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馮天薇的各方評價

馮天薇的各方評價

這壹天是7月2日星期五,太原驕陽似火。早上8點25分,馮天薇壹身短打扮,背著雙肩球包,蹬著壹雙白色CROCS,出現在漳澤商務酒店的大廳裏。不時有人在她不遠處比比劃劃,說的話大同小異,“看,那就是新加坡的馮天薇。”

馮天薇看起來和兩年前沒什麽變化,依舊是帥氣的短發,依舊很有禮貌,微笑著和妳打招呼。只是眼睛有點腫,看起來像沒睡好覺似的。

5分鐘後,馮天薇和隊友劉娟鉆進了銀灰色的商務轎車。轎車穿過繁鬧的市區,20分鐘後,駛入位於晉陽街100號的山西體育職業學院院內。路上,馮天薇從包裏掏出壹管兒眼藥水,熟練地把藥水滴入雙眼。壹個月來,每天如此沖洗眼部6次,馮天薇練出了在任何時間、任何環境都能自如上藥的本領。

壹層是乒乓球館,有十幾張臺子,四周墻壁有些斑駁,每張臺子旁邊擺放兩個木制的小板凳,用於放置隊員的球包、球衣和球鞋。館內沒有空調,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孩子早已大汗淋漓。兩個大壹點的隊員給馮天薇和劉娟騰了張球臺出來。馮天薇換好衣服和球鞋,壹邊圍繞著球臺活動身體,壹邊和劉娟說說笑笑,黑色的運動上衣被汗水浸濕了壹大塊。做好準備活動後,馮天薇用發卡把額前的頭發別了起來,開始和劉娟進行對練。少傾,臉上便布滿了豆大的汗珠,倔強的頭發也完全被汗水打濕,伏貼地貼在腦後。為了不讓汗水流到眼睛裏,馮天薇不時走到旁邊拿白色毛巾抹去臉上的汗水。

之前的壹個月和接下來的兩個月,這裏都是馮天薇的大本營。莫斯科世乒賽結束後的第二天,馮天薇在新加坡只休息了兩個小時,便馬不停蹄地飛到太原,這時她的身份是大同雲岡—金地礦業俱樂部的隊員。馮天薇打了乒超聯賽第壹役,3比0贏了山東魯能的韓國外援金暻娥。也是從那時起,馮天薇的眼睛出了問題——水土不服過敏了。

“妳看我現在已經好的差不多了,之前最嚴重的時候眼睛只剩壹條縫兒,腫得和鼻梁壹樣高。”馮天薇指著自己的眼睛和記者說,“還通紅,忍者神龜似的。我都不好意思出門。”為了不耽誤比賽,那段時間,馮天薇跑遍了大同大大小小的醫院,每天輸液,有壹次紮到了血管外面,當時胳膊上就鼓了壹個大包。即便是這樣,馮天薇仍然壹場比賽不落。“其實這時候她要是不上場,大家也都能理解,但她壹定堅持要上。”大同俱樂部的段領隊說。

7月1日下午2點,剛剛打完“世界VS中國乒乓球團體挑戰賽”的馮天薇,從上海飛到太原,稍作休整,就來到酒店的健身房練身體。第二天從上午8點半練到中午11點。中午在酒店自助餐廳吃飯時,不時有人過來要她簽名合影。下午又練了三個多小時,發多球,打雙打,練套路……下午6點50分,球館只剩下她、劉娟以及新加坡女隊主教練周樹森和大同俱樂部教練蔔幫民。幾個小隊員等不及要和馮天薇合影,照完像馮天薇又和劉娟摳起了技術細節。之前,因為眼睛的問題,馮天薇有三個星期沒怎麽練,她要抓緊壹切時間“補課”。

這次在太原,有更多的人認得馮天薇。與兩年前北京奧運會時相比,她的頭頂不僅多了壹個世界冠軍的光環,更因為新加坡女隊戰勝的是“不敗”的中國隊。在那場令人窒息的決賽中,馮天薇獨拿兩分,為新加坡創造了歷史。 即便過去了壹個多月,跟馮天薇聊起莫斯科世乒賽奪冠的點點滴滴,她還是會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馮天薇清楚地記得,奪冠後的幾天,自己壹直處於恍惚之中,仿佛在夢裏壹般。“我的白日夢都成真了。之前想參加奧運會,沒想到真就參加了,還拿了銀牌。然後想成為世界冠軍,沒想到這次就真拿了。”

賽後,馮天薇被無數次問及同壹個問題:“拿世界冠軍,有沒有想到?”她連聲說:“沒想到,沒想到,打成這樣自己都有些驚訝。”

莫斯科世乒賽前,馮天薇和隊友在臺灣進行集訓。賽前目標是第二,對手列了5、6個,中國隊並不在其中。集訓時間壹***不到40天,時間緊巴巴的。

小組賽抽簽時,新加坡隊的運氣不錯,沒有碰到亞洲隊,比賽也打得順風順水。半決賽3比0勝了德國後,馮天薇松了壹口氣,任務完成了!

決賽前,新加坡女隊主教練周樹森在接受央視體育頻道李武軍的采訪時說:“對中國隊我們絕對是下風,估計局面會出現壹邊倒。”而當馮天薇被問道獲勝的機會有多大時,她呵呵壹笑,“不知道。”

2010年5月30日,對新加坡來說,註定不是個平凡的日子。

距離比賽還有兩個多小時,新加坡女隊和中國女隊乘坐同壹輛巴士,從宇宙酒店出發前往莫斯科奧林匹克體育館。馮天薇和中國隊員們有說有笑,還和劉詩雯、丁寧相約比賽結束後好好逛逛莫斯科。

那時估計連馮天薇自己都沒有想到,幾個小時之後,女團決賽會出現“出人意料”的結果。

第壹盤,馮天薇3比2逆轉丁寧,壹下子讓所有在場的、電視機前的人或者緊張或者興奮起來。最後壹球結束,電視機裏傳來中國國家乒乓球隊領隊黃飈來自前方的聲音,“後面三局,馮天薇關鍵時刻發揮非常穩定,表現出了世界超壹流的技術水平。馮天薇在0比2落後的情況下,接發球有變化,敢於挑打。在進攻上勇於搏殺,沒有選擇穩,頻頻采用進攻性的擊打……”

關於馮天薇為何能夠逆轉,有很多種說法。而馮天薇自己的總結是,除了對方壓力太大影響了發揮,還要歸結於自己“心態平穩”。從現場的表現看,無論是0比2落後,還是第四局3∶8落後,還是追平逆轉,馮天薇始終是壹張“撲克牌臉”,甚至還掛著壹絲輕松。

“那天我也不知道怎麽了,就是比較平穩,這是不是成熟的壹種標誌?”馮天薇微笑著反問記者。

實際上,成熟註定是用很多代價換來的。在馮天薇的記憶裏,和丁寧有過壹次極其類似的交手,只是角色發生了置換。那是半年前,國際乒聯職業巡回賽總決賽上,馮天薇3比1領先,被丁寧追到3平,決勝局馮天薇7∶3領先,卻莫名其妙連續丟分,最終惜敗。

那是馮天薇與丁寧六、七次交手中唯壹壹次領先,她回憶說:“當時我想馬上就快贏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了,能明顯感覺到自己失控了。在場上失控也正常,但打到像我們這樣的水平,領先時失控是不可原諒的。”

那壹次失控強烈地刺激到了馮天薇,在進行了壹番深刻透徹的剖析之後,先贏後輸的情況明顯減少。也許正是對“失控”有過刻骨銘心的體會,莫斯科世乒賽決賽場上,馮天薇能敏銳地捕捉到對手的變化。“跟我領先失控的感覺很相似,我能感覺到她們已經控制不了自己的手了。”

與劉詩雯的決勝局後半局,馮天薇不像之前那麽平靜了,每勝壹球,必振臂吶喊。馮天薇後來回憶:“那時就看誰更堅定,從心態上來看,我不比她下風。打到後來,我明顯感覺她出手沒有那麽果斷,有些猶豫。”

這正是馮天薇的“可怕”之處,它可以在世乒賽團體決賽賽場上,冷靜地控制自己、看清對手,可以給自己之前沒有勝過的丁寧、劉詩雯以突然壹擊,可以讓場外的周樹森從“絕望”到驚喜得合不攏嘴。

當然,正如周樹森所說,新加坡隊此次奪冠是因為自己沒有包袱,可以放開了拼,而且“趕上了好時候”——沒有了張怡寧、王楠的中國女隊尚顯稚嫩。

關於這壹點,馮天薇做出了這樣的解讀,“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張怡寧2004年奧運會之前也有過失常,郭躍、李曉霞成熟之前也輸過很多。現在反過來看丁寧和劉詩雯,覺得她們更可怕了,因為她們又要成長了。” 莫斯科奧林匹克體育館興奮劑檢驗室,氣息尚未平復的馮天薇等待著接受尿檢,在她還嘀咕著“可別有什麽問題,那可全完了”時,她的手機裏已經有100多條新短信和十幾個未接來電。其中壹個電話是馮天薇的媽媽劉春萍打來的。馮天薇回撥過去時明顯感覺到媽媽的興奮,“我覺得她比我激動,以前她很少表揚我,但她在電話裏表揚我了。”

新加坡機場。劉春萍手捧鮮花,夾雜在歡迎的人群中,等待著女兒的出現。抱著獎杯的馮天薇第壹個走出來,和母親深情擁抱在壹起,“媽媽,這是我送妳的禮物,妳高興嗎?”“高興,高興……”劉春萍還沒說完,眼圈紅了。回憶起那壹幕,馮天薇仍然會鼻子發酸。其實,從壹開始,劉春萍對女兒在球上沒有太高的要求,只求女兒有個好身體。之前馮天薇來到新加坡,對媽媽說:“我想打奧運會,我要在奧運會上拿牌。”劉春萍壹臉狐疑,“可能嗎?”在所有的銀牌都拿過之後,馮天薇動了拿世界冠軍的念頭,劉春萍看了她壹眼說:“妳行嗎?”“妳看著吧。”女兒真拿了世界冠軍,劉春萍笑了,“看來妳真是行。”

回頭再看,馮天薇認為這是媽媽的激將法。女兒拿了世界冠軍,劉春萍是發自內心的高興,也終於找到機會“釋放”了。“打完比賽,我媽火了。很多記者要采訪她,天天像大紅人似的。現在都壹個月了,我媽心情還沒平靜呢。給我打電話,說誰誰又說什麽了,我說‘行了吧,都壹個月了,妳還這樣呢?’”

從莫斯科回到新加坡後的第三天,馮天薇獲得2009年新加坡最佳女運動員獎,在頒獎典禮上,劉春萍與新加坡副總理隔著馮天薇,她對女兒說:“妳到那邊坐著,我和總理聊會天。”

“壹般人會特別拘束,她不會,聊得特別好,沒壹會人家有幾個孩子她都問清楚了。” 馮天薇說自己的性格和母親完全相反,要是母親的性格,就打不了乒乓球了,踢足球還行。

但事實上,馮天薇受母親的影響很深。馮天薇平時很少和劉春萍說球,說了也幫不上什麽忙。但當她遇到不開心的事,和別人說不了的話時,就會向母親傾訴。每次說完,馮天薇都會覺得渾身輕松。正是劉春萍樂觀積極的性格,讓馮天薇覺得發生再大的事,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在新加坡,有壹家近兩千人的球迷俱樂部,其中很多是馮天薇的粉絲。閑暇時,馮天薇會和球迷吃吃飯,聊聊天。而回到中國,馮天薇也會感到國內粉絲的“瘋狂”。在湖南打比賽時,有球迷為看她比賽特意從廣州逃課來到長沙,還有很多請假來的。“我真的很感謝大家的支持,但是心裏也很過意不去,真的不希望他們因為我耽誤自己正常的工作學習。”

世乒賽後,新加坡的媒體,連續壹個星期火熱報道女隊奪冠的消息。6月26日,新加坡還為乒乓球女隊舉行巡遊慶典活動,這樣的活動在新加坡歷史上只有兩次,上壹次是她們的乒乓球女隊獲得北京奧運會團體銀牌的時候。 無論在新加坡,還是在中國,馮天薇已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按照馮天薇的個性,“越是這種時候,越要保持清醒。”

有人說馮天薇很幸運,也有人說馮天薇的野心很大。這些說辭基於馮天薇兩年來的變化。2008年夏天,“白手起家”的馮天薇不僅代表新加坡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還拿了銀牌。兩年後,又得了世乒賽團體冠軍。對於中國隊來說,這個對手未免成長得太快了。

從銀色到金色,內行人都知道,對於乒乓球項目上的非中國隊選手來說,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就像中國國家乒乓球隊的教練們常說的:從高手到頂尖高手,看似壹步之遙,但哪壹個不是從非人的折磨和煎熬中走過來的?

2008年下半年對馮天薇來說有些難過。和任何壹個剛剛經歷大賽的運動員壹樣,她也有狀態起伏的低潮期。馮天薇回憶,剛打完奧運會時,在壹些小場地打比賽就會提不起精神,覺得沒什麽意思,覺得只有在奧運會賽場上才能展現自己,這讓她壹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思想境界不夠高。

奧運會後緊接著是世界杯,馮天薇打了季軍。成績還算不錯,但她至今仍覺得遺憾,因為自己犯了不該犯的錯誤。

8進4時馮天薇贏了郭躍,半決賽對帖雅娜,這並不讓馮天薇擔心,畢竟自己還沒輸給過她。出人意料的是,帖雅娜壹上場發揮極好,而馮天薇則像不會打了似的。這次,馮天薇不但輸了,而且是0比4完敗。

“那場球真不應該輸,贏了我就可以和李曉霞爭冠亞軍了。雖然我肯定是下風,但畢竟還有機會拼壹下啊。”當時馮天薇幾乎把所有的第二都拿過了,她第壹次感覺拿冠軍的渴望如此強烈。

這場比賽讓馮天薇壹下子陷入了苦悶,輸了都不知道為什麽輸。訓練中時不時就會嘀咕:是不是太累了?是不是該調整壹下?馮天薇很討厭自己的這種狀態,對她來說最難過的不是問題有多大,而是找不到問題。

有人說運動員的第壹個重大比賽都不會打得太好,但這條“定律”顯然不適用於馮天薇。參加奧運會時,她不知道什麽叫害怕,壹路殺出來。但是,奧運會後壹切似乎變得不那麽順暢。她不得不認真地重新審視自己,“其實奧運會時我還沒有絕對的實力占住那個位置,成績是拼出去的,奧運會後我在別人眼裏位置變了,別人來拼我。如果我還是用以前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肯定不行。”

意識到這壹點,馮天薇的心情奇跡般地好了起來——雖然問題還未得到解決。此後,馮天薇對自己的要求更加苛刻,這不光表現在平時訓練加班加點,她時刻提醒著自己,無論是大錯小錯都不能輕易犯。有人問她有必要這麽緊張嗎?她認定壹點:雖然還沒在大賽中犯過很大的錯誤,但如果不註意小問題,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栽大跟頭。

2009年,馮天薇的賽程表排得滿滿當當。除了要參加世乒賽、世界杯、亞洲杯等“規定項目”,還有十余場大大小小的公開賽,另外,還要回中國打為期三個月的乒超聯賽。終於,在年底長沙舉行的總冠軍賽上,馮天薇扛不住了。

那次馮天薇輸給了帕夫洛維奇,這又是壹場不該輸的球。馮天薇邊打邊想哭,比賽壹結束眼淚奪眶而出。在她印象中,那是她第壹次因為輸球而流淚,“狀態特別不好,平時能贏的卻輸了。讓我難受的不是這個,是那會兒打球打惡心了,在場上我都不想拿起球拍。”在總冠軍賽之前,馮天薇剛剛在第25屆東南亞運動會上拿了女團冠軍、女單冠軍、女雙亞軍和混雙亞軍,密集的賽事已讓她的身體和心理接近極限。

為了不影響參加國際乒聯職業巡回賽總決賽,井浚泓(新加坡女乒教練)耐心地安撫馮天薇,還給她放了壹周假。總決賽之後,馮天薇休了壹個長假,她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哈爾濱,回到了北京陪奶奶。再回來時已是三周之後。經過那次“折騰”,馮天薇徹底練出來了,任何比賽不會有太多情緒波動,輸了找原因,贏了也不會太興奮。

馮天薇說自己很幸運,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貴人”。剛到新加坡時,是劉國棟激發出了她的求勝欲望;在她徘徊不定時,是井浚泓堅定了她的信心;有著豐富執教女隊經驗的周樹森又給了她更多的空間。

“老天對我真的很好。有很多人付出的比我多,但是機會不如我多。可能16歲之前我經受的挫折比較多,16歲之後就轉運了。”

但事實上,馮天薇對自己有著再清楚不過的認識。周樹森說:“打比賽輸了,馮天薇從來不找客觀原因。”對於這個不低的評價,馮天薇的“理論”是:“壹旦找了客觀原因,就意味著妳要壹直為這個‘客觀原因’找下去。就像妳撒了第壹個謊,妳以後都要為這個謊去圓謊。之所以有‘客觀原因’,還是因為妳主觀有問題。比如海綿不好打,輸了,為什麽海綿不好打呢?因為妳比賽前沒有挑壹塊好打的海綿,還是妳自己的問題。只要時刻想到自己存在問題,妳就可以進步。”

面對面地看到這樣的馮天薇,不得不讓人驚嘆於她的理智成熟和嫻熟的表達能力。凡是跟馮天薇有過接觸的人,對她的評價都是壹致的好:沈穩、堅韌、落落大方、處事得體……她自己也覺得這兩年成長了不少,“境界不低,但還有待提高,在成長,但還不成熟。我還沒辦法完全地駕馭自己,有時以前出現過的問題還會反復。什麽時候能做到像張怡寧、王楠那樣就好了。” 馮天薇是新加坡女乒的隊長,這是大家壹致推舉的結果。平時的“管轄範圍”就是比賽前統壹下大家的服裝,沒什麽實權。5個人中,除了於夢雨,她的年齡最小,但大家對她比較認,覺得她不像壹般女孩那樣斤斤計較,壹是壹,二是二。

平時在隊裏,馮天薇比較能侃,壹般人侃不過她,但僅限於跟比較熟的人,並且很有分寸。跟生人初次見面,她會禮貌地打個招呼。壹個人時,她比較安靜,會看看書,練練字。實際上,能自如地和人溝通還是近幾年的事。小時候的馮天薇比沈默得多,要是遇到不認識的人,根本不講話。這種習慣壹直到2005年,馮天薇到日本打球時才改變。

剛到日本時,馮天薇不會講日語,為了盡快融入環境,馮天薇強迫自己和別人溝通,不會說的就比劃。馮天薇11歲就離開家住體校,獨立生活。但即便這樣,在日本,她還是感覺到從未有過的孤單。“那時算是我最難受的時候了,來電話讓妳去交費,妳不知道去哪兒交,真是體會到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滋味了,好像這世界只有妳壹個人。那段時間天天上網,壹天24小時恨不得20小時泡在網上,壹看有認識人上來就和人家說,眼睛也是那時候近視了。心情不好時就去逛街,沒事就逛,日本的商店都快被我逛爛了。有時覺得自己特委屈,其實沒什麽事兒,但還是覺得委屈,吃吃飯就哭了。”

直到認識了王雁,情況才有所好轉。她們是通過打球認識的,巧的是在日本已經生活了十多年的王雁也是哈爾濱人。王雁很熱心,把馮天薇當作女兒壹樣對待。除了在生活上關照馮天薇,還經常給她講道理,鼓勵她支持她,幫助她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馮天薇只要壹到日本,肯定要去看望她。

馮天薇說在日本那兩年,自己的變化很大,壹年好像成熟好幾歲。有時劉春萍實在心疼女兒,“別那麽累了,找個有錢的男朋友,過得壹樣挺好啊。”馮天薇從來沒想過靠誰,自己有能力,才過得踏實。不僅自己過得好,還要讓身邊的人也過得好。

跟面前的馮天薇聊天,時常會產生錯覺,覺得她不像個運動員,至少不典型。馮天薇的生活很簡單,她不上網,不看電影,不看連續劇,除了訓練比賽,就是看書,學英文,被記者笑稱是古人的生活。

馮天薇確實愛看書,從古典名著到當代小說,從勵誌到心理,出去比賽時,也要隨身帶上壹本。“看書能給我帶來愉快的體驗。我喜歡看不同方面、不同作者的書,這能幫助我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比如心理方面的,並不是想多了解對手,主要是了解自己,我是什麽性格,在什麽時候會出現什麽問題,了解了這些妳才能控制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球就沒法打了。”

馮天薇說自己雖然是運動員,但骨子裏很細膩,雖然沒上過什麽學,但喜歡有學問的人,如果有壹天不打球了,肯定會去上學。在“世界VS中國乒乓球團體挑戰賽”中,馮天薇臨時給福原愛講起了戰術,儼然壹副教練範兒,“我覺得我還是有做教練的資質的,但是運動員還有很多事情等我去做呢。”

世乒賽後,有記者問她:“奪冠後妳會覺得壓力大嗎?”馮天薇回答:“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壓力大,動力更大。”“但其實我覺得很沈重,之前大家就已經瞄準妳了,現在妳是世界冠軍了,而且又戰勝了中國隊,中國隊整個壹個團隊研究妳壹個人。怎麽樣真正做到從零開始,對我來說是壹個考驗。”

馮天薇的“野心”有多大,她的終極目標是什麽?采訪行將結束時,面對這個必答題目,馮天薇給出了這樣的回答,“目標……先不要說超越自己,還有很多人需要我去超越呢。倫敦奧運會時候,中國隊員肯定會更可怕。接下來會發生什麽,我能想得出。”

“我希望自己能在倫敦奧運會上拿金牌,這是壹個夢想,我知道難度會非常非常大。比較現實壹點的目標是拿團體銀牌的情況下,單打拿壹枚獎牌。胸無大誌的人也不會打到這個份兒上,當然胸有多大誌,就要付出多大努力。”

不管有多難,不管能否實現,倫敦奧運會冠軍甚至大滿貫,都不是她的終極夢想。不管是什麽,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女孩絕不像壹杯溫吞的白開水。她的未來什麽樣,誰知道呢? 和馮天薇約采訪並不是件困難的事——雖然不喜張揚的她在奪冠後只接受了本刊的獨家專訪——她回復短信的時間不會超過半個小時,並且措辭有禮有節。

和馮天薇相處也是個愉悅的經歷,她會在訓練前買水時主動問妳喝什麽,會把周樹森指導送給她的楊梅分壹半給妳。更主要的是,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采訪中,時常給記者驚喜。有些話確實不像出自壹個運動員之口,至少不是她這個年齡的人能說得出來的。

和所有年輕人壹樣,馮天薇也很“潮”,也喜歡時尚的東西。尤其對手機情有獨鐘,到新加坡後買下的“最新款”有五六個。

“我不是古人,只是有點古人的情結。我在日本時還寫過詩呢,描述自己孤獨的狀態。”

“其實我的承受能力還是挺強的,遇到困難我先想到比較積極樂觀的壹面,只是有時會有點小傷感。”

馮天薇的手機裏存著很多自己的藝術照,有些很酷,有些則嫵媚動人。就像有些網友評價她那樣:又帥又美。果然。 劉國棟:我六七年以前看過這個小孩子打球,我看她第壹場上拼勁兒比較足,而且比較認真。新加坡缺少馮天薇這樣的球手,特別踏實,讓她怎麽練就怎麽練,再苦都會扛下來。從技戰術角度而言,馮天薇的打法就很先進。另外重要的壹點就是,這個孩子非常聽話,非常要,在場上能夠貫徹教練員意圖。

國乒教練李曉東:馮天薇當時在二隊也是好的,也算前幾號,甚至壹隊都帶她練過。後來心臟不好去到日本最後去到新加坡。而且從馮天薇來講,我覺得她是上進心很強的,而且她有壹種向上的非要打好球不可的勁頭,這壹點還是蠻招人喜歡的。

國乒領隊黃飈:馮天薇當時是在我們國家二隊,是比較好的,當時是呂林擔任女二隊主教練,呂林給我說過,對馮天薇她是抱了很大希望,認為他的潛力是比較大的,後來因為壹段時間身體狀態不是很好,回到省隊。從這個隊員來講,她整個打球的綜合能力比較強,正手反手比較合理。

北京大學副教授世界冠軍劉偉:馮天薇私下很隨和,平時訓練很刻苦,很要強。

新加坡女乒主教練周樹森:她很熱愛乒乓球,訓練很刻苦,很認真,所以才能保持現在這樣的水平,沒有很好的自覺性或者是毅力、意誌,在那兒支撐著,要堅持到,不可能。

她真的很迷球,很熱愛乒乓球,因為她總感覺到她自己沒打出來,她應該能打出來,她憑著這股毅力,平常訓練很苦,她能夠堅持到也不容易。”

大同主教練蔔幫民:馮天薇這孩子比較成熟,待人接物方面都非常好,素質比較高,而且具有團隊精神,我們的隊員在她身上也能學到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