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民國四大才女之蕭紅

民國四大才女之蕭紅

奶奶個熊的,蕭紅好漂亮啊!這是我看到蕭紅相片時,頭腦裏冒出的唯壹的念頭。真不愧是“30年代的文學洛神”啊!這樣的女人,有出眾的才情又有俊俏的容貌,任何時候請給我壹打,不,十打,謝謝!

只可惜,紅顏命薄呀,才31歲就駕鶴西遊。她這短暫的壹生,是充滿挫折充滿淒苦和無力抗爭的悲劇的壹生,讓人唏噓不已,同情而感傷。她配得上更好的人和更好的人生。然而,她還是滿帶遺憾地匆匆走了,走時留下這樣的遺言:“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這句話,包含千言萬語,真真囊括了她那短促而悲淒的壹生。所謂半部‘紅樓’,我想應該是她未完成的寫作事業吧?

蕭紅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呼蘭區壹個地主家庭,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然而幼年喪母,不久父親又繼娶,從小得不到父親的關愛,還好有唯壹疼愛她的祖父讓蕭紅得到童年的壹些溫暖和對人生的美好希望。“她常跟祖父壹起在後花園裏做遊戲,栽花、種菜、拔草,捉蝴蝶等。這後花園,就是後來出現在《呼蘭河傳》裏面的大花園。祖母死後,蕭紅搬到祖父屋裏住,祖父也教她讀詩。祖父給了她壹個無憂無慮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成就了她日後的文學想象。”

她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是壹部回憶性自傳體小說。被香港“亞洲文壇”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百強第九位。

1928年,哈爾濱讀中學,表現出了文學天賦。接收五四新思想,愛讀魯迅、矛盾、傑克威爾的作品並受到影響。

1929年,祖父去世,蕭紅悲痛欲絕,從此對家庭沒有感情。

1930年,因反對父親逼婚離家出走去北平讀書。

1931年1月返家,被軟禁,於是與家庭斷絕關系。

2月底,蕭紅去北平,不久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到3月中旬,蕭紅與未婚夫壹起離開北平回哈爾濱。

11月兩人在東興順旅館同居,半年後蕭紅懷孕,汪恩甲卻失蹤。

1932年8月7日松花江決堤,洪水泛濫,在蕭軍幫助下逃出旅館。生下小孩,送人,天折。

出院後與蕭軍在歐羅巴旅館開始同居生活。

悲乎!蕭紅這壹路走來,全是抗爭,首先為爭讀書與父抗爭,為婚姻自由與父抗爭,為尊嚴與家庭絕裂,與沒有經濟後盾的生活抗爭,不得已與未婚夫同居,又被懷孕時拋棄,被旅館老板逼迫還錢,威脅賣到低級妓院,壹個弱女人要承受多少壓迫,要背人處流多少眼淚,才可以擦幹眼淚用笑容迎接新生?與蕭軍已是迫不得已吧?何以蕭軍要以她的“拯救者”自居?還經常對她暴力相向?蕭軍也只不過“趨隙而入”而已。論才情,仿佛還不配。

然而,畢竟蕭軍在她困難無助的時候成為了她的壹根“救命稻草”。也不枉她幾年青春相伴。然而最美好的年華還是留不住那段相濡以沫的感情,分道揚鑣亦不過必然結局。

然而分分合合,分合聚散總關情。

1933年10月,在舒群等人的幫助下,蕭紅、蕭軍合著的小說散文集《跋涉》自費在哈爾濱出版。蕭紅署名悄吟,蕭軍署名三郎。

1934年6月,因《跋涉》引起特務機關懷疑,蕭紅、蕭軍逃離哈爾濱,經大連乘船到達青島。端午節前壹天,舒群夫婦在大港碼頭接了兩人,壹起住在觀象壹路1號。蕭軍在《青島晨報》任主編,蕭紅完成著名中篇小說《生死場》。此間, 兩人與上海的魯迅先生取得聯系,並得到魯迅的指導與鼓勵,被稱贊中國左翼文學壹下子多了兩個實力作家。

11月赴上海,見魯迅,在魯支持下成立“奴隸社”。

1935年12月,《生死場》以“奴隸叢書”的名義由上海容光書局出版,署名“蕭紅”。魯迅為之作序,胡風為其寫後記,作品在文壇上引起巨大的轟動和強烈的反響,蕭紅壹舉成名。

1936年6月15日,蕭紅作為最初發起人之壹,與魯迅、茅盾、巴金、以群等67位作家聯合簽名發表《中國文藝工作者宣言》,反對內戰,號召愛國文藝工作者,發揮進步作用,創作優秀作品,積極行動起來,為祖國解放,民族獨立而鬥爭。

1936年7月,因與蕭軍在感情上出現裂痕,為了求得解脫、緩解矛盾,蕭紅只身東渡日本。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蕭紅發表《海外的悲悼》等諸多作品用以懷念。

1937年1月,由日本歸國,到上海後萬國公墓拜謁魯迅先生的墓,表達哀思。3月寫下《拜墓詩——為魯迅先生》。4月,至北平與老友李潔吾、舒群見面,與蕭軍關系好轉,旋歸上海,參與了蕭軍編輯的《魯迅先生紀念集》的資料收集工作。

1937年7月7號,盧溝橋事變。

9月蕭紅、蕭軍去往武漢。結識著名青年詩人蔣錫金,住在蔣家。不久,東北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也搬來與他們同住。其間蕭紅創作了多篇以抗日為主題的作品,對宣傳推動人民抗戰起到積極作用。

1938年1月,蕭紅、蕭軍和聶紺弩、艾青、田間、端木蕻良等人應民族大學副校長李公樸之邀,離開武漢到山西臨汾民族大學任教擔任文藝指導員。2月,臨汾形勢緊張,蕭紅、端木蕻良隨丁玲率領的西北戰地服務團來到西安。與蕭軍分手。4月,蕭紅與端木蕻良壹起回到武漢。5月,兩人在武漢結婚。

1938年11月蕭紅在江津白朗家生下壹子,產後第四天,蕭紅稱孩子頭天夜裏抽風而死。

產後蕭紅回到重慶,應邀寫下壹些紀念魯迅先生的文章。

蕭紅在重慶期間患上了肺結核。同期也寫下了很多關於回憶魯迅的文章後,又於1940年初與端木蕻良來到香港,這也是蕭紅生命中的最後壹站。

1941年4月,美國進步作家史沫特萊回國途經香港,特意到九龍看望病中的蕭紅。後來蕭紅聽從史沫特萊的建議到瑪麗醫院做全面檢查,發現患有肺結核。10月,蕭紅住院打空氣針治療。11月底,因受醫院冷遇,蕭紅返回九龍家中養病。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九龍陷於炮火,柳亞子先生應蕭紅之約,到九龍樂道蕭紅住處去探望她。次日,端木蕻良和青年作家駱賓基護送蕭紅從九龍轉移到香港,住進思豪酒店。

1942年1月12日,日軍占領香港。蕭紅病情加重,被送進香港跑馬地養和醫院,因庸醫誤診為喉瘤而錯動喉管,手術致使蕭紅不能飲食,身體衰弱。1月18日,端木蕻良和駱賓基將蕭紅轉入瑪麗醫院。次日,蕭紅精神漸復,在紙上寫下“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942年1月21日,瑪麗醫院由日軍接管,蕭紅被送進紅十字會在聖提士反女校設立的臨時醫院。1月22日上午10點,蕭紅病逝,享年31歲。

蕭紅,大美女,生逢多艱,命運多舛,而才華橫溢,巾幗不讓須眉也。她的生命就像天空中耀眼的彗星,雖然短暫卻也絢爛。

可惜天妒紅顏。

壹生中歷二夫,折二子,身後無人,人脈枯絕。悲也。多少男人傾慕妳的亮麗榮光,拜倒在妳石榴裙下,然而,天不可憐,讓妳成為玩物。

壹生經歷,歷歷可數,不外哈爾濱、北京、上海、日本、武漢、西安、重慶、香港。處處滄桑,處處漂泊,處處不家處處家。旅館旅館還旅館,處處短暫停留又輾轉趕往人生下壹站,壹路似有死神相催,壹生壓迫饑餓相隨,壹生戰火逃荒為伴,壹生抗爭疾呼不已,然而,死亡之神並不把妳放過。生在極北,死在極南。太平洋戰時,香港成孤島,而妳偏偏帶病入孤島,時耶?命耶?

蕭紅,妳就是人生路途上壹個永不停息孤獨啟航的女人,更是旅人。雖然有伴,內心也是孤獨的。我知道。

穿越歲月的塵封,妳的溫容笑貌像壹股清泉照亮了我心裏的漣漪,像壹把劍刺破長空的鳴響,像壹雙巧手拔動了天簌的琴弦……像壹股電流擊中了我的柔軟和敬嘆!

妳,已如花落塵。

但,世人壹定會銘記妳。因為妳留下的炫麗文章。妳是獨特的、唯壹的。

是值得人們去愛的——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