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當前國際形勢的新特點有關論文

當前國際形勢的新特點有關論文

當今國際形勢特點及對我國的影響

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世界加速進入經濟大動蕩、格局大調整、體系大變革的新階段。世界經濟艱難復蘇,風險猶存;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突出,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並存,國際安全形勢出現新動向;主要大國和新興力量抓緊調整內外政策,綜合國力競爭更趨激烈;金融危機引發思想領域大反思,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呈現新特點;中國國際地位與作用不斷增強,對國際規則的話語權不斷提升,對國際秩序重塑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在如此局勢下,當前國際形勢有如下5個特點。

壹、國際局勢保持總體和平、緩和與穩定態勢,但局部性的戰爭、動蕩與緊張有所加劇。

當前,大國關系繼續以合作為主調並保持相對穩定。中美關系在臺灣問題、經貿問題等方面面臨新的考驗,但雙方的合作領域與***同利益仍在擴大,雙邊關系中的相互依存性進壹步加強;中俄、中歐戰略夥伴關系進壹步鞏固,合作關系繼續加深;中日政治關系雖因日政界對二戰態度、雙方領土爭端等問題而受到較大幹擾,但雙方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間往來仍然高潮叠起,足見中日友好與合作基礎深厚,日趨成熟,雙邊關系發展大勢已不為局部問題所左右;中印政治與經濟關系均保持積極態勢,對促進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相對穩定的大國關系,反映和平與發展作為當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轉。

然而,當前國際形勢亦有相當嚴峻的壹面。局部性的戰亂、動蕩與緊張已從三個方面對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帶來嚴重沖擊。其壹,不同程度地破壞甚至摧毀了有關地區的和平與發展環境,導致世界發展不平衡問題進壹步加劇。其二,間接影響了整個世界的發展環境。如今國際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相當程度上是由於國際沖突和國際地緣政治因素中的不確定因素引起的。其三,增添了大國關系中的隱患,從而威脅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在當今多數地區性沖突的背後,都有不同大國之間的利益角逐。地區性沖突、戰亂的增多和加劇,必然導致大國利益關系的復雜化,對大國關系構成負面沖擊,在壹定情況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國之間矛盾的激化,不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合作深入發展,各國相互依存不斷加深。

當前,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發達國家紛紛把傳統產業轉移到國外,集中力量發展新經濟。條件好的發展中國家也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加快本國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經濟發展和制度創新。這樣,通過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和優化配置,世界經濟正逐漸融合為壹個難以分割的整體。這為各國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空間。

經濟全球化也推動了區域壹體化的發展。區域壹體化是各國應對經濟全球化形勢下的國際競爭、提高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綜合國力增強,在很多方面已形成自己的優勢。把握得當,趨利避害,我們可以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

世界保持總體和平與穩定,我國周邊環境正處於歷史上較好的時期。但天下並不太平,傳統安全威脅仍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民族、宗教矛盾和邊界、領土爭端導致的局部沖突時起時伏,地區熱點問題錯綜復雜。非傳統安全威脅上升。反恐將是壹項長期任務。

國際社會還面臨武器擴散、環境惡化、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跨國犯罪以及嚴重傳染性疾病的嚴峻挑戰。

四,世界的多樣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發展模式在競爭中***處,在交流中發展

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不論是社會制度還是價值觀念,都存在差異。這種多樣性是在歷史長河中形成的,是推動世界文明進步的動力。“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人類文明也因此而豐富多彩。

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文明對話的必要性,多種形式的“文明對話”對各國相互了解、友好合作起著推動作用。不同發展模式之間應該超越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的不同,在競爭中和平***處,在交流中相互借鑒。

五,中國的和平發展成為影響國際形勢的重要因素,我國的國際地位穩步上升

中國的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貢獻。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解決了2億多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這是人類史上的壹個壯舉。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說,中國是20年來對全球扶貧事業作出最大貢獻的國家,為全球扶貧行動提供了範例。

中國發展已經並將繼續給地區和世界帶來廣闊市場和合作空間。2004年,我國進口總額達5613億美元,是世界第三大進口國。2010年可能超過1萬億美元。中國的市場容量至少在今後十年還將持續快速發展。世界看好中國的發展潛力和巨大市場,加強對華合作成為各國普遍的政策取向。2004年,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突破600億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國公司有450多家在我國投資。世界排名前列的汽車巨頭全部進入中國,世界信息產業100強中已有90多家進入中國。外商在華研發中心已超過600家,跨國公司在華地區總部超過30家。

可以看出,世界正處於深刻變化和向多極格局過渡的時期。各國加快發展綜合國力,力爭在未來的國際秩序中占據有利位置。我們面臨難得的機遇,也面臨復雜的國際環境和激烈的競爭。機遇中包含挑戰,挑戰中也可能有機遇。當前和今後壹個時期我國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務和基本目標是,維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爭取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環境和客觀友善的輿論環境,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