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四川大地震求生事跡

四川大地震求生事跡

孝泉師範學校:英雄的母校

用生命詮釋的師魂

——走進英雄的母校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

5·12汶川特大地震裏,在眾多的教師英雄中有這樣壹些名字:向倩、張輝兵、吉慶雲、何仁貴……他們來自同壹所學校——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德陽市職業技術學校)。壹所學校為何能培養出這麽多的英雄?近日,記者走進了這所學校。

偶然源自必然

5月13日晚9時許,隨著吊車巨大的轟鳴,什邡市龍居中心校的廢墟中出現了這樣的壹幕:她的整個身體被斷成三截。而她的雙手仍然呈環抱狀,死死地護住身下的兩名學生……雖然她和她的學生未能幸存下來,但她的姿態震撼了在場所有的人。她被發現時的姿態也被認為是“廢墟中最美的姿態”。她就是向倩,來自孝泉師範學校。在美麗的孝師園,她求學五年,2006年專科畢業。

與向倩同為人民教師的張輝兵,在地震中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的學生,用臂膀為學生架設起的“生命之門”同樣感動了所有的人,被網友評為感動中國的十大教師之壹。他是什邡市紅白中學教師,29歲,與向倩是校友,來自孝泉師範學校。1998年普師專業畢業。

地震後,他被埋在廢墟裏。5月13日早晨9點多,他被救了出來,滿身是傷,懷裏抱著壹個學生,學生沒受壹點傷。他叫吉慶雲,是綿竹市漢旺鎮小學壹位30多歲的的男教師,也來自孝泉師範學校。1995年普師專業畢業。

地震來臨時,他正在辦公室查閱資料,來不及顧及個人安危,他緊急疏散學生,奔波於漢旺中心小學和中心幼兒園之間,搶救幸存者。他與同事們奮戰了六天六夜,直到挖出最後壹具屍體。他就是綿竹漢旺學校校長何仁貴,同樣來自孝泉師範學校。1989年民師專業畢業。

像這樣來自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的英雄還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單是綿竹市在特大地震中遇難的英雄,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的畢業生就超過10個。

記者對幾位英雄的事跡進行采訪時,所有被采訪者都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偶然中聚合著必然,因為他們的人生理想、價值觀念決定了他們必然在壹個偶然的時刻裏做出他們應該的選擇。“張輝兵從小就失去了母親,在孝泉師範學校就讀期間,他處處幫助別人。作為體育健將的他,原本能在第壹時間逃生出來,但他卻選擇了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張輝兵生前班主任、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副校長廖星平這樣說道。“向倩時刻以壹名***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讀書期間,就時時處處助人為樂。在教師崗位上,當災難來臨時,她首先顧及的肯定是她的學生。”向倩在孝泉師範學校讀書期間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產黨。聽到她遇難的消息,她生前的入黨介紹人飽含淚水作出了如此評價。

學高為師 身正為範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對於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來說,“學高”和“身正”是教師最基本的要求,要教育出壹批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師的老師就更應做好表率。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用“做人有教養,做事有專長”的校訓,在新時代裏踐行著壹名人民教師最為神聖的誓言。

在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這個英雄母校裏,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學習榜樣。英雄的出身,與模範的老師的熏陶和影響是分不開的。在四川省孝泉師範學校63年的辦學歷史中,從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全國、全省勞動模範就出現了4個,他們是古大成、鄭本達、趙光晴、鄒貴興,模範教師、高級講師更是數不勝數。

該校黨總支書記、校長羅晶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英雄母校’的稱譽不是偶然的,她是眾多學子對她的景仰,有其成長的基礎,擁有熏陶學生成長與學生努力奮進相結合的氛圍和土壤。5·12特大地震雖然毀壞了我們80%的校舍,但沒有壓垮我們的精神。展望未來,我們孝泉師範人、德陽職校人激情滿懷,將用愛去耕耘我們的夢想,用愛去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爭取在德陽市西部職教高地建設中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