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父的讀音權威解釋如下:
“誇父”的讀音是:kuā fù誇父,中國神話人物。其中“誇”指高大,“父”指男子,字面意義即是高大的男子。?
誇父是《山海經》中記載的巨人,立誌追趕太陽,終未及,半道渴死,是太陽崇拜的神話故事。 誇父源自《山海經》,在《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大荒北經》中都有出現。
在黃帝時期,北方大荒中,有座名叫成都載天的大山,居住著大神後土的子孫,稱誇父族。誇父族人都是熱心公益,善於奔跑,身懷巨力的人。
因為他們長的個個身材高,力氣大,所以又稱巨人族。他們仰仗這些條件,專喜替人打抱不平。誇父族的人幫助蚩尤部落對抗黃帝部落,但是後來被黃帝打敗。
傳說:
傳說誇父曾經不自量力,要追趕太陽的影子,日夜不停地窮追不舍,壹直追到隅谷(又叫虞淵,是日沒的地方,氣候特別熱)地方,因為大量流汗,唇幹舌燥,口渴得很,就跑到黃河去喝水,把黃河的水都喝幹了,還覺得渴。
他又跑到渭水(在陜西南部)去喝,喝完了渭水的水還是不能解渴。準備再跑到北方的大湖泊(據說是雁門以北的瀚海,就是現在的貝加爾湖)去喝個夠,但是還沒有跑到,就在半路上渴死了。
他死的時候,把手杖丟在地上。屍體的肉腐化了,就長出了鄧林。那鄧林很大,寬廣數千裏。(鄧林:地名,有許多說法,有人說在河南省和湖北省的交界處。在神話中是壹片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