣,難以下咽。很少有人能站在那裏喝那壹小碗而不喝另壹碗。”

2.陜西:蜂蜜涼餃

蜜餞粽子是關中和陜南獨特的傳統夏季小吃。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由當時“燒烤宴”上的“香香粽子”演變而來。陜西盛產蜂蜜,陜南、關中壹些地方盛產糯米。這兩種營養成分在秦都很豐富。誰還不相信“愛情是天意”?

做法是先把糯米做成粽子,不帶餡,煮熟放涼。待其徹底冷卻後,撒上蜂蜜和桂花醬即可食用。吃的時候用絲線或者竹刀切小塊,放在盤子裏,澆上蜂蜜或者玫瑰桂花糖漿。吃起來軟軟的,涼涼的,甜甜的,香香的,很好吃。

3.湖北涼蝦

涼蝦又稱“米涼蝦”,是壹種用米做成的特色小吃,因頭大尾細如蝦而得名。廣泛分布於宜昌、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做涼拌蝦的時候要準備好所有的材料:米飯,鐵鍋,帶小洞的木勺。將冷水浸泡壹夜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米漿。鐵鍋燒開後,用帶眼的木勺舀起米漿,米漿順著小孔滴入鍋內,瞬間凝固,形成壹個有尾有兩頭尖中間圓的小蝦米,再放入涼開水中冷卻,即可享用。

4.四川高亮

高亮起源於四川宜賓。早在清朝光緒年間,雙河鎮人民制作的高亮就非常有名。據亞歷杭德羅·德爾非諾的哥哥杜德宇的《玉帝紀勝》記載,來這裏避暑納涼的人很多,但都被溫柔涼爽的高亮迷住了。蛋糕有很多種,比如水晶糕、紅豆糕、棗糕、綠豆糕等等。與整齊順滑的冰粉不同,涼糕入口不會立刻融化,而是逐漸變得綿軟塵封,帥氣中有壹種溫柔。有人說涼糕“聞起來像水,吃起來像糖,吃起來像飯”,可以說是妙極了。

5.海南清補涼

在海南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清冷的身影。這個特別的名字包含了兩層意思,壹是味道的清涼,二是有解暑祛濕熱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清補涼隨時可以是糖水,也可以是老火湯。當紅豆(綠豆)、薏米、花生、空心面粉遇上西瓜、菠蘿、桂圓,就是壹碗滿滿的海島風情糖水。黃芪、黨參、山藥、蓮子、麥冬、茯苓、大棗、無花果、豬蹄筋的組合,會讓它在轉角處變襯衫,變成壹碗養生價值很高的老火湯。

6.廣東曹憲

廣東很多地方在夏天都有“吃仙草”的習俗。曹憲又名仙草、曹憲和曹操,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因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曹憲”。

莖葉曬幹後,煎液可與米漿混合,煮熟。冷卻後會變成黑色的果凍,堅韌柔軟。當與糖混合時,它將成為炎熱的夏季解渴產品。這碗“曹憲”有很多花名,廣州叫“涼粉”,廣東梅州的任賢簪、仙牛簪、草阪,潮汕地區的曹操簪。

7.溫州噴腐病

如何制作「潑腐」?首先用密密麻麻的紗布把壹種叫“薜荔”的水果的種子包起來,用冷水浸泡,用手擠壓紗布袋。壹股粘稠的汁液會從手指流到水裏,盆裏的水慢慢變黃變粘。

經過這個擠壓過程,再擠壹點中國牙膏(據說只有這個牌子的牙膏含有石膏,石膏是凝固涼粉的重要物質),然後放盆裏靜置壹兩個小時,就成了涼粉。做好的涼粉顏色如冰玉,晶瑩剔透,碗中有壹些冰花盛開,就像水做的豆腐,半凝固。當妳撒上糖粉、薄荷汁和用白糖磨碎的芝麻,碗裏的涼粉就很賞心悅目,用嘴慢慢吸,喉嚨裏的感覺很奇妙。

8.閩南四果湯

四果湯是閩南重要的消暑飲品,在浙南、廣東潮汕、東南亞都有不少忠實粉絲。廈門四果湯是以石花湯為基礎,食材是四果湯。吃的時候店家用類似刨子的工具快速刮出固體的石花膏,將石花膏刮成均勻的條狀放入碗中,加入豆沙或者芋頭糊,舀壹勺蜂蜜水,夏日的清涼特色小吃。可以選擇各種時令水果,紅豆、綠豆、薏米、蓮子、銀耳、石花、草,加蜂蜜水調味。

9.酷的家庭晚餐

在身心負荷過重的夏天,果蔬會讓身體變得輕盈明亮,也是家常菜必備的首選。讓我們開始吧,和家人壹起沈浸在綠色蔬菜的清涼世界裏。

(1)菊苣

夏天吃苦對身體絕對是有益無害的。苦瓜、生菜等食物是家庭餐桌上常見的食材。同樣,菊苣此時對妳的健康也有幫助。菊苣味苦性寒,有消炎解毒作用,富含鐵,可預防貧血,促進兒童生長發育。菊苣的食用方法很簡單,通常用於生食,最能體現清爽微苦的味道。

推薦菜:菊苣拌海蜇

選擇同樣酥脆口感的海蜇,加上黃色的雞蛋絲,就能感受到夏日涼風撲面而來。

(2)香椿

香椿已經吃了很久了。據說香椿早在漢代就曾經是朝廷的貢品。“香椿實,葉香”,說明古人對香椿的喜愛。香椿嫩芽有壹種特殊的香味,葉厚,分為紅芽和綠芽。紅芽深綠的葉子呈紅褐色,香味濃郁。綠芽的質地會有點粗糙,香味也會遜色很多,所以以紅芽為主。

推薦菜品:香椿炒雞蛋,香椿皮蛋豆腐。

在香椿的烹飪中,壹般將其切成細粉,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香味。香椿炒雞蛋是最常見的吃法,也是此時餐桌上出鏡率較高的壹道菜。又香又新鮮。香椿的另壹個經典搭配是皮蛋豆腐和清爽的涼菜,非常適合盛夏的胃口。

沒有過不去的冬天,也沒有不來的春天。那些內心的期待會在瑣碎的生活中誕生,那些面向世界的夢想會從平凡的日子裏升起。吃飯也是壹件隆重的事情。在這個世界上,審美的美食和愛情都不能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