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英,1961年7月16日生於北京,祖籍河南省濮陽市,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員、新聞記者。
1986年進入中央電視臺工作。1990年,她擔任了北京亞運會開幕式大型團體操表演中文解說。1996年,她創意並主持了《煙臺經濟改革紀實》和《北京開發不忘農業》新聞系列報道。 2006年,她作為評委參加《挑戰主持人》CCTV新主持人選拔。
2014年5月28日,李瑞英與張宏民退居幕後,壹道告別《新聞聯播》。
中文名稱
李瑞英
外文名稱
Li Ruiying
別名
瑞英 英英
國籍
中華人民***和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61年7月16日
職業
播音員、新聞記者
畢業院校
中國傳媒大學
主要成就
中國廣播電視播音學會副會長
解說建國60周年閱兵式
代表作品
新聞聯播
丈夫
張宇燕
星座
巨蟹座
生肖
牛
物簡介
李瑞英,中國***產黨黨員,籍貫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楊村鄉後煙村人,北京大學政治學、中國傳媒大學傳媒研究院雙博士學位。第九屆、第十屆、第十壹屆全國人民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常委;中國廣電播音主持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高級職稱評委會委員;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兼);中央電視臺業務指導執行主席、新聞中心播音部主任、主持人大賽評委會主席;《新聞聯播》播音員、元首出訪隨團記者。
李瑞英
丈夫:張宇燕,1960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二人育有壹子。
工作經歷
1961年7月16日生於北京。
新聞聯播
1987年7月20日,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的李瑞英第壹次以CCTV新聞播音員的身份出現在熒屏。
1996年1月1日,《新聞聯播》首次實現直播時,各級領導經過慎重考慮,決定由李瑞英和羅京首先直播兩周,作為試驗和後繼者的樣板。
2009年,李瑞英通過中央電視臺向全世界現場解說了國慶60周年閱兵式和群眾遊行。
2009年李瑞英已從《新聞聯播》播音組組長升任央視新聞中心播音部副主任,主管央視全臺新聞播報類主持人,享受副處級幹部待遇,此後李瑞英升至播音部主任職位。
2014年5月,李瑞英證實離開《新聞聯播》。
人物生平
幾乎每天在《新聞聯播》中與大家見面的播音員李瑞英,相比起本單位那些明星般耀眼的名嘴們,確實是非常低調。正因如此,許多觀眾才對她屏幕之外的生活產生了濃厚興趣:播音員李瑞英在生活中是什麽樣子呢?也是那麽嚴肅嗎?
對於這類問題,播音員李瑞英本人並不感到奇怪,因為問這類問題的人太多了:“很多觀眾來信也說,妳怎麽上班時這麽嚴肅呀?妳就不能笑壹笑嗎?我覺得完全是稿件內容決定了我的表情、我的語言、我的姿態。其實生活中的我跟工作時是完全不同的,我的朋友們覺得我非常隨和,我跟朋友在壹起的時候還是挺活潑的。我們幾家有時候周末帶孩子出去玩,那些孩子就說我是最不厲害、最隨和、最愛笑的壹個家長。我覺得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
印象最深的播音
播音員李瑞英說,她印象最深的壹次播音發生在1997年:“1997年香港回歸時,在香港會展中心的交接儀式那場直播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那天我們準備了兩套方案,如果下雨是壹套詞,如果不下雨是另外壹套詞。直播還差10分鐘的時候,導播告訴我外面下雨了,就用下雨的那套詞,我還挺高興,因為那套詞我背得比較熟。
李瑞英
我剛開始說第壹句話,突然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像打國際長途壹樣,它有回受和延遲,我壹說‘各位觀眾,我們現在是在香港會展中心,向您現場直播’,平時我說這話很利索,但是我說完‘我們現在是在會展中心’的時候,‘各位觀眾’才在我的耳機裏回響起來。怎麽辦?沒有誰可以求助。在緊急的情況下,壹下來了第六感覺,要用朗誦腔,把音拉長,這樣就給了它回受的余地,正好我壹句話說完的時候,它的壹句話也傳到我的耳朵裏,然後我可以把停頓再延長,就是每壹句話停頓壹下,本來壹分鐘可以說完的話,現在可能要壹分半或壹分十幾秒,這是惟壹能奏效的方法了。”
不願跟風“說新聞”
時下的熒屏中“說新聞”大行其道,但李瑞英對此有自己的看法:“廣播學院的老師跟我討論過很多次這個問題,也有觀眾建議我們,妳看人家都改說新聞了,多親切,妳為什麽不改?我認為,壹切節目形式都是根據它的內容出發的,有什麽樣的內容就要賦予它什麽樣的形式。我認為我們的新聞是雅俗***賞的,它的觀眾群也是老少皆宜的,所以應該用壹種最正統、最規範的語言,讓大家都適應。我們現在這種播音形式,是多少年來傳下來的,是在有限的時間裏最能說清楚內容的壹種語速最快的表達方式,我們也是統計過的。新聞節目都有它的規範性在裏面,觀眾可以去體味壹下它還是有輕重不壹樣的地方。我們在播政令性稿件的時候,就是宣讀式的、播講式的;比如播在基層的工作、先進事跡的時候,我覺得賦予的感情色彩還是比較多壹點,它還是有變化的。”
不適合文藝主持
許多央視新聞類主持人,主持得久了就試探著擺弄起文藝節目來,弄得自己像明星壹樣,播音員李瑞英對此從不感冒:“我認為我最適合播新聞,將來也可能有新聞背景材料的縱深節目,我想我也可以嘗試壹下。但如果說主持文藝節目,我覺得自己不適合,我站在舞臺上的感覺就是不如坐在演播室播新聞的感覺好。新聞部的播音桌是我最好的舞臺,坐在那裏感覺工作狀態非常良好。”
李瑞英
從業經歷
在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演講臺上,李瑞英爆料說:小的時候自己的理想是當壹名售貨員,“特別羨慕售貨員數錢的感覺,也在於我自己的數學學得好。”李瑞英高中畢業依然沒有任何報考播音員的想法。在另壹名同學的攛掇下趕往北京廣播學院陪著報名。而就是這壹次的陪考改變了她的人生。在北廣傳達室,李瑞英在報名的間隙碰到了壹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天性愛玩鬧的她看到很多學生報名,也不知哪裏來的勇氣,竟主動請纓給老人讀報紙。讀完後忙向這位老人討教,老人的回答讓她充滿自信,“考北廣八九不離十。”李瑞英後來方知此人是北廣播音系著名教授張頌。
修道
李瑞英憑著自己的自信和優異成績順利步入北京廣播學院。在授業恩師張頌的帶領下,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滑稽的趣事或許在於,李瑞英必須從頭開始學習漢語拼音。壹些聲母、韻母每天都要反復地練習。記憶中,李瑞英在北廣的小樹林裏每天早晨六點半練聲。壹段時間後,李瑞英竟然找不到當初剛進北京廣播學院的自信了。情急之下,李瑞英想過轉到新聞系或者其他任何系。然而,這樣的想法在碰到恩師張頌之後忽然打消了。
得道
畢業後,李瑞英並沒有留在北京工作,而是被分到了江蘇電視臺。在江蘇電視臺的日子裏,李瑞英得到了全方位的鍛煉。主持人、記者李瑞英都幹過。而在所有的歷練中,李瑞英認為自己最適合從事的工作仍然是新聞主播。“我只適合從事新聞主播。”李瑞英對自己的恰當定位剛剛說完,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之後,李瑞英有幸步入中央電視臺繼續歷練。
李瑞英
作為央視的主播,李瑞英的壓力異常巨大。演講中李瑞英動情地說,無論在家裏還是在臺裏甚至在出差,李瑞英總是要翻看《新華字典》、《漢語成語詞典》。到現在她已經能夠認識《新華字典》的所有字,並能說清楚每個字的意思。這壹點,李瑞英說她的榜樣是中國著名播音大師夏青。她說,夏青幾乎能把《新華字典》背下來。“語言不是孤立的。有的人嗓子好,但在其他方面沒有積累,事實上是無法勝任播音工作的。”李瑞英此言壹出,引來現場的學子們的壹致認可。李瑞英自我爆料說,自己在上大學的時候聲音條件並不是很好,班裏有壹名同學的聲音條件非常好,老師們要求的發聲訓練,這名學生往往是壹次就過。可是,這名同學最後沒法勝任播音工作。
告別新聞聯播
李瑞英早1986年進入中央電視臺工作,歷任中國廣電播音主持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高級職稱評委會委員;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中央電視臺業務指導執行主席、新聞中心播音部主任、“新聞聯播”播音員、記者等職。近日有傳李瑞英將告別《新聞聯播》退居幕後,此消息得到了李瑞英本人的確認,她回復到:“我們感謝央視平臺的培養,感謝觀眾多年來的支持與厚愛!感謝所有媒體人的敬業精神!我們認為年輕的主播們已經成長起來,我們退到幕後做壹些培訓和服務工作,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更有意義。”
2014年5月28日淩晨3點,有網友在微博發布了壹張與央視新聞聯播主播張宏民敘舊的照片,並稱“突然聽說他和李瑞英壹道要退出新聞聯播,心裏壹陣失落。”對於此消息,李瑞英本人證實,她與張宏民確實將告別《新聞聯播》。
有媒體聯系了李瑞英本人,詢問她和張宏民是否將退出。李瑞英回復短信,表示確實將與張宏民退居幕後,告別《新聞聯播》。接下來的工作,她將會和張宏民壹起去央視播音員主持人業務指導委員會,從事培訓工作。
參與活動
除了新聞口播與新聞片配音外,李瑞英同誌還積極參與CCTV各項重大活動:
1984年,她在天安門城樓上現場直播國慶35周年閱兵式和焰火晚會。
她主持了《彈指壹揮間》(10集)、《看今朝》(50余集)和《祖國大家庭》(50余集)。
李瑞英
1990年,她擔任了北京亞運會開幕式大型團體操表演中文解說。
1991年,她擔任了CCTV春節聯歡晚會主持人。
1996年1月1日,《新聞聯播》首次實現直播時,各級領導經過慎重考慮,決定由李瑞英和羅京首先直播兩周,作為試驗和後繼者的樣板。
她創意並主持了《煙臺經濟改革紀實》和《北京開發不忘農業》新聞系列報道,均在《新聞聯播》頭條播出。
1997年,李瑞英和羅京等同誌曾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對小平同誌的逝世及隆重的悼念活動作直播,表情、語音把握得當,無壹差錯,受到中央領導的點名表揚。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她擔任前方報道記者;在設備效果欠佳的情況下,她的現場應變能力令人敬佩。
2003年,她為CCTV新聞頻道的開播做了很多前後期工作。
2006年,她作為評委參加《挑戰主持人》CCTV新主持人選拔。
2007年,她給全國電視體育播音員主持人大會作指導。
2008年,她在“春晚”上領銜朗誦《溫暖2008》,深情問候遭受嚴重冰雪災害的群眾,榮獲“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特等獎。此後又參與了汶川賑災等多場重大事件的晚會。在奧運火炬傳遞中,擔任安陽站第壹棒火炬手。在金融峰會期間積極參與前期報道,采訪了歐盟財長以及壹些國家元首,為《新聞聯播》主播走出演播室進行了有益嘗試。
李瑞英
2009年,她通過中央電視臺向全世界現場解說了國慶60周年閱兵式。
2011年,她身先士卒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蹲點新疆調查,跟勞動群眾同吃同住,深入35米井下,采寫了《庫爾班:我的命運跟著坎兒井轉》,在《新聞聯播》頭條播出。
星路歷程
1984年,她在天安門城樓上現場直播國慶35周年閱兵式和焰火晚會。
她主持了《彈指壹揮間》(10集)、《看今朝》(50余集)和《祖國大家庭》(50余集)。
1990年,她擔任了北京亞運會開幕式大型團體操表演中文解說。
1991年,她擔任了CCTV春節聯歡晚會主持人。
1996年1月1日,《新聞聯播》首次實現直播時,各級領導經過慎重考慮,決定由李瑞英和羅京首先直播兩周,作為試驗和後繼者的樣板。
她創意並主持了《煙臺經濟改革紀實》和《北京開發不忘農業》新聞系列報道,均在《新聞聯播》頭條播出。
1997年,李瑞英和羅京等同誌曾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對小平同誌的逝世及隆重的悼念活動作直播,表情、語音把握得當,無壹差錯,受到中央領導的點名表揚。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她擔任前方報道記者;在設備效果欠佳的情況下,她的現場應變能力令人敬佩。
2003年,她為CCTV新聞頻道的開播做了很多前後期工作。
2006年,她作為評委參加《挑戰主持人》CCTV新主持人選拔。
2007年,她給全國電視體育播音員主持人大會作指導。
2008年,她在“春晚”上領銜朗誦《溫暖2008》,深情問候遭受嚴重冰雪災害的群眾,榮獲“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特等獎。此後又參與了汶川賑災等多場重大事件的晚會。在奧運火炬傳遞中,擔任安陽站第壹棒火炬手。在金融峰會期間她還積極參與前期報道,采訪了歐盟財長以及壹些國家元首,為《新聞聯播》主播走出演播室進行了有益嘗試。