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部首:殳,部外筆畫:6,總筆畫:10 。
筆順名稱:撇、撇、橫折、橫、橫、橫折鉤、撇、橫折折/橫折彎、橫撇/橫鉤、捺。
殷拼音:yīn。
註音:壹ㄣ。
五筆:RVNN。
倉頡:HEP。
鄭碼:PDQW。
四角:27334。
結構:上下。
解釋:富裕,富足:殷實。殷阜。殷富。 深厚,懇切:情意甚殷。殷切。殷勤。 眾,多:“士與女,殷其盈矣”。 盛,大;殷祭。
中國朝代名,商代的後期,由盤庚起稱“殷”:殷墟。 姓。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殷”由“?”和“殳”構成,本義說法不壹。壹說本義為盛大,後轉義表示富足、豐盛,如:殷實。壹說本義為憂傷痛苦,同音假借表示懇切、情意深厚,如:殷切。
現代多用於表示熱情周到,如:殷勤。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遷都於殷,後商代也作“殷”。以上義讀yīn。“殷”又讀yān,表示黑紅色。又讀yǐn,指雷聲,用作擬聲詞。
殷的組詞:
殷切、殷富、殷實、獻殷勤、殷阜、殷懃、殷轔、殷摯、殷鑒不遠、孔殷、殷渥、殷遠、情意甚殷、殷喜、殷社、殷理、紅殷殷、遷殷遺民、地殷務劇、殷賑、殷天震地、殷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